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服役時對轉業後的8大誤解!職務居然越低越好?

服役時對轉業後的8大誤解!職務居然越低越好?

原標題:服役時對轉業後的8大誤解!職務居然越低越好?


作者:如影隨形;圖片來源:網路;美編:紫妖;


在很多戰友眼裡,轉業是一個解決所有問題的良方,也是一個包治百病的神醫。多少次看到一個戰友和家屬吵架,和家人鬧矛盾。我們勸他好好和家人說說,別問題越積越多最後不好解決。可是戰友滿不在乎,說怕什麼,這些都是暫時現象,等到了轉業之後回到家,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解決的。


可是幾年之後他真的轉業回去了,他們的家庭關係卻沒有因為他的轉業回家而得到緩解,反而是之前積累的矛盾和一些沒有爆發的問題,一起爆發了,最終曾經磕磕絆絆的婚姻,被戰友給予厚望的轉業,依舊沒能挽回他的理想和家庭。在一次吃飯的時候他說,是自己想得太單純了,是自己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他說,轉業是一個好藥方,但不是萬能的,更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裡面。


這是這戰友的親身經歷,很多的道理,很多的事情,我們在現役的時候總是看不透想不到,總覺得事情很簡單,理想很美好,但是等到有朝一日我們真的轉業了,真的退役了,卻發現事情的發展不是我們想像的這樣發展,甚至結果還不如之前。


比如,曾以為,二等功多麼風光,卻發現轉業時它只是一個增加的分數。

還在部隊的時候,就聽說如果誰能立個二等功,不但晉職晉銜可能會更快,更重要的是對退役轉業有幫助,因為很多省市都是二等功以上免考,說是所有單位任你挑。那個時候,誰能立個二等功,絕對能讓自己很牛氣,引得他人羨慕。


可是後來發現,大多數情況下,二等功的價值只是讓你免考,或者讓你加分多一點,從而選崗排名前一點,再之後就是和所有人一視同仁一個起跑線了。我轉業的單位,也有一個二等功的戰友。除了免考之外,他在選崗(雙選)的時候沒有一點自主權和主動權,還是要靠自己想辦法。所以無論是二等功三等功,其實在檔案積分之後就完成了歷史使命了。


至於能不能進到心儀的單位,要你的時候二等功是個理由,不要你的時候二等功只是一個經歷而已。



比如,曾以為,豐富的軍旅履歷會引人注目,卻發現轉業時沒人關注,人家看的是之後的經歷。

轉業前,大家把參加過的大項活動都進行了填寫,一個大項任務鑒定表也裝了很多。大家都說,這些或許能給自己將來的轉業帶來一定的好處。


可是,事實上,這些輝煌的履歷到底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惠?值得打個問號。很多時候,這些都只是一段文字,一張紙而已。無論是考試和檔案計分,這些任務再多再猛,都用處不大,不如立功更有效。只能說這些任務的磨礪的效果,需要到工作之後才能顯現。人家看重的是你來到單位後的工作情況,是局齡廳齡以及工作的表現。


之前再好,只能代表過去,不代表未來。



比如,曾以為,有個證書會很有用,卻發現地方上有證的多得是,咱們比不過。

是呀,考證熱曾經也是一個熱點話題。大家考證的背後,是對未來的焦慮,是為將來做打算。但並不是你有了一個證書就能帶來什麼。這之間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比方說一個戰友考了律師證,滿以為憑這個證書可以到法院好好發揮價值。可是到了單位才發現,法院幾乎都有這個證,而且含金量更高。於是他並沒有到心儀的業務部門,而是到了黨務部門。


除非你是自主和複員,不然在體制內你的證書有用但是有限。


比如,曾以為,地方會很排斥軍轉,其實你只是一個幹活的沒人在乎,除非你佔了人家的位置。

融不進新單位,是很多戰友的心病。很多人說,一些單位和人員會排斥軍轉幹部。可是,事實上,除非你來了擠佔了人家的位置,不然在大多數人眼裡,就是一個普通的幹事的科員,只不過你的工齡長一點而已。人家不一定會很排斥你,但是也不一定會很親近你。



比如,曾以為,回去之後肯定會聚會很多,卻發現即使是戰友,也是有事電話無事各忙各。


沒回去的時候,發現戰友朋友總是沒事幹就會聚會,讓人很是羨慕。那個時候積极參加聚會,也是自己一個小心愿。


可是回到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回來已經晚了。聚會是有,但不是很頻繁,也不會很全。很多時候是來了這個缺了那個。更多的時候是,有事情打個電話,沒事幹的時候個忙個,互不牽扯。沒有想像的那種頻繁,沒有想像中的熱情,因為大家都是拖家帶口,年紀大了。


比如,曾以為,回家之後,家庭的矛盾會得到緩解,卻發現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新的矛盾也會出現。


轉業之後就好了,這是很多人面對家庭矛盾時的一個想法。是呀,回去之後,很多問題的確迎刃而解,理論上兩地分居、照顧不了家庭等矛盾就沒了。可是這只是一部分,一些問題解決了,另一些問題就冒出了。比方說一些因為不在一起而暫時沒有暴露的事情,因為開始長期生活就暴露出來了。所以大家也要做好準備,既要充滿希望,也不要太樂觀也要做好準備。



比如,曾以為,現役時職務要越高越好,轉業後發現除非是實職,不然是越低越好。


現役的職務對應的是地方的一個職務,理論上職務越高回去之後的職務也越高。但是事實上,當我們費盡心力去提職,非副團不走的時候,卻不知道地方上更歡迎的是副營以下的,是那些年輕的人。從安置點角度上,營以下很好安置,但是團以上就比較麻煩。而且,就算安置了,你也是一個級別較高的科員,也是一個幹事的,不是領導,除非你是實職。當然,還有的單位既不想給你級別高的待遇,也不想背上降職安置的名聲和後患,所以,乾脆拒絕職務高的軍轉幹部。



比如,曾以為,自己永遠是單位的人,卻發現人走茶涼讓人心寒。


人走茶涼,在一個戰友身上有了很多的體現。轉業之後,曾經親密的戰友似乎一下子生分了,讓別人辦個事情,哪怕是正常的事情也沒有曾經的熱情了。他為了自己轉業費問題,多次向單位打聽。結果人家煩了,把他拉黑了,而且是拖著不發,讓他很是傷心。所以,大家也要認清自己的身份,認清現實,不是所有的單位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如果出現也請理解,因為你已經不是這個單位的人了。


其實轉業之後,才知道很多曾經的追求和想法,有些是很現實和單純的,是很可笑和無知的。但是大家不要灰心,也不要害怕,有困難和落差是必然的,但是只要走出去,就問題不大,也會得到解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幹事 的精彩文章:

多800元崗位津貼的連隊主官,咋從香餑餑變燙手山芋?
《現役軍官法》將修改!安置政策還會持續嗎?

TAG:第一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