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國內外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在2013年《科學》雜誌評出的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排行榜中,免疫療法高居榜首,其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腫瘤靶向治療後的新一代腫瘤治療手段。

目前,全球範圍內腫瘤免疫療法研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截至2017年9月,已有26種免疫療法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品種涉及免疫調節劑、腫瘤疫苗、細胞療法、溶瘤病毒、靶向CD3的雙特異性抗體等,在數量上,有 940個品種處於臨床開發階段,1064個品種處於臨床前階段,其中尤以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和細胞療法研究最為火熱,截至到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五款抗PD-1/ PD-L1抗體和兩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

中國腫瘤免疫療法研究也在積極布局中,2017年,南京傳奇生物提交的CAR-T療法臨床申請和信達生物用於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信迪單抗注射液上市申請均獲得受理,這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9月28日,由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第三季「張江生命科學沙龍—邁向免疫治療的金秋」在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隆重舉行,本次沙龍圍繞免疫療法行業熱點話題展開,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共同挖掘免疫療法創新時代的戰略機遇。

兩谷聯動,免疫治療布局領跑

2017年8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複原則同意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其中明確,張江科學城規劃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以張江高科技園區為基礎,轉型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之地和新產業的培育之地,現代新型宜居城區和市級公共中心,世界一流科學城。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翎表示:「在張江科學城獲批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上海市政府和浦東新區聚焦張江科學城的建設,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通『雙自聯動』等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加快張江科學城創新『磁效應』和『場效應』,截至到目前,張江科學城已匯聚了最前沿的科技產業研發機構、最活躍的創新創業力量、最強勁的金融資本交易力量、最創新最有效的服務體系,這一切都為產業邁向制高點發展提供了絕佳機遇,而在這其中,『醫產業』的發展不容小覷。」

張江「葯谷」和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醫谷」作為張江科學城的兩大拳頭區域,發揮各自「醫產業」的最大化優勢,緊密相連,形成了以「葯谷新葯研發產業優勢+醫谷現代醫療服務業」的集群優勢,為全要素集成的大健康時代到來創造平台,為全產業鏈的聯動發展製造核心驅動。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據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總經理夏多介紹:張江葯谷作為國家重大新葯創新專項的主要承載方,其醫藥研發產業高密度覆蓋區域近20平方公里,占張江科學城規劃面積的1/5。同時,葯谷在多個細分醫藥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包括生物製藥、化學製劑、現代中藥等在內的產業鏈,涵蓋了從新葯研發到藥物篩選、藥理評估、臨床研究、工藝研究、中試放大,最後到註冊認證、量產上市的創新鏈,以及可進行流通服務和醫療輔助的服務鏈。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則形成了以西門子、德爾格、安絡傑、微創醫療、逸思醫療為代表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工業產值約佔上海市的20%左右,產品線可覆蓋綜合性醫院醫療設備的85%以上,具體產品包括外科手術器械、介入器材、醫用高頻儀器設備、臨床檢驗分析儀器等。

同時,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還形成了以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為代表初具規模的高端醫療服務區,並聚集了一批優質的高端專科醫院和多元體制的綜合性醫院,包括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東院、德州國際醫院、伊麗莎白國際婦產醫院、中德友好醫院等多家醫院,並將規劃建設以共享實驗室場地,共享臨床研究平台,臨床試驗平台等為特色的產業平台,為多元化醫療機構發展釋放更多潛在空間。

