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數學家的墓碑,死了也要在碑上刻數學題。將一生獻給數學的人們

數學家的墓碑,死了也要在碑上刻數學題。將一生獻給數學的人們

墓碑,是象徵逝者的名片,也是生者對故人的追思和緬懷。通過墓碑上的雕刻和文字,可以了解逝者的生平和喜好。這是墓碑獨特的藝術符號和紀念文化。

在一些從事數學工作的科學人士生命中,數學是其最重要的象徵符號。因而,在這些數學家逝世後,生者將這些代表逝世數學家一生成就的數學符號鑲刻在其墓碑上,使墓碑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和藝術氣息。

陳省身在墓碑上刻數學公式

陳省身是著名的美籍華裔數學家。他1911年出生於浙江嘉興,少時便很喜歡數學。在那個動亂紛爭的年代,中國的自然科學教育剛剛起步不久,陳省身為了研究和學習數學,常常自己主動看書學習,並先後考入南開大學數學系和清華大學研究院進行學習,後來又留學德法等國家進行數學研究。他在數學領域總結出高斯-博內-陳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理論,引起國際數學界的轟動,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

陳省身不僅在數學研究上成果斐然,在數學教育領域上也有著卓越貢獻,先後培養出吳文俊、丘成桐等著名數學家。他在1937年民族存亡之際受聘清華大學數學教授,後來因抗戰隨學校內遷至雲南昆明。抗爭勝利後陳省身主持成立了南京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1949年移民美國,任教芝加哥大學,此後一邊從事數學研究一邊進行數學教育。並在改革開放後回國擔任南開大學數學所所長,推動中國數學的復甦,並在南開大學度過晚年生活。

陳省身逝世後安葬於南開大學內,墓碑是他和夫人鄭士寧的合葬墓碑,黑色花崗岩的主碑整體橫截面呈曲邊三角形,象徵著他最重要的數學成就「高斯—博內—陳」公式。黑色的墓碑高度磨光,碑面上刻滿了陳省身手稿的數學公式,遠遠望去好像黑板上寫滿了白色粉筆的數學公式,象徵了陳省身為數學教育所做的貢獻。獨特的墓碑形制,展現了陳省身作為數學家獨一無二的人生。

丟番圖在墓碑上出數學題

丟番圖是古希臘亞歷山大學後期的重要學者和數學家,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解答和研究代數問題,被稱為「代數學之父」。關於他的生平事迹,由於年代久遠,流傳下來的很少,只能在《希臘詩文選》中窺看出他的一些人生經歷。而每關於他的記載,總是離不開數學。

與同期數學家致力於幾何學研究不同,丟番圖喜歡以代數的方式解答數學題,他在算術理論中引進了未知數,用大量的數學邏輯和算術討論了一次、二次以及個別三次方程式。在丟番圖逝世後,他的墓碑上留下了一道代數題,作為總結一生的墓志銘。

墓志銘上寫著:

「墳中安葬著丟番圖,多麼令人驚訝,它忠實地記錄了所經歷的道路。上帝給予的童年佔六分之一,又過了十二分之一,兩頰長鬍,再過七分之一,點燃起結婚的蠟燭。五年之後天賜貴子,可憐遲來的寧馨兒,享年僅及其父之半,便進入冰冷的墓。悲傷只有用數論的研究去彌補,又過了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終於告別數學,離開了人世。」

通過設丟番圖的壽命為X,代入這道數學題,可以推算出丟番圖的壽命,丟番圖當爸爸的年齡,丟番圖在兒子逝世時的年齡。你能算得出來嗎?

一個數學公式,一道數學題,象徵一個數學家的成就,總結一個數學家的一生,數學家的墓碑就是這麼獨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如薄荷天然涼快 的精彩文章:

費雯·麗到底有多美?看看這些老照片,精靈女神名不虛傳

TAG:心如薄荷天然涼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