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裡面的戰神,正所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這才是真正的情況

三國裡面的戰神,正所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這才是真正的情況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歷史在不停地發展,讓我們一起撥開那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我們可以嘆謂歲月的無情與當局者的執迷,但不可以忽略他們睿智的光芒與遺留給後人的教訓。東漢末年分三國,很多人是通過《三國演義》這本書來了解歷史,張遼在這本小說中,和關羽是朋友。

三國魏名將,身高約合現今1.75米。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遼隨曹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

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主力,使敵軍十萬退卻,更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威天下,為操拜為征東將軍。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御孫權。三國裡面的戰神,正所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這才是真正的情況。

先為呂布部將,曾多番令曹軍陷於苦戰,其武勇連關羽亦甚稱道。後呂布喪於白門樓,曹操經劉備、關羽勸說,待遼以上禮,張遼遂降為曹家將。從曹操以後,遼隨軍征討,多有戰功,曹操亦益待之如親信;又從勸關羽降於曹操。赤壁戰中,張遼親載曹操脫難,並射傷東吳名將黃蓋。

赤壁戰後,曹操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果引軍入寇,張遼智激李典後三人一同出戰,自率二千餘騎打敗敵軍十萬,威震逍遙津,名揚天下。

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三國志》將張遼列為曹魏五大將之首。王歆更贊曰:「曹魏多名將,張遼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

漢武帝派出五位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這五位將軍是衛尉李廣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輕車將軍,大行王恢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護軍將軍。各位領軍都隸屬韓安國,約定在單于進入馬邑時縱兵出擊。

在真正歷史上,張遼要比小說中強悍的多,張遼是曹魏出名的「五子良將」,排名第一,在當時曹魏的最高官職,征東將軍。

張遼歸降曹操以後,跟從曹操轉戰南北,討袁紹,平河北,征荊州,戰孫權,屢立戰功,與曹仁、夏侯淵、張郃、徐晃被並稱為曹操的五大良將。曹操剿滅袁紹的勢力後,派遣張遼管轄魯國各縣,並跟隨夏侯淵剿滅東海的昌豨,成功勸降。後隨曹操去黎陽剿滅袁譚、袁尚聯軍,因戰功而升為中堅將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避嫌守義的年華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劉備不重用趙雲,劉備到死給趙雲說的話,才是真相!

TAG:避嫌守義的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