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今學生假期有何不同?

古今學生假期有何不同?

假期,對於現在學生來說,就像和學校偶爾的甜蜜約會,一到假期,對於學校生活的惱騷不滿也立刻減少了許多。那麼,古代的學生,也有放假的福利嗎?

古今學生假期有何不同?

忙時務農,閑時讀書


在古代,其實也有學生放假之說。隋唐時期,「國子監」,是當時公立的最高學府,也有類似現在學校的「寒暑假」制度,但放假時間上卻大不一樣,顯示出古代學習與放假的意義與今天大不一樣。

和現在「暑假」類似的是「田假」,也就是俗稱的「農忙假」。每年農曆五月,「國子監」的學生,都有一個月的假期。不過,現在暑假的放假原因是為了讓學生避暑,古時候的「暑假」安排卻是以農事為中心。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在古代,四月末五月初,正是大麥成熟時,這個時候農家收了大麥後,還要趕著種粳稻,是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放「田假」主要目的就是讓農家學生回家下地割麥,緩解農村的勞工荒。

「授衣假」則對應現在的寒假,時間為每年農曆九月份,放假天數也是一個月左右。這個時間,秋收忙完,處於農閑時期,婦女們的紡絲織麻工作大體完成,有時間專門為學子準備厚衣厚鞋等過冬衣物。天氣轉涼後,學生們可以乘著父母有空,回家去取過冬的衣服。

其實,不僅「國子監」是這樣,許多朝代的小學教育也主要是利用農閑時間,農忙時則需要放假回家幫家裡務農。比如在漢代,入學有三個時期,分別是正月農事結束的時候、八月暑退的時候,以及十一月冰天雪地的時候,除了八月暑退與現在的秋季開學類似,其他兩個都是趕在農忙結束後開始入學。此後,古代鄉村小學冬季入學更是成了主流。


沒有星期六日之說


在西方基督教國家,上帝在第六天完成了一切的創世工作,在第七天決定休息。星期日是主日,所以在這些國家,一周七天里,原本一周是六天工作,只有周日休息,為了去教堂禮拜上帝。後來將周六也加進來,才改為雙休。

中國近代的學制改革,諸如小學、中學、大學學科和學年設置多為參考西方而建立,休息日的設置也受其影響。1902年,參考了西方學制,清政府頒布的關於中學和大學的有關章程里,明確規定了星期日休息。

但中國古代沒有星期這種日期計算方式,因此,古代中國學生也沒有周日休息一天之說。那麼,他們平時又是怎麼放假的呢?其實,那時正規的學堂,假期沒有今天多。再拿國子監的學生來說,除了「田假」和「授衣假」,他們還有一種假期是「旬假」。一旬為十天,以十天為一周期,學生們會參加一次旬考,旬考結束後,只放一天假,以供學生們休息。

所以,比起他們,如今的學生們現在能享受到一年中近三個月的假期,以及周六日雙假的福利,還是很幸福的。


請假不歸當開學


除了學校規定的放假制度外,古代的學生們還可以請事假。現在人常用的請假理由——感冒假,就來源於南宋陳鵠的創造。時為太學生的陳鵠,曾在閣館中供職,工作除了編撰和檢閱文薄,每晚還需要值夜班。有一次陳鵠想請假出去,就創造了一個新詞「感風」,寫了「感風,免宿」的假條,隨後,感風假在清代成為感冒假,流行到現代,依然是請假時人們常用的不二選擇。

迅速風靡官場的「感風簿」一詞,讓陳鵠很是沾沾自喜。不過,這請假在古代,還是件極為嚴肅的事情。在歷朝國家投資創辦的最高學府「國子監」里,遇到了緊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或者休「援衣假」時,路途遙遠突遇暴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也是可以請假的。但這一請假還得慎之又慎,因為監生們(國子監就讀的學生)得直接向皇帝請假。

既然是皇帝金口玉言親自批示的,逾期不歸,後果自然就會很嚴重。比如在唐朝,如果學生申請適當延長了假期後仍然沒有按時返校,則予以辭退處理。

不過,在古代,這些嚴苛的放假和請假制度僅限於少部分學校,這些學校有成體系的教育模式,學生也像今天的學校學生一樣,以學習為第一要務。但在中國農村小學課堂,管理就不是那麼嚴,學生在收割農忙季節更多的是留在家裡干農活,學習反而是次要的了。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說016年第7期雜誌、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


作者寫於2016-07-1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復原恐龍能行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