「不得不提的是,在免疫治療領域,『兩谷』布局更是屬於第一梯隊,其中,全球範圍內CAR-T技術領先的四家企業,其中有3家在葯谷已布局,同時,葯谷企業優卡迪是目前向原CFDA註冊申報CAR-T產品數量和適應症數量最多的公司,此外,西比曼生物擁有多項CAR-T治療的專利技術,其也是唯一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細胞治療生物科技公司,在PD-1/PD-L1布局方面,多家葯谷企業也在進行技術突破,快速布局,搶灘市場。在醫谷,專註於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基礎研究及臨床級AAV(腺相關)產業化製備的和元生物,作為免疫治療的上游企業,其在2017年底生產出一批針對肺癌與肝癌的臨床AAV病毒載體,其有望拿到一期臨床批文,屆時可能會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首個進行臨床的AAV病毒載體,作為為免疫療法培養『肥沃土壤』的奧浦邁生物,其專註於動物細胞無血清培養基的開發和大規模生產,並於今年4月獲得近億元戰略投資,這也是截至目前中國細胞培養領域的最大單筆融資,今年5月,全球首例納米槍治療肺癌臨床試驗在上海市東方醫院完成,納米槍是由上海國際醫學園區企業比昂生物研發,比昂生物『用於CAR-T的臨床級可誘導慢病毒載體大規模生產技術的開發』的項目曾獲得2016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企業組第一名,該項目是在國內首次提出設計能表達嵌合抗原受體的臨床級慢病毒載體。」夏多介紹道。

最後,夏多指出:「不管是從免疫治療方面,還是在其他醫產業的細分領域,葯谷和醫谷兩者的產業發展聯動將形成越來越好的補充優勢,未來,兩谷將統一打張江牌,形成品牌合力,強化張江生命健康產業核心競爭力。」

政策加碼 助力產能提速

一個新興產業要得到長足發展,除了先進的技術、資本的驅動、人才的匯聚,還需要官方政策層面的助跑提速。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2017年可謂進入了免疫治療的爆發元年,就在這一年,美國FDA批准了世界上兩款針對血液腫瘤的CAR-T治療產品,一款是諾華的Kymriah,用於治療罹患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另一款則是Kite Pharma公司(已被吉利德收購)用於治療複發性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Yescarta,在我國,雖然現階段還沒有CAR-T療法產品的獲批,但是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已陸續出台多項政策鼓勵和支持免疫治療領域的發展,」 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傅大煦在其《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與扶持政策》的主題演講中表示。

2016年底,國務院「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提出發展治療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擾藥物,以及幹細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等生物治療產品,並首次提出了建立個體化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應用示範中心; 2017年6月,國家科技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要求加強幹細胞和再生醫學、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生物治療前沿技術的臨床應用,創新治療技術,提高臨床救治水平;2017年12月,原CFDA發布了《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明確了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藥物屬性;2018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最新版《知識產權重點支持產業目錄》,明確提出,將幹細胞、免疫細胞治療等黨中央、國務院文件明確的重點發展方向列為重點支持產業。

「除了國字型大小文件,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態度也是很明確的,單就上海來講,在其《醫學科技創新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將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列為重點支持的方向,且將謀劃市級重大專項來推動實施;在《關於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優先發展生物製品,加快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基因治療相關技術研究;在今年最新印發的『健康服務業發展50條』中也明確提到要有序發展前沿醫療服務,包括發展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液體活檢技術,推動新型個體化生物治療產品標準化規範化應用,打造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和基因檢測產業集群。」傅大煦介紹道。

傅大煦認為:雖然免疫治療在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一些技術性的難題還需攻克,但是隨著技術的愈發成熟,其作為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必將會走在前沿,再加之先行政策的加持,免疫治療的未來值得期待,該產業的提速發展也必然是水到渠成。

另據傅大煦透露,目前上海市科委正在研究和準備做一個關於細胞治療的市級重大專項,以此助力細胞治療技術難題的解決。

行業大咖 共論免疫治療春秋戰國

不可否認,免疫療法在充滿發展前景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許多在研的腫瘤免疫治療品種多集中於某些靶點,CAR-T療法作為目前細胞療法的主流,也存在許多局限性,包括在某些血癌患者中持續性較短、在實體瘤中穿透性較差、腫瘤殺傷效應有限、存在細胞因子風暴、脫靶效應等毒副作用以及難於規模化製備等問題。

