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延長產假,不然我真的只能離婚了……
文/艾陌
專家們似乎很是熱衷於「建議延長女性產假」。
先是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建議「將女性產假延長到一年」,不久之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又提出了「給女性三年養育期」的建議。
她的理由是這樣的:
六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交給爺爺奶奶或者保姆月嫂帶都存在弊端,最合適的人選是母親。養育孩子,是國家大事,應立法給女性三年養育期。
面對這樣的福利,不但沒有迎來媽媽們的熱情擁護,反倒出現一片質疑聲:
三年的假期,誰還願意僱傭女性,女性的職場權益如何保障?
帶娃不止一個人的事,還有爹在呢,一起放假嗎?
放這麼長時間的假,國家給錢嗎?不給錢的話,離婚了怎麼辦?
教授建議的根本或許只是就孩子養育來講,母親不可或缺。而父親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甚至是國家,也都是有義務在這個事情上出人出力的。
然而,現實並不像理想那麼豐滿,放長假或者辭職帶孩子給媽媽的並不是一心帶娃的輕鬆與滿足,而是來自家庭、社會、心理、認知等各方面的壓力。
一個身負各種壓力的母親,真能給孩子帶來需要的素質教育嗎?
女性的長期休假,對夫妻關係、家庭和睦、孩子教育、社會穩定甚至國家建設來講,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同學蘭嵐幾乎是哭訴的向我表達了她育兒路上的艱辛與不滿:
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個月,一晚上會醒很多次,我和婆婆起來給孩子換尿不濕,說幾句話、動靜大一點,都會遭到老公的訓斥——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沒辦法,吃人家嘴軟。懷孕後我就辭職了,沒有收入,家庭開支全靠他一個人,人家第二天還得起來上班,所以發個脾氣,我也只能忍著。
孩子六個月以後,我就重新出去工作了,從此,再也不用半夜起來躡手躡腳的管孩子,孩子是我們兩個人的,我都起來,你憑什麼還在睡覺?
蘭嵐的老公是我們校友,當年在學校里也是把蘭嵐寵溺的一塌糊塗的那個,現在從蘭嵐嘴裡說出來竟然是一肚子的不滿。
「他現在就是做的再好,也撫慰不了剛生孩子那會兒,他在我心裡留下的傷,那是女人最敏感最脆弱的時候。」
蘭嵐說的話,描述了多少產後媽媽的內心世界和現實生活。
休假在家的媽媽,照顧孩子變成了理所應當,半夜起來餵奶換尿不濕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吵醒了家裡的「頂樑柱」,影響了他第二天的工作。
殊不知,帶娃的媽媽們,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幾個人有福氣碰上一覺睡到天亮的孩子?凌晨一點到四點,哪個時間段的夜晚她們沒見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因為休假,她們變得底氣不足、地位不高,
因為休假,她們的付出變成順理成章。
當流失的底氣與滿腹的怨氣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家庭的災難就要來臨了。
也難怪蘭嵐會說:幸虧我只休息了六個月,如果休息上一年兩年,即使不離婚,家裡也已經雞飛狗跳了。
如《雙面膠》中所說,生孩子這件事的繁瑣,絕對能把一個正常的女人拖瘋。一個孤身奮戰的瘋女人,如何維護好一個完整和諧的家。
僅僅因為養育孩子而使女性長期休假,對家庭穩定不利,對孩子成長亦是如此。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能夠長時間跟父親相處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子更像男子漢,女孩子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王菲和李亞鵬之女李嫣,一個生來就有兔唇的孩子,卻能在巴黎時裝展上散發出超人的氣場。
她並沒有因為身體的缺陷、父母的離異而成為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相反的,她開直播、上秀場,自信心爆棚。
李嫣的健康成長,自然離不開父親李亞鵬的付出。
李亞鵬從女兒一歲半時便帶她爬山,進行24節氣科學觀測,一做就是七年,從未間斷;為了培養女兒興趣愛好,他們前後參觀過故宮四五十次……陪著孩子不厭其煩的重複同一件事,是一個父親難得的自我修養。
李亞鵬做到了,李嫣成長的很好。如李亞鵬所說,她有非常獨立的人格。這背後有著李亞鵬的功勞。
然而,如若媽媽真的長時間休假,就容易給人一種「她不需要上班,她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孩子」的假象,也就給了爸爸「退避三舍」的理由。
曾有一位男士如此吐槽:
我收入不低,老婆辭職回家做全職太太,她不用上班,每天在家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就行了……明明都沒什麼事情,卻天天喊累喊辛苦……女人婚後不就是操持家務嗎……我脾氣確實有點不好,但是也沒打過她啊……搞不明白她為什麼還要離婚呢?
