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文—車厘子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Goodbye my love, my friend, my pain, my joy. Goodbye.

——《後裔》(The Descendants)

事業有成的律師馬特·金因妻子意外受傷,變成植物人,而回歸家庭。

在朋友眼中,馬特是一土豪,坐擁三萬五千英畝土地,家住美國度假勝地夏威夷,穿上沙灘褲就可以衝浪,扭扭屁股就跳起草裙舞,悠閑地坐在俱樂部喝媚態酒。

只有他自己知道,已有15年沒站在衝浪板上了。這23天以來,更是在靜脈注射管、尿袋子、呼吸機和過期美國雜誌的「天堂」里,每天陪著躺在病床上重度昏迷的妻子,希望爭強好勝的妻子能夠醒過來,希望可以跟她修復他們的婚姻。他打算把地賣掉,辭去律師工作,買一艘妻子一直想要的大船和法國別墅,然後去環球旅行,好好彌補他這麼多年來對她的虧欠。

然而,醫生告訴他,妻子已經沒有任何存活跡象,他需要儘快做出決定,拔掉妻子的維生系統,將他送上黃泉路。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同時,作為三萬五千英畝土地的受託人,他要與眾多親戚商議決定土地的開發事宜,而夏威夷民眾是反對土地出售的。

忙亂中,兩個女兒也不讓馬特省心。小女兒為病房中的母親拍照,做成相冊,嚇哭了同學,被學校勸停學。她還對同學爆粗,對方家長要求馬特帶著小女兒登門道歉。大女兒在貴族寄宿學校終日酗酒作樂,抽大麻,跟老男人交往,對卧病在床的母親沒有任何疼惜,跟自己的關係更是冷淡至極。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為什麼我身邊的女人都有自毀傾向?」小女兒如是,大女兒如是,妻子更是沉迷於摩托車,快艇,和酒精。

馬特帶回大女兒,希望在妻子最後時刻能夠修復大女兒與妻子的關係,大女兒卻道出了母女決裂的原因——她發現了母親出軌的事實。

馬特靸著拖鞋,扭著滑稽的步子奔向朋友家求證,得到的卻是一頓責罵,因為他跟妻子已經很久沒有溝通交流了。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馬特跟女兒順藤摸瓜,找到妻子的外遇對象,發現對方有家有口,家庭和諧,而且,雖然妻子愛上了對方,想要跟自己離婚,但對方並沒有對妻子動心。這簡直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生活不斷地跟他開著惡意的玩笑,令他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漸漸疏遠。對於女兒,他不過是一個後備家長,只有在妻子無法出席的時刻才輪到他出現。對於妻子,他是一個無情的丈夫,沒時間陪她,不與她溝通,不與她聯繫,活生生將她逼上寂寞出軌路,令她移情別戀。在事業上,一方面背負龐大家族賣土地致富的巨大壓力,一方面又處於不願違背民眾意願過度開發土地的矛盾中。然而,在重重壓力之下,他還要帶著女兒一邊尋找妻子的情夫,一邊隱藏妻子出軌的真相,通知各路親戚好友來跟妻子做最後的告別。在通知親友的同時,還得面對親友對自己無暇照顧家庭的責難。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這是一個被家庭、生活和工作擠壓得無力喘息的男人,無時無刻不處在崩潰的邊緣。分崩離析的家,疏遠隔離的親子關係,唯利是圖的親友,笨拙的人際關係。

馬特是一個成功的律師,而生活給予他的一切卻令他無能無力,理屈詞窮。但他必須做出選擇,不論是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還是作為家族的繼承人,他都必須做出困難的選擇。

然後,他選擇了妥協。他遏制住摧毀情敵的衝動,正視內心愛恨交織的無奈和無以發泄的悲傷,決定保留土地,並邀請情敵對妻子做出最後的告別。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妥協——也是電影《後裔》發出的最強烈的信息。這種妥協看似窩囊,在被女人和生活無情地戲耍,家庭、愛情、尊嚴甚至個人信念遭遇重重危機時,面對一片狼藉,一個心力交瘁的人還能重新懂得爭取,這分明是如太極套路般的明智,是一種罕見的人生智慧。

當馬特在妻子唇上印上最後一吻,說:「再見,我的愛,我的朋友,我的痛苦,我的歡樂。再見。再見。」一個新的父親,一個重新面對生活的人站了起來,這不就是跟生活最好的和解方式么?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哪怕生活扔給你一地雞毛,一片狼藉,一個成熟的人,會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謙恭地活下去,這才更積極的人生態度。

某大學校慶的時候,請來易中天做了一場講座。易中天說,當夢想和現實衝突時,大學生應該學會向現實妥協。

很多人會把「妥協」當成貶義詞,認為它代表軟弱可欺,表示沒有立場、沒有原則,代表著這兩年雞湯文里一直不提倡的熱詞——將就。

然而,妥協不是一味地忍讓,不代表放棄原則和底線。翻開詞典,你會看到「妥協」有這樣一個意思:用讓步的方法避免衝突或爭執。

話說有隻鳥被抓進籠子里。鳥兒不訓,想逃出鳥籠,一直拿頭撞鳥籠。可小小的腦袋怎麼經得起持續不斷的撞擊?

