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球首款10GB運行內存手機將至:但我們真的需要嗎?

全球首款10GB運行內存手機將至:但我們真的需要嗎?

經歷過幾次「配置軍備競賽」之後,當下安卓旗艦手機的配置標準已經大幅度提升,如果沒有8GB的RAM,和128GB或以上的ROM,都不太好在中國市場稱自己為旗艦手機。

但在不久的將來,旗艦手機的內存容量標準將會再一次被拉高。日前,OPPO Find X的10GB內存版本入網工信部,儘管不能確認這個版本的Find X會不會發售,但這意味著智能手機的「10GB」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縱觀整個電子數碼產品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性能無用論」和「性能過剩論」一直是主流,相信隨著10GB內存的面世類似聲音也會出現。這時候我們不禁思考,10GB RAM的到來是否真的有必要?

需求日漸飽和,迭代速度越來越慢

10GB內存的突然到來是讓人意外的,因為手機內存容量在過去幾年中快速增加,但增長到8GB之後就停滯了。

我們來看看手機內存的發展史:

2013年9月,首款3GB內存手機三星Galaxy Note 3發布;

2015年1月,首款4GB內存手機華碩ZenFone 2發布;

2016年3月,首款6GB內存手機vivo Xplay 5發布;

2017年1月,首款8GB內存手機華碩ZenFone AR發布。

可見內存容量升級的速度,已經從過去的一年半縮短到一年不到。到現在為止,絕大多數安卓手機廠商的內存容量都已經達到了8GB,8GB手機已經比比皆是。

然而現在已經是2018年的9月,10GB內存的手機卻遲遲未出現,有違內存容量的迭代規律。從這個現象就可以看出,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廠商都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刻意追求、攀比智能手機的內存容量,難道8GB內存對於用戶來說,是真的可以完全滿足了嗎?

我們知道,任何科技產品的發展基本都遵循「安迪比爾定律」,也就是說硬體性能的發展往往是跟不上軟體應用的需要的。CPU是這樣,GPU是這樣,但貌似內存容量卻不是這樣。

(圖摘自百度百科)

據小雷(微信:leitech)觀察,自智能手機行業基本普及6GB內存之後,消費者對安卓手機不流暢的抱怨減少了很多。基本上安卓手機的內存容量達到了6GB級別,只要不是非常重度地使用手機,就不會出現應用重載、系統流暢性變差的現象,也就是我們說的「基本夠用」。

而到了8GB內存,直接到達了「隨心所欲」的狀態,基本怎麼玩手機都不會出現後台應用消失、流暢性變差的情況。在如此背景下,也難怪消費者對10GB內存的需求不那麼強烈了。


小容量內存依然是主流,殺手級需求尚未出現

另外小雷(微信:leitech)也注意到,在出貨量最大的中低端產品中,4GB、3GB乃至2GB內存的產品,依然是占絕大多數。也就是說,即使在當下的市場中,6GB和8GB內存的手機依然並非大多數,而在以低容量為主的手機市場中,消費者也並未覺得自己的手機到了「不能用」的地步。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常用軟體無非是微信、淘寶、微博這些,即使這些軟體對手機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更加吃資源了,但小內存手機運行這些軟體依然是比較輕鬆的。一言蔽之,在高消耗需求尚未出現之前,消費者很難感受得到超大內存手機的優勢。

比如我們說了很久的AR、VR功能,這些功能是不折不扣的高消耗需求,想要流暢、較好地體驗這些功能,智能手機的硬體門檻可不低。但無論是AR還是VR功能,在今天來看都不成氣候,並非主流需求,自然不可能推動智能手機的硬體升級。

在2GB、3GB內存忍一忍還能用,6GB、8GB內存的體驗已經十分出色的背景下,10GB內存的意義就沒那麼大了。


對於安卓手機來說,大內存就能保證流暢?

對於消費者來說,想必最關心的還是大內存是不是就能夠保證安卓手機的流暢度呢?畢竟從大多數手機用戶自身的體驗出發,安卓手機的內存容量從128MB升級到512MB、1GB、2GB乃至後來的8GB,流暢度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

其實如果你對安卓系統的底層原理有一定理解,那麼就會發現,對安卓手機來說,內存提升帶來的流暢度提升到達一定閾值之後就會變得不明顯。換句話說,小內存的安卓手機一定不會很流暢,內存到達一定容量後安卓系統的流暢性到達頂峰,然而超過這個基準之後,流暢性的提升就會越來越不明顯,如果這個基準大概是6GB的樣子。

(大致示意圖)

安卓系統的內存回收機制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明白,在這裡小雷(微信:leitech)簡單轉述一下。在安卓系統中,如果內存中的空間剩餘不多,這時候堅持要打開新應用的話,後台會自動「殺」掉一些早前駐留的應用,為新應用釋放空間。

但如果內存容量足夠大,有足夠空間容納早前應用和新應用,那麼二者就都可以保留,相安無事。按照目前的安卓應用生態,在6GB內存下已經可以同時駐留大約20個軟體,這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肯定是足夠了。而8GB內存下可以同時駐留約40個軟體,這樣的表現應該能滿足99.9%的用戶的需求了。

總而言之,如果軟體對硬體的需求沒有進一步提升,那麼8GB內存已經足夠應付當前任何使用場景甚至還有剩餘,就比如對一般人來說,500億家財和1萬億家財毫無區別,反正正常花一輩子都花不完。


性能過剩論不可取,科技進步要向前看

當年比爾蓋茨說,計算機只有1MB的內存就足夠了,但放到現在來看,簡直是天大的荒謬。其實內存大小需求,總體來看還是和消費者的需求有關,如果消費者四十年來都僅是用計算機來錄入文字,那麼確實有1MB內存也足夠了。

然而我們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需求正在變得多樣,而需求的進化也帶動了硬體的發展,「安迪比爾」定律才得以生效。如果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的話,現在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未必往後不需要,10GB內存手機也是同理。

OPPO布局10GB手機,除了營銷因素之外,相信也是預見了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8GB內存對於現在來說是足夠了,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不足夠的,我們對應用、對硬體水平的需求還會越來越高。

「性能過剩論」無論哪個年代都有,但結果總是持有該論調的人士被「打臉」,只要消費者的慾望沒有止境,那麼我們對硬體性能的追求也沒有止境。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10GB內存的智能手機推出,OPPO很可能是第一個,但不會是最後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科技 的精彩文章:

這配置?這價格?絕了 聯想連推5款新平板
努比亞Z18s真機現身華強北:正面屏佔比不俗+雙屏設計確認

TAG: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