聚力免疫治療:價格該如何定,有哪些政策加持……

「在共商免疫治療發展未來」的圓桌互動環節,上海比昂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光華表示:CAR-T療法在治療血液瘤方面效果不錯,但是在治療實體瘤方面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為實體瘤一個突出特點是異質性,哪怕對於同一個患者,在一個部位的腫瘤也不一定表達相同的腫瘤相關性抗原,即使在同一個腫瘤病灶上,也沒有一種抗原可以覆蓋全部的腫瘤細胞。高度異質性使實體腫瘤的治療難度大大增加,靶點的選擇也成為了CAR-T治療實體瘤面臨的重大挑戰。同時,CAR-T細胞的體內歸巢與活化維持也是個棘手的問題,如何將輸注的CAR-T細胞從外周血中精準地歸巢至腫瘤部位並發揮殺傷作用,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細胞因子風暴、靶向/脫靶毒性等也是CAR-T療法中橫亘的兩座大山。

除了技術的難題,安全性問題,市場獲批問題也是免疫治療繞不開的一個坎,西比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幹細胞事業部總經理戴成祥指出:「目前布局CAR-T治療的企業太多了,哪怕針對同一個適應症,因為各自所做的臨床試驗不一,相應得到的臨床數據就不盡相同,如何批准一個恰當的適應症面向市場也需要重點關注。」

對於市場化問題,嘉和生物葯業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陳如雷則表現得更為樂觀:免疫治療雖然有很多家企業在做,將來這個市場將會怎樣演化,我個人覺得有些企業還是有機會的,比如PD-1,該藥物的開發與其他抗腫瘤葯開發不太一樣,除了聯合用藥之外,因為它是廣譜產品,談不上哪家可以通吃,後來者依然會有機會,比如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適應症,選擇入組病人的不同標準,進行差異化發展,將來這個市場不是一塊整鐵板一樣不可分割,如果找准了方向,每家企業都會有自己的市場。」

在一個產品面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價格自然是最受關注的,正如陳如雷所說,藥物的成本總歸是一個非常敏感非常重要的話題,在國外有一句笑話,藥物最大的副作用是什麼?就是它的價格,特別是新葯。目前,世界上獲批的兩款CAR-T療法Kymriah和Yescarta的定價分別是47.5萬美元及37.3萬美元,如果有一天,前述兩個產品進入中國,或者國產化的CAR-T療法獲批,定價區間該如何去預估?

戴成祥認為:如果CAR-T療法在中國定價為47.5萬美元的話,這是萬萬行不通的,還不如直接送到美國去進行治療,但若定價在三十萬到五十萬人民幣,這個價格大家是可能會接受的,因為一個骨髓移植,如果沒有發生其他併發症,大概五十萬就差不多了,如果說CAR-T治療能定在這樣一個價格區間,且治療效果能緩解達一年以上,或者說緩解之後給患者一個骨髓移植的機會,之後能夠緩解五年以上,能夠有這樣的預期,我相信還是很有市場的。

陳如雷表示,產品價格包括免疫療法的價格要綜合考量直接的生產成本、供應鏈整體成本、市場銷售規模、政策環境等多個因素。

該觀點也得到了上海奧浦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肖志華的認同,肖志華指出:「之前,對於國外比較熱門的幾款抗癌藥,我們認為其定價是國外的三分之二是合理的,但是在這些產品被納入醫保後,降價最狠的直接腰斬一半還多,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所以,實際上對整個產業而言,企業的研發成本、大環境下的政策制度等都要一併考慮。」

對於價格問題,和元生物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潘謳東並未直接表態,但是他指出:企業可以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比如產品生產可委託給第三方機構來做,同時,還可以通過國產化耗材替代進口耗材,把生產成本直接降下來,成本下降,最終的產品價格自然而然就降下來了。

雖然免疫療法的現狀還不盡全然完美,包括技術、安全性、市場、價格等諸多問題還有待更多探索和商榷,但是,作為目前最熱門的抗腫瘤療法,大家對於免疫療法的未來依然可期,這種對於免疫療法的信心得到了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葉揚的證實,葉揚表示:在幾年前,我們的客戶量是兩位數,大概僅僅只有幾十家細胞類的公司開展了樣本存儲或者細胞的存儲,但是從去年開始,這些公司的數量和存儲的細胞數量都在急劇上升,也就是說,大家對於該領域的發展是很期待的,都在很積極地布局和探索。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首個!CRISPR「女神」啟動基因編輯臨床試驗,治療地中海貧血
中醫憑什麼能走向世界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