不出多久,鳥兒停止了撞擊,只是出不了鳥籠,再也無心進食。

不肯進食的小鳥一天天消瘦下去,某一天,它竟發現自己瘦得可以鑽出鳥籠。於是它逃出鳥籠,展翅高飛。

從情感上來說,要做到妥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心存高遠、志向遠大的人尤其艱難。

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很自信,對自己的期望也超出常人。然而,這從不是一個公平的世界,並不是所有才華都能找到用武之地,並不是所有努力都能換來成功。事實上,任何目標和夢想的達成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暫時的妥協反而能讓你獲得成功的契機。

我上大學時就將自己畢業後的目標鎖定於一家雜誌社。大學期間,參加的社團活動和學校活動也都是圍繞著編輯和寫作之類的工作事務,以便參加工作後能迅速進入角色。

畢業時,我收集了很多指導老師的推薦信,各種獲獎證書和相關作品,厚厚的一疊申請資料郵寄給雜誌社,終究石沉大海。

畢業在即,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簽約的簽約,出國的出國,考研的考研,而我除了助學貸款,還身負一堆家庭債務。

生活的現實容不得給我過多的時間去考慮和觀望。那時,我想,只要是一份跟編輯相關的工作就可以,哪怕是幫編輯們收發信件跑跑腿也行。

可現實與期望永遠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對我這種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沒有任何可用資源的窮人家孩子,你再努力再渴望,機會不會那麼輕易青睞你。

我不得不作出妥協,去了南方,在一家製造業企業一個連高層都不知道應該用來幹嘛的部門,做著自己都不知道在做嘛的工作。

慶幸的是,我的能力和資歷還是受到高層重視。根據我大學期間的經歷,董事長特別指定我一項任務——創辦第一本企業內部英文刊物。

那是一家港資企業,中高層多由香港、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組成,主要溝通語言粵語為主,英語為輔。

我初來乍到,連基本的粵語都聽不懂,但為了寫稿,不得不頻繁接觸採訪中高層。所幸也是寫英文稿件,於是乾脆用英語採訪交流。

跟我們在學校里流行的美式英語和英式口音不一樣,港台新馬的英語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和特色,剛出校門的人,沒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經驗,是很難聽懂他們的語言的。再加上無處不在的專業術語,稍微分點神就會誤解對方的意思。所以,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我格外認真,十分專註。過程很煎熬,很痛苦。這都還在其次。最難受的是,甚至有人直言我浪費對方時間,做些毫無意義的工作。

不論怎麼樣,我挺過來了。那段時間後,我發現我的口語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幾乎可以脫口而出。而因為與人交流過程中,不時以粵語打趣,短短時日,我的粵語聽力已經不在話下。

刊物出版發行後,收到很多同事的來信,熱烈程度遠遠超乎我的意料之外。

HR總監見反響那麼強烈,特意邀請我開辦英語培訓課程。三次課程下來,座無虛席。

因為授課,我特意收集和學習了不少演講技巧,現學現用,課上氣氛非常活躍。很多同事要求繼續開講,被我婉言謝絕。

這份工作本不是我理想的工作,它實際上只是我在萬般無奈之下的「緩兵之計」。令我沒想到的是,這步「緩兵之計」仍因為我當初的資歷給了很多鍛煉的機會,逼著我硬著頭皮往上趕,讓我在短時期內學到採訪、人際溝通、演講、語言學習等多項技能,個人價值得到急速提升,為後面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我從沒放棄過自己的夢想,業餘時間經常關注那家雜誌社的動態。

三年後,終於等到雜誌社創辦新刊招人。我再次遞交求職信。我的各項資歷和能力都獲得主編肯定,迅速得到錄用通知,從此正式踏上了夢想實現的道路。

有朋友說,我的經歷有點像「曲線救國」的湯唯。一心想當演員的湯唯,當年兩次考中戲表演系都沒有成功,第三年採納朋友建議考導演系,順利入學,最終實現了演員夢。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湯唯好歹是在演藝圈裡,而我連「曲線救國」都稱不上,主體工作跟夢想完全沒有聯繫,只是生活給我一枚酸檸檬,我擠成汁,加了糖,將它變成了酸甜可口的檸檬汁。

我覺得自己更像那隻想要飛出籠子的小鳥,消停只是暫時的妥協,抓住每一個機會提升自己,為自己的夢想添羽增翼,等待厚積薄發。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容易讓自己陷入既定的框架,例如專業、城市、行業、薪水,無形中給自己套上了枷鎖,令自己陷入被動狀態。一味地堅持,只會令自己更加窘迫。須知英雄也有落魄時,看似向生活妥協,實則是讓夢想活下來。

向現實妥協,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和思路,讓我們學會換一種方式思考和解決問題,避免往死胡同里鑽。

作家麥家說過,一個成功者都是作了大量的犧牲、讓步和妥協的。你對自己的個性在妥協,對自己的慾望在妥協,你不能什麼東西都由著自己。一個人進入享樂狀態,享受人生很容易,創造、付出、犧牲才是難的。

真正的妥協是懂得取捨和進退的大智慧,是面對生活的大度和洒脫,是後退一步後的海闊天空。

所以妥協,並不意味著毫無原則的放棄和失敗,它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使你能夠正確理解和判斷夢想、現實與自身條件三者之間存在的距離,而後做出有所取捨的理智之舉!

它就像你在前進路上的一個彎道,你拐了個彎,但仍在前進,只不過沒有捷徑可走。可能會拉長你的路線,但至少不會停滯不前。而且,這一路可能還會有意外的收穫。

最終,犧牲也好,讓步也好,妥協也好,都必須歷經艱難的自我掙扎與奮鬥,必須通向生活的真相,通向為人的責任,才能到達你想去往的地方。

願你與世界握手言和,溫柔地向世界妥協,收穫你想要收穫的東西。

後裔 | 妥協為什麼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 END -

————————————

分享轉發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喲!

關注劇透社訂閱號(Jutou321)

關注車厘子看電影(chelizimovie)

劇透,讓你更懂電影!

作者寫於2016-07-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勇士孤身拯救公主,和世界讀書日有何關聯?
養育孩子不是在維護精密儀器——春季過敏君來襲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