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職場高效能人士的8條行動指南

職場高效能人士的8條行動指南


Sept.


28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高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把工作做到最好、樂在其中、享受工作中和工作之外的生活。




作者 | 馬芷子





01.


效率管理讓你更有目標感

 


那些永無止境的工作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而生活不只有工作,還有其他家庭瑣事等待你處理。有時,你會覺得一切都在朝不同的方向發展;有時,你又覺得一切又像交通堵塞一樣,陷入了停滯狀態。這時,

我們需要對待做事務進行一系列「交通管控」。


 


把你頭腦中所有的待做事項統統倒出來,寫在筆記本上。通過合理的分配管理無序的工作。

 


把那些停滯不前的事件標

紅色

,思考你能放棄的、能採取行動的、或尋求哪些幫助可以讓這些事不再停滯不前;




把那些懸而不決、陷入暫停狀態的事標

黃色

,你要為一部分事設定完成期限,將另一部分推遲的事件統一放到固定區域,待有時間的時候探討。




把那些需要處理的事情標成

綠色

。先從全局規劃,然後將事件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行動,接著在你的日程表裡為這些事情排出優先序,隨後就是嚴格的執行計劃,每完成一件事,就在它前面劃鉤,給自己有儀式感的肯定。


 




02.


心態管理讓你更有確信感


 


其實導致你拖延、抗拒或緊張的,不是工作,而是你自己。

我們的腦海中總是會產生一些想法,這些想法讓我們產生焦慮和反抗心理,引誘我們拖延並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將這些想法比作我們內心的猴子,例如,分散你的注意力的猴子、打擊你的猴子、阻攔你的猴子、給你製造壓力的猴子、動搖你意志的猴子、對你大吵大嚷的猴子。


 


戰勝你內心的猴子,不要試圖對抗它們,那隻會讓你筋疲力盡。你可以把工作變成一場遊戲,不是對抗,把它變成你正在努力解決的一個難題。每當做有難度的事情時,你都會有所收穫。


 


克服工作中的畏難情緒,你可以增加一些工作樂趣,例如,和同事比比看誰先讓收件箱未讀郵件數量清零、站起來打棘手的電話、改變工作環境去到戶外/美術館/咖啡廳等;你也可以將工作當成通關打怪的遊戲,例如:你要通過逐漸增加的任務去拯救世界,把注意力放在小目標上,它們會讓你一步一步地靠近總目標;在遊戲中,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會獲得獎勵,你也可以獎勵自己。


 




03.


時間管理讓你更有節奏感


 


忙碌不是有效或成功的代名詞,加班並不代表你能幹,反而我們應該告別加班文化:


稱讚以最快的速度發揮出最高水平的人,而不是工作時間最長的人;




允許員工在高效完成工作後提前下班;




用影響和結果而不是工作時間來衡量工作成果。


 


只有目標明確的忙碌才是有成效的。

忙碌並不難,難的是知道自己應該停止做哪些事,真正的高效是知道不做什麼,這樣才能把精力投入要做的事情上。如果將帕累托定律運用到工作上,就意味著80%的成果來自20%的行動。


 


只有對工作做減法,直擊人生目標,才能保證執行到位。

做項目之前,通過項目名稱,往往能讓我們判斷是否值得去做:




能看到明確結果的項目,讓人們知道什麼狀態叫「完成任務」;




有明確重心的項目,讓人們有共同的目標;




沒有太多的不確定的變化空間的項目,你做的事一定會有結果、有意義;


有趣的項目,讓人有熱情做下去。






 

04.


團隊協作管理讓你更有參與感


 


從容應對同事、老闆的各種待辦事項,主動管理對方的期望。




在郵件簽名里註明你的空閑時間,讓他人知道什麼時間能找到你,可以提前計劃;郵件前面對設定持續的期望或先發制人很有用;




如果想讓發件人知道你的回復時間,自動回復更有用;




把電話轉接到語音信箱,會讓人露出微笑,同時起到營銷作用,並讓客戶知道,你在工作時投入全部精力;




你可以給客戶或同事設定一個開放辦公室的時間,讓他們知道可以在哪段時間去找你。




團隊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團隊成員的交談質量。以下是一些有用的交談方式。


我們要放棄什麼?




在這個問題中,哪些是由我們造成的或加劇的?




你想要什麼,需要我做什麼?




你考慮到這件事了嗎?


 




05.


