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雲本可以有更好的歸宿,為何最終選擇了劉備?因為他們!

趙雲本可以有更好的歸宿,為何最終選擇了劉備?因為他們!

原標題:趙雲本可以有更好的歸宿,為何最終選擇了劉備?因為他們!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被塑造成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將領。他驍勇善戰,曾在長坂坡一戰七進七出,斬殺魏將五十餘人,漢中之戰,他率軍救下了輕敵被困的黃忠,更是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大擺空營計,嚇得曹軍連連敗退,他手持一把長槍,從無敗績,被人稱作常勝將軍。除此之外,趙雲性格溫和,在諸葛亮剛剛出山,未建寸功時,趙雲就願意聽從諸葛亮的吩咐,不但在陣前做佯敗的誘餌,更是在諸葛亮到東吳的這段期間一路保護諸葛亮的周全,不管怎麼看,趙雲都是極為優秀的將領。


而在歷史上,趙雲也因為其征戰能力而頗負盛名。他本在公孫瓚手下為將,陪伴公孫瓚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公孫瓚逐漸失去了爭霸天下之心,最終自盡而死,趙雲也消失在了亂世之中。等到趙雲再次出現時,已經是劉備身邊的一員貼身護衛了。但實際上,趙雲絕不是沒有人要的將領,恰恰相反,趙雲如果願意,他完全可以投奔袁紹,或者曹操。但趙雲並沒有看中權勢,而是在劉備落魄時,義無反顧的投奔了劉備,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趙雲最終選擇劉備,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趙雲一直所求的並不是某一位主公,而是仁政。對於趙雲來說,誰是主公並不要緊,關鍵是一定要對百姓有所作為。趙雲生逢亂世,他見過了太多因戰亂而導致的民不聊生,餓殍遍地,或許是心有不忍,因此趙雲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到更多的人。在這樣的想法下,他拒絕了袁紹的邀請,來到了公孫瓚身邊,因為趙雲認為袁紹不是一個廣施仁政的人。


只不過在公孫瓚心灰意冷後,趙雲就果斷的離公孫瓚而去了。而在公孫瓚手下做事的這段期間里,趙雲與劉備一同共事過。劉備素有仁義之名,而趙雲也在與劉備共事的過程中看到了劉備的抱負與做事的方法,因此趙雲不顧跟著劉備是否有前途,也不管劉備當時是否處在困境之中,他只是遵循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此跟著可以對民有利,能施仁政的劉備身邊。


?


筆者認為,正因為趙雲的理想與抱負如此高尚,他才會在入川之戰後,力勸劉備不要把成都城內的土地封給有功之臣,而是歸還給百姓。只可惜他的話得罪了太多人,因此一生都沒能得到重用,實在可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甜姐說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去世之後,為何司馬懿一直沒有伐蜀?難道兩人私下約好呢?
三國時期,各大政權的託孤水平如何?劉備最成功,曹叡最失敗!

TAG:甜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