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黃賓虹(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初名懋質,後改名字,字朴存,號賓虹,別署予向。

黃賓虹 新安江記游 手卷.紙本大小21.3*550.95厘米。

引首:賓虹老人江村圖卷。辛未春(1991年)它山張仃。鈐印:它、張仃、神遊

鑒藏印:嶺東黃氏見山樓藏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拖尾:1.謝稚柳跋:賓虹先生江村圖,為其新安江紀游之作,疎散淡遠,老筆縱橫,繁簡疎密,惜墨如金,蓋尤以意境勝也。庚午(1990年)春暮海上燈下觀,因題。壯暮翁稚柳。鈐印:謝稚柳、九九翁

賴少其跋:

此卷為黃賓老晚年之作,筆筆有交代,筆筆均著力,近來市上假賓老畫多,故應從筆力上分清真贗。廣州近日天氣熱,看此畫可以降溫,好象吃雪糕,一涼到底。謝稚柳先生有言在先,何必多言。羊年仲夏,時在木石齋中。賴少其。

鈐印:賴少其氏、木石齋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附:延伸閱讀

黃賓虹學畫發步於他家鄉的「新安畫派」和「黃山畫派」,「新安畫派」除了筆墨技巧,思想情操,美學觀點較符合賓翁的個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植於民族意識和早年反清革命思想的緣故。新安、黃山畫派中人,大都為明末遺民。他們抱節守志,遁世隱身,絕不與清朝統治者妥協。加上他們的畫風,戛然獨創,一掃當時清代官方「四王」畫派日趨甜俗柔靡的風氣。

黃賓虹一生跨越兩個世紀,兩種時代,最終以中國畫大師名世。他對中國畫發展前景的獨特見解和創造,為中國畫史進入現代豎起了一塊新的里程碑。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新安江紀游設色紙本 鏡片88×47.5cm著錄:

1.福建美術出版社2009年《黃賓虹畫集》P102出版;

2.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月《黃賓虹書畫專集》P163出版;

3.中國美術出版社2011年5月《黃賓虹書畫集》P102出版。

此此幅《新安江上記游》是賓翁九十歲所作,皴擦點染,施以淡彩,溪山雜樹,小橋茅舍,溪水在林間隱約,三五點景人物在茅舍小聚,溫潤蘊籍,令人娛目養眼。特別是山腳、塊石和山峰,連點作皴,端露晚年黑賓虹氣韻。然有時或為雄奇,或為蒼莽,或為閑靜秀逸,或為淡盪空靈,或為江河之注海,或為雲霞之耀空,或為萬馬之奔騰,或為異軍之突起,千態萬狀,又非筆墨布置等所能概括。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題識鈐印題識:新安江上紀游寫此 癸巳新秋黃賓虹年九十鈐印:黃賓虹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閑亭對飲此幅作品左緊右松,正可謂「密不透風、疏可跑馬」。畫面的左邊,兼皴帶染,沉沉的積墨,也黑里透亮,氣韻四溢。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淡盪空靈作品局部在濃密之處卻大膽留白,宛若湖面上游弋的白雲穿越山間,在緊密濃重的墨色中,給人輕鬆通透之感。畫面右邊,利用平遠和深遠透視法,將山嵐層層推遠,極好的營造了畫面的縱深感。

黃賓虹丨《新安江紀游卷》

江浦歸舟作品局部黃賓虹在人生的暮年,帶著對家鄉山水的眷戀,帶著對新安江一山一水的深情,通過水墨交融,幻化於紙,瀟瀟洒灑,渾然天成。此畫賓翁看似隨意,實則苦心經營。賓翁曾不止一次對家鄉的新安江寫生,而此幅晚年的《新安江上紀游》,是他心中故鄉山水的綜合呈現,也是其筆墨技法之集大成。那種對真山真水的真切感受,那種對於故土的依戀與深情,筆筆盡現!此畫堅實厚重、蒼雄穩固,積蘊著無窮的力量和非凡的氣勢,是珍藏的絕佳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卡洛·克里韋利《施洗者聖約翰》(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明清帝王、皇后人物畫像(36P)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