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拉耙耙,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拉耙耙,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前一秒還是坐在餐桌前低頭淺笑的美少女,後一秒化身為剔牙縫大嬸。還有一個人人都忍不住的瞬間:就是便便後總忍不住往馬桶里瞄兩眼,看到一條條的便便超有成就感有木有!

那麼問題來了:看完就完了?對於便便,你了解多少?

大便的成分主要是什麼?

有人說是昨天還在回味的麻辣火鍋,有人說是see you tomorrow,有人說大概就是廢物吧。Anyway,這些都對,但是,你以為僅僅是這些?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糞便的成分中3/4為水,1/4為固體;固體中30%為死細菌,10%~20%為脂肪,2%~3%為蛋白質,10%~20%為無機鹽,30%為未消化的殘存食物及消化液中的固體成分如脫落的上皮細胞。

然而,那美麗的顏色(嗯,有點違心了~~)則是由膽紅色的衍生物糞膽色素和尿膽色素形成的。那能把自己熏暈的味道,則是細菌作用的產物所致,主要有吲哚、糞臭素、硫醇和硫氫化物。

完美的耙耙形狀該是怎麼樣的呢?

拉耙耙,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第1類:一顆顆硬的球形,像堅果(有點像某個牌子的巧克力豆)

第2類:香腸形狀,但仍舊結成塊

第3類:香腸形狀,但表面有裂紋

第4類:像香腸或蛇一樣,光滑且柔軟(嗯,如德芙般絲滑)

第5類:柔軟的小塊狀,邊緣分割清晰(容易排出)

第6類:蓬鬆的小塊狀,邊緣分裂模糊,糊狀大便(嗯,煮糊的義大利麵條~~)

第7類:水狀,沒有固體的成分,完全是液體(萬馬奔騰,放閘泄洪,疑似銀河落九天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最完美的耙耙形狀是第4類,這代表著你的胃腸道是正常運作的。但是,請別驕傲,一般情況下,人的耙耙都很難達到這種完美狀態。

拉耙耙,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既然看都看了,起碼得看出個所以然

盯著耙耙,除了關注形狀外,顏色也是非常重要滴。

●灰白色:什麼?你居然拉出了灰白色耙耙,請不要耽擱,趕緊提起褲子往醫院去吧。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而形成灰白色的耙耙。

●黑色:先了解一下為啥會形成黑色的耙耙。廣東話里有一句俗語:「吃豬血拉黑屎」,可見約定俗成的常識已經深入人心。除了吃豬血,含鐵較豐富的食物、動物肝臟以及鐵劑,其他情況下如果出現了柏油樣便,很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導致。

●便血: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腸、迴腸、直腸、結腸,由於「路程」短,化學變化少,這些部位出血,耙耙應呈紅色。但如果血不跟耙耙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是患了痔瘡。

辣么,為了努力拉出耙耙,最好的姿勢應該是......

在國人買馬桶圈已經沖向世界的現在,我們大多數時候給教導,每天早上正確的拉耙耙姿勢是這樣的:

拉耙耙,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然而,相關研究表明蹲姿更容易拉耙耙,原因在於坐著拉粑粑,恥骨直腸肌只是部分放鬆;而蹲著拉,肌肉能完全放鬆,所以拉得更放鬆、更徹底。如果不方便蹲廁,可以腳踩個小板凳,以減少大腿和軀幹的夾角,達到模擬自然蹲姿的效果。

拉耙耙,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在社交網路上,這種蹲姿有個更加國際化的名字,叫「亞洲蹲」,the asian squat。其動作要點是:身體前傾,腳跟著地。而歐美國家大多數人都無法標準地 " 亞洲蹲 "。沿襲了千年的習慣,咱們國人還是把這一傳統傳承得很好。

拉耙耙是個跨世紀的學問,也曾吸引了很多科學家去研究。怎麼讓自己的姿勢更優美,嗯,關上廁所門慢慢研究去吧。



本文系就醫160原創文章,作者:十三醫,轉載須註明來源和作者,並標明原文網址,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作者寫於2016-07-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睡多了,腦子會早衰?
好牙齒究竟怎麼樣吃出來?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