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比美國多四千萬人,27年過去,加盟國總人口還不如美國
無論對哪個國家來說,人口都是非常重要的,「人口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也不是說說而已。曾經的蘇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龐大的國家,之所以能與美國並列為超級大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蘇聯的人口基礎大。
蘇聯人口的巔峰為3.2億,80年代末由於經濟結構出現問題,人口出現了緩慢下滑,到1991年解體之前,蘇聯人口為2.86億。同一時間,美國人口為2.46億,比蘇聯少了4000萬人。
後來,蘇聯解體成了15個國家,各自有了各自的發展。如今距離蘇聯解體已經27年了,15個加盟國的人口加起來,是否還能超越美國呢?
根據統計,15個加盟國中以俄羅斯的人口最多(蘇聯解體時51%的人口在俄羅斯,基數最大),達1.44億。烏克蘭人口次之,達4401萬,除此之外人口超過千萬的還有烏茲別克、哈薩克。人口最少的三個國家是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人口288萬,拉脫維亞人口193萬,愛沙尼亞人口只有131萬。
總的來說,15個加盟國的總人口為2.96億,而曾經的對手,美國如今的人口為3.268億,比加盟國總人口還多了3080萬。
27年相當於一代人的時間,美國完成反超,15個加盟國人口增長緩慢自然是有原因的。蘇聯解體之後,各國面對的是瀕臨崩潰的經濟,人們的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除了最先與歐盟接觸的波羅的海三國,其他國家普遍出現了大量人口移民的現象。
俄羅斯的情況最為嚴重,1993-1996年間人口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600萬。就拿俄羅斯猶太人來舉例,二戰結束後,蘇聯把猶太人都驅趕到了猶太自治州(圖中紅色區域)生活,他們的生活並不好,所以蘇聯解體後大部分猶太人去了以色列或西方國家,導致如今的猶太自治州里俄羅斯人更多。
反觀美國,美國是移民國家,每年都要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所以人口從未下降,只會不斷增長。
有人可能會說了,既然如此,那加盟國也放開移民政策不就好了?關鍵是他們不敢放開限制。沙俄是靠向外掠奪其他國家的國土而崛起的,後來蘇聯繼承了沙俄的國土並又進行了擴大。如今的加盟國境內存在許多爭議領土,一旦放開移民政策,人口結構會發生改變,到時很可能失去這些國家,所以不敢放開移民政策。
其實15個加盟國也注意到了人口問題,這些年一直在鼓勵生育,但效果杯水車薪,不少加盟國甚至出現了死亡人口多過出生人口的情況,未來人口或將越來越少。
延伸閱讀
神風特攻隊,專挑文科生,出發前注射毒品,「自願」發動自殺襲擊
每平方公里僅兩人,人口太少富不起來,蒙古國的人口為何這麼少?
二戰前法軍300萬人,敦刻爾克撤退後僅剩9萬,期間經歷了什麼


※沒有軍隊的國家,牙刷都得進口,碰到戰爭只能找美國大兵求助
※印度比此國大19萬平方公里,卻多了12.8億人,差在了哪?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