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有哪些無法建造出來的巨大工程?

歷史上有哪些無法建造出來的巨大工程?

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確實有些只存在書面上或者是方案,未能付諸行動或是根據當時的條件,根本無法實現的「傳奇死嬰」般的建築。

一、首先咱們講一個由美國華裔林同炎先生的故事。1977年他所設計的跨越美利堅河奧本壩庫區的斜拉橋方案。建築界和橋樑界的同仁人看了他的設計圖,都異口同聲地稱讚這座橋:「建築的藝術在我們身邊無所不在,並不是只有大樓才需要!」這座壯觀的大橋被命名為「Ruck-A-Chucky Bridge(簡稱Ruck橋)。」

這座橋之所以壯觀而又堪稱橋樑界的藝術之做,原因在於:多達80根的斜拉索組成了空間雙曲面索麵,四個索麵的拉力代替了橋樑墩台,承載了整個橋樑的荷載,所以全橋沒有一個橋墩......

它也被建築和橋樑界的專業人士稱為:人類史上,力學與美學結合如此完美的設計品。它是最箸名的沒建成的橋樑。

二、希特勒與他的新柏林夢想。1940年,希特勒終於實現了他早在1925年就有的夢想:新柏林與穹頂大會堂奠基典禮節日般的舉行了。計劃1950年完工。新柏林與穹頂大會堂將成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聖殿」。當然,希特勒的夢想卻實很美好。但是後面的事情就讓他很骨感了!

計劃建造的穹頂大會堂高200多米,直徑250米。完工後,大會堂中可容納18萬人(也有一說是15萬人)之多。

那麼這座穹頂大會堂究竟是什麼樣的規模呢?我們無從想像,只能拿幾個建築物來做參照,看看這座容納十幾萬人的大禮堂究竟是怎樣的?

三、號稱「神跡」的牛頓紀念堂。這所紀念堂是法國建築師布雷先生所設計的方案。即使放到現代,這個方案也是潮斃了、酷斃了的方案。為什麼這麼說呢?紀念堂高150米。建築穹頂上有很多洞,散布整個穹頂。在外部白天的時候,太陽燈卻不開,於是建築內部漆黑一片,但陽光透過穹頂的洞射進光來,宛如漆黑夜空下的點點星光。

即使是放在現代,人們也無法按實際藍圖來建造這個酷斃了的紀念堂。大家也就看看,意淫一下,幻想一下就可以了。正下方那些小點點就是人。可以想像這座紀念堂如果建造出來,會帶人們多大的震撼啊!

四、要說大得「變態」,或者說是「吸睛」之做的話,當屬前蘇聯的代表做!

蘇聯構成主義建築師塔特林1919年接受蘇維埃政府的委託,設計出第三國際紀念塔這個龐然怪物。

下圖就是如果建成後的紀念塔,那一排我們看上去「低矮的建築」就是大名鼎鼎的克里姆林宮,大家可以自行想像這紀念塔有多巨大。。。

這座紀念塔有著強烈的比喻。例如:螺旋狀向上的鋼結構被建築師塔特林比做了「無產階級的脊梁骨」;而動感的「螺旋線條則代表了人類解放運動的路線,是螺旋新解放思想的表現。它用腳後跟踏著地面,從地面上騰身而起,意為把世界上一切卑劣齷齪事物統統拋棄掉的標誌。」

然而最終這建築只保留在紙面和模型上,還有人們的意淫之中了。因為要蓋這座紀念堂,以當時前蘇聯那「土豪」般的腰包,也沒有那麼錢來建造,甚至「沒有足夠的鋼可建造它」。你就可想而知這座紀念堂的規模與耗費的財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談古今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德國在一戰能守住本土全身而退,二戰卻不行呢?
同是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德國不可以擁有航母,而義大利卻可以?

TAG:趣談古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