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橙色預警,你想知道的在這!
今天刷爆你的朋友圈的一定是它↓
據氣象台消息,20至21日,華北、東北、黃淮等地將有強降雨,黃淮東部和南部、華北、東北地區南部先後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這雨量讓人累覺不愛了~
北京積水地圖,來感受下
那麼——
北方為什麼會出現強降雨?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認為,形成此次降雨的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加強並向北抬升。
副熱帶高壓的強度和位置有著明顯的季節變化,隨著它的位置自南向北移動,從每年三四月份開始,我國會陸續出現華南前汛期、江淮流域梅雨期、華北雨季、東北雨季等。
副高邊緣盛行上升氣流,對流強烈,易造成暴雨天氣;加之副高邊緣西南暖濕氣流能夠源源不斷地輸送水汽,這些水汽在華北、黃淮一帶與冷空氣劇烈交匯,形成「黃淮氣旋」(「黃淮氣旋」通常被氣象專家視作北方強降雨的「指向標」。它如同一個「水泵」,有利於周邊水汽湧入聚集),從而導致了強降水天氣的發生和發展。
通常來說,每年7月至8月,是華北乃至北方各地一年當中雨水最活躍的時段,平均降雨量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左右。
7月21日前後,隨著雨帶繼續東移,遼寧、吉林等地也會出現較強降雨過程。「南方地區受暖濕氣流影響,對流性更強,雨勢更猛烈;北方的降雨相對來說較為『穩定』,但仍會伴隨強對流天氣。」
看懂預警,計划出行
氣象部門發布藍、黃、橙、紅四級預警信號。這四級預警信號有各自的具體標準和防禦指南。
藍色預警信號的標準
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黃色預警信號的標準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橙色預警信號的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紅色預警信號的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針對藍、黃、橙、紅四級預警信號,氣象部門制定了不同的防禦指南。
以常見的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為例,在藍色預警發布後,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學校、幼兒園採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戶外行走該注意什麼?
今天由於積水嚴重、範圍廣泛,很容易出現事故,所以記住這些減少危險發生!
1.暴雨降臨時,應盡量不再趕路,並儘快到地勢較高的建築物中暫時避雨,不要在低洼區、較高的牆體、樹木及一切可能倒塌的物體下躲避。
2.避開燈桿、電線杆、變壓器及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
3.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誌,不要沿著水流急促、積水深的路邊行走,以免滑入排水管道或遭遇不測。
4.騎自行車時要注意觀察,緩慢騎行。盡量避開有積水的路面。
5.當汽車在低洼積水中熄火時,人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待,要下車轉移到地勢較高處等待救援。
6.如果汽車及車中人員被困水中時,可使用鐵鎚、拖車鉤等堅硬、重、易甩擊的工具,將車窗砸破逃生,車玻璃四角比玻璃中心更易擊碎。
7.雷雨天盡量不要在曠野中高大的樹下或者大型廣告牌下面停車。這些物件往往都是閃電喜歡光顧的,隨時可能倒塌。
警惕謠言切勿盲動
今天朋友圈、微博、微信群里都是水水水,種種觸目驚心的地鐵漏水、路面坍塌、山路滑坡的圖片或小視頻四散傳播,這些是真的嗎?這不已經有闢謠出現了:
圖片來自京華時報微博
在防災減災時期,不要輕信任何未經證實的信息。盲目傳謠,不僅對自身安全造成不利影響,還可能給防汛減災工作帶來不便,所以請及時關注權威部門發布的消息,不信謠不傳謠哦~
編輯:薛燕男 趙翠
(專家:馬學款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王海波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師,部分內容出自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報社)
本文系原創作品
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jiangq@cast.org.cn
投稿請聯繫xueyn@cast.org.cn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