情商管理讓你更有自主感


 


只有劃清工作界限,才能愉快相處。

基於你個人的時間和能力,以及你的家庭和團隊的實際情況所劃定的界限,表明了你對自己、家人和團隊的重視程度。界限的作用更多是讓人們重視界限之內的東西,而不是把他人擋在外面。


 


學會拒絕,不做工作中的老好人。

有時候我們必須說「不」,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會,而是因為那不是我們該做的事。有時候,必須讓別人做他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才能做只有自己能做的事情,為我們擅長和喜歡的事情騰出空間。有了空間,我們就能真心實意地對重要的事情說「是」了。


 


在錯誤中學習。

錯誤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但我們越是隱瞞,它們就越容易加劇和惡化。忽略錯誤並不會讓它們消失,甚至還會導致更多錯誤。同時,把錯誤想得太嚴重會製造一種羞愧和責備文化,這種文化自然會使我們更想隱瞞錯誤。錯誤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你開始一份新工作時,還是在你的公司進入一個新領域時。


 




06.


精力管理讓你更有輕鬆感


 


精力充沛是高效的前提。

一個人的精力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段各不相同,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這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現象。我們應該嘗試利用,而不是改變這一點。在一天中精力狀態最好的時間段,做最重要的、需要你集中注意力的事。


 


以良好的狀態開啟新的一天。

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例如:晨跑、清晨冥想、做一些舒展動作、喝清茶等。


 


找到讓自己每天進入工作狀態的模式。

人們很容易把查收郵件當成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但如果先關心其他人的事,再關係自己的事,就很容易讓別人的日程安排支配你一天的時間、一個壞消息可能會影響你一天的心情。所以,開啟每天的工作模式,從關注自己開始,用半個小時時間做一整天的日程規劃,梳理你為「今天」做的選擇是什麼?


 


給自己一段放空的時間。

有時候,大腦需要主動把注意力從工作上轉移開,學會在休息的過程中充電,獲得能量,從而提高接下來的工作效率。我們每天、每周、每月、每個季度甚至每年都要有一個恢復期。即用工作之外的時間養精蓄銳,這樣我們才能精力充沛而不是體力不支地重回工作崗位。


 




07.


挫折管理讓你更有敬畏感


 


如何克服工作焦慮,理清頭腦,奪回控制權。




清空大腦。

把那些讓你焦慮的事情或想法從你的大腦里轉移出來,寫在紙上或輸進電子文檔里。這樣你就可以在一個地方看到完整的情況並開始理解它。




區分憂慮與工作。

不是說你寫下的所有事情都能被處理,去做那些你能夠控制的事;




對於那些你覺得有義務做但卻不在你控制範圍內的事,只是你單純的憂慮,不要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上面。




明確行動。

把那些在你控制範圍內的事情,分解成一個個的具體行動,然後排出優先序,就開始責無旁貸的執行吧。


 


選擇從不同角度看待壓力,利用壓力帶來的力量幫助你為即將面臨的挑戰做好準備。




在以「如何把壓力變成朋友」為主題的TED演講中,麥格尼格爾解釋說:「改變你對待壓力的態度,就能改變身體的應激反應。」她建議不要認為壓力有害,而要把應激反應當成一種跡象,表明你的身體變得活躍,就像即將開始比賽的運動員一樣迎接挑戰。


 




08.


只有付諸行動,才能兌現高效


 


制訂你的行動計劃。

最快讓自己陷入焦慮的辦法是一次承諾所有事情。記住愚公移山的道理:非凡的成就源自每天都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平凡的步伐。因此,為你要做的事情設定總目標,層層分解成多個子目標,然後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表,有條不紊的執行。




你要對自己每一次行動的成果加以肯定。

有儀式感的慶祝你每一步取得的成績,你會形成一種慣性「成功」的行動模式。真的很有效。


 


高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把工作做到最好、樂在其中、享受工作中和工作之外的生活。


 




【今日互動】




在職場,你聽到最實用的建議是什麼?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留言排名

前30

的朋友可獲贈


《學會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

這本書哦~




— THE END —




?

作者:馬芷子,某智能製造行業領軍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心理諮詢師、培訓師,EQ-i2.0情商分析師,著作《極簡思維》、《新全腦思維》。



MORE

灼見熱文 


??剛中考完就拿下高考!殲20總設計師的「開掛」人生,比你優秀比你努力還比你會講段子



??數學界炸了鍋!黎曼猜想為什麼說是最重要的數學猜想?


??你這麼發朋友圈,是會被人截圖吐槽的


??央視主播海霞深情朗誦《春江花月夜》,大寫的美!她背後的人生更值得稱讚……


??今天的頭條,留給「高鐵院士」王夢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今日立秋:一葉落 知天下秋
媽媽,請別放開我的手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