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勳章的故事·被授予紅旗勳章的董振堂 初心不悔為革命 甘灑熱血衛中華

勳章的故事·被授予紅旗勳章的董振堂 初心不悔為革命 甘灑熱血衛中華

原標題:勳章的故事·被授予紅旗勳章的董振堂 初心不悔為革命 甘灑熱血衛中華


   央視網消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十一國慶期間,央視新聞頻道推出《勳章的故事》系列報道,為您講述一枚枚勳章背後的愛國精神、英雄情懷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紅旗勳章,是我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授予的勳章,僅授予8人,被譽為紅軍長征「鐵流後衛」的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就是其中之一。

在河北石家莊的一棟居民樓里,我們見到了董振堂烈士的孫子,75歲的董乃煌老人。在他家最顯眼的位置,掛著董振堂生前唯一留下的一張照片,照片下擺放著一個小盒子。

紅旗勳章是我黨、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枚勳章,也是當時紅軍的最高軍功章。然而,董乃煌和父輩們都沒見過這枚勳章,這也成為了全家人的一個遺憾。


當年,董振堂為什麼能獲紅旗勳章?在戰爭年代,他又有著怎樣的特殊經歷?位於河北邢台的新河縣,是董振堂烈士的家鄉,我們嘗試從那裡開始探尋。

1931年,董振堂等人率領17000多官兵,攜20000多件輕重武器,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極大地壯大了紅軍的力量。

在陳列館裡,我們見到了董振堂親筆撰寫的《寧暴經過》,裡面有這樣一段話:「看清楚了國民黨欺騙、壓迫、剝削,認清楚了唯有共產黨終能工農勞苦群眾謀解放到底」。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他率部參加了贛州、漳州等戰役和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屢建奇功,被授予紅旗勳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被迫戰略轉移,進行長征。董振堂率領紅五軍團承擔了長征「斷後」的重任。當時,國民黨調動30多萬兵力,布下了層層封鎖線,企圖將紅軍消滅在湘江邊上。湘江戰役也成為關係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董振堂及其紅五軍團被譽為「鐵流後衛」。當時,紅軍中流傳這樣一句話,「五軍團殿後,守無不固」。


經過五天五夜的激戰,在後衛部隊的掩護下,紅軍主力渡過了湘江,董振堂率領的紅五軍團從10000多人銳減到不足5000人。


1937年1月,董振堂率領的3000多名將士,被敵軍馬步芳部隊的20000多人包圍在了甘肅高台。經過九天九夜的激戰,董振堂壯烈犧牲。


董振堂犧牲時,年僅42歲。對於董振堂而言,革命到底是為了什麼?通過採訪和查閱史料,我們發現了長征途中這樣一段小插曲。1935年,紅軍長征走到貴州途中,有位懷孕的女戰士即將分娩,此時,後面不遠就是敵人的追兵。董振堂得知情況後,命令部隊拚死頂住進攻,硬是打出了一個生孩子的時間。

有一些戰士鬧情緒,問為了一個女兵生孩子,咱們值得嗎?


面對質疑和不解,董振堂有些生氣。他說,我們現在流血犧牲,不就是為了孩子們嘛,為了孩子們將來過幸福生活,所以我們再犧牲再多人也是應該的。

每當講到這件事時,董乃煌老人總會心生感慨。他說,習主席現在提出來不忘初心,想想當時老革命們,為什麼要給我們打天下,為什麼要流血犧牲,就是為了我們這些後代,所以我們也不要忘了共產黨原來成立的時候想幹什麼。當記者問到如果最後還是沒有找到這枚勳章,他覺得會不會有些遺憾的時候,他說,沒有遺憾,心盡到了。別人的勳章是掛在胸前,爺爺的勳章在我們心中,我們會一直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網 的精彩文章:

彪悍!俄羅斯「東方-2018」軍演擊落一枚真巡航導彈
拉響警報!五國軍艦相繼來南海折騰,遭人民海軍包圍驅逐

TAG: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