一旦女人離開職場、休假在家,就理所應當的開始扮演起「家庭保姆」的角色,殊不知這其實是一個全年無休無薪無尊重的職業。
而男人就理所應當的翹起二郎腿、做起了葛優躺,參與孩子教育的時間也就無從保證了。
曾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個作息表,是一位媽媽列出的。時間表裡,幾乎看不到爸爸分擔家務,照顧孩子的時間段,這位媽媽尚且還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如若全職,那爸爸陪娃睡午覺的時間怕也是沒了吧。
「喪偶式」的婚姻在中國並不少見,「偽單親媽媽」也數不勝數,如若再來一個長期休假,男人的那些「我掙錢那麼辛苦,哪有時間管孩子?」「你就管個孩子,還管不好嗎?」等說辭就變得更加理直氣壯,父親在孩子這裡的陪伴也就無從保證了。
然而,不成熟的女性產後休假,對女性自身以及社會也有弊端。
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也提到,針對職場女性的三年養育假期,如果給予合理的人員調配,還是可以解決的。
是的,理論上自然可以,但是沒有人肯為女性的長期休假買單,國家不會,社會不會,企業也不會。
姚晨在《星空演講》中說:
懷孕、生孩子不僅僅是給我增加了一份責任,還增加了不少脂肪。我見識到了地心引力的強大,從臉部肌肉開始,身上該下垂、不該下垂的地方都下垂了。
過去五年里,我生了兩個孩子,錯過了很多好導演的好項目,等再回到職場中時,我的事業已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這些年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是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的?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沒有人問我先生同樣的問題呢?在這個時代當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面臨同樣的兩難境地。
這是一位明星媽媽內心的吶喊,亦是千萬媽媽的心聲。
青春易逝,生孩子帶來的身體變化,這個單要自己買;
時不我待,養育孩子所帶來的時間消耗,這個單要自己買;
眾口鑠金,社會輿論對女性的普遍定位,這個單要自己買。
不管是受傳統觀念影響還是女人自身身體條件限制,總而言之,生育、休假對於女人而言,終歸要付出極高的代價的。
不久前,曾有一篇「70後奶爸辭職回家帶娃」的報道引起網友的熱議。「老婆賺錢的本領比我強,我更有耐心,我來照顧孩子和家庭。」這原本是最為直接的道理,是家庭分工的必然。
然而,事件被報道、被熱議的背後,就是固有的對男女固有的定位。家是大家的家,孩子是兩個人的孩子,誰都有義務對它們負責。
固有觀念的存在,一直是女性身上的沉重枷鎖。三從四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痕迹猶存。
對女性而言,成為媽媽是自己的選擇,為此付出的代價,在每一位媽媽心中都是可以接受並願意為之付出的。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需要的不是「延長產後休假」這樣的時間補償,而是社會、家庭以及伴侶對「媽媽」這個偉大職業的認可,以及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才是對媽媽最有效的慰藉。
2018.11.21
婚姻家庭指導師課程
再度震撼開班
解決婚姻矛盾最重要的是什麼?理解?包容?信任?不,都不是,婚姻最重要的是「自己」。你有真正了解過自己嗎?了解過自己對婚姻的需求,了解過自己真正的能量嗎?婚姻的需求各不相同,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對方的需求才是維繫一段婚姻最為重要的。
很多經歷過婚姻成長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曾經一度以為我的婚姻無可救藥,對方根本不理解我,也感受不到TA的愛,成長後才發現,原來不是不夠愛,而是不知道如何去愛。
所以,愛需要學習,婚姻需要成長。
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
再度攜手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
重磅推出
第二期婚姻家庭指導師課程
課程安排
第一天
中國婚姻家庭的變遷
主題討論:性別意識的啟蒙培訓
第二天
婚姻戀愛關係的指導
處理夫妻關係的藝術
主題討論:夫妻衝突個案分析及指導
第三天
運用法律保護的婚姻家庭權利和繼承權
建立支持型的親子關係
什麼樣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第四天
婚姻家庭指導師的工作方法
性·愛·婚姻與性關係調適
主題討論:如何在家中講性教育
第五天
總結:自我成長與帶領伴侶成長
進行結業考試
導師陣容
陳一筠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佟新
法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
李小波
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科教頻道 《法治中國60』》法律專家;《第三調解室》法律專家
張李璽
博士,原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兼任中國婦女研究會副會長
周小鵬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常務理事,「愛我們」學院創始人、婚戀專家,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
馬鳳芝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洪濤
教授,政府特貼專家。曾任社會工作系主任,現任學院圖書館館長
沈奕斐
博士,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研究部主任
劉夢
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
李明舜
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女子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
彭曉輝
彭曉輝,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副院長。世界華人性學家協會副秘書長兼《華人性研究》總編;中國性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性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林建軍
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秘書長
范譞
法學博士;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專家講師
物超所值!這些收穫僅此一家
行業泰斗雲集,豪華陣容史上空前
婚姻家庭領域史上最豪華陣容!北大、清華、復旦、人大,頂尖名校教授親自帶您入門,還有婚戀情感實戰專家、法律專家,從理論到實踐,在課程中完美結合,幫你重新認識自己,收穫「愛的能力」
特有專題討論工作坊,激發每位學員潛力
每晚安排主題討論工作坊,導師帶領學員圍繞主題深度討論,示範如何有效解決婚姻家庭問題,學員熱烈討論,專家引領點撥,激發每位學員的潛力,開啟智慧。
超權威證書,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認證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成立於1982年1月9日,是由從事婚姻與家庭工作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的學術性團體。本課程考試合格後將由 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和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頒發權威證書!
如此專家陣容,權威證書市場上僅此一家,性價比無敵!
婚姻家庭指導師的光明前景
婚姻家庭指導師,其實在西方社會已非常普及,是社會中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職業。在西方發達國家,平均每10個家庭就有一位婚姻家庭指導師(數據源自百度百科)。
目前在中國,也已經在一線城市出現了專門修復他人婚姻的婚姻家庭指導師,可是這方面的人才依然十分短缺。隨著黨和國家的日益重視,這一行業的缺口越來越大,前景一片大好。
目前,中國從事婚姻指導的專業人才還不到5000人。據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預測,國內至少需要近100萬名相關專業人員,僅北京就急需5至10萬人左右,市場需求巨大。


※你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整個世界
※中國女性的最可笑中年危機:還不夠嫩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