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每天最困擾小五的問題就是:中午吃什麼?

每次打開外賣軟體,猶豫半個小時還不能決定點哪家。選擇太多,對於選擇困難症來說就像上刑場。猶豫了那麼久,最後選到的還不一定是最滿意的。

更何況小五這種進取性低的人,獨立性尤其低,容易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所以「從眾」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每次遇到選擇難題,只要一句「跟你一樣」,就能最快做出選擇。

但是,最快的選擇不一定是最好的,通過從眾做出的選擇也不一定最適合自己。那麼,怎麼做才能使選擇不再那麼難?

-----------------------------------------------------


< 選擇困難症怎麼辦?>

作者 | 靜靜


最近一個月因租房子的事情勞心勞神又勞累。本來五月底就早早定下的房子,因為新老戶主的過戶手續租期遲遲不定弄得不歡而散。

最鬧心的是遇上了畢業季,一大撥畢業生分分鐘盯著各路房源,性價比高的房源分分鐘被搶,最後就剩下一堆性價比一般的房源。

在租房子的時候,一般都會羅列些條件,比如與公司的距離,交通工具的可選擇性,價格,周邊環境等等。

性價比一般的房源一般只滿足其中一兩個條件,這可要折磨死我這選擇困難症患者了,在猶豫不決的過程中又錯過了一撥房源,事後又後悔怎麼當初為何不做出選擇,OMG。

選擇困難症就有這種魔力,讓你不知不覺中陷入猶豫不決和後悔的境地。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選擇困難症是當今社會流行著三大「病症」之一(其他兩種是拖延症和強迫症)。選擇困難症顧名思義就是「選擇困難」,在面對選擇時很恐慌,難以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幾經對比還是無法選擇,最後導致對於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

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選擇,大到選擇人生道路,小到每天衣食住行。國內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的某個調研顯示,有8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面臨過「選擇難」的問題,有52%的受訪者表示身邊選擇困難的人比較多。

選擇為什麼那麼難?

1)選擇本身

選擇的質和量都會影響選擇的難易程度,其中質最為關鍵。如果選項有太多的屬性需要考慮,或是選項之間高度同質化,沒有哪一個佔據絕對的優勢,這樣的選擇就會令人十分糾結。

選擇會不會讓人糾結,關鍵不在於選項數量的多寡,而在於整個選擇情境有多少信息需要處理。若同質性高時,選項的數量又是致命一擊。

著名心理學家希娜·艾揚格(Sheena lyengar)組織在超市裡實行了一場果醬實驗。他們在一家美食家食品專賣店裡擺了一些高品質的果醬和品嘗小樣。在其中的一次測試中,他們提供了 6 種不同的品種,而在另一次測試中,他們提供了 24 種。研究結果表明,在果醬種類較少的測試中,最終有 30% 的人購買了一瓶果醬。而在果醬選擇範圍更大的測試中,只有 3% 的顧客買了商品。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2)做出選擇的人

國內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的調研中,關於「選擇難」的原因,50%的受訪者認為是「完美主義的非正常心理的作怪」,有43%認為是「容易被別人影響」,36%認為是「可供選擇的東西太豐富」,35%認為是「害怕承擔責任」。

· 過於追求完美

完美主義者相信任何事情都會有個最完美的解決方法。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當他們面對選擇時,他們相信會有一個最完美的選擇,他們也苛求自己作出的選擇必須是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的選擇。

因此,他們必須考慮各個方面,對比各種選擇可能產生的後果,以期能得到最優解。

·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大部分選擇是不存在一個滿足所有條件的選項的。某一個選項只會滿足某些條件,另外一個選擇會滿足其他幾個條件。

在做出選擇時,你需要衡量你最在乎的是什麼,因為你選擇了一個選項,你就得捨棄這個選項沒有滿足的條件。

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的人,可想而知,會覺得每個條件都蠻重要的,或者容易受別人影響,左右搖擺。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 害怕擔責任

很多選擇之所以難以抉擇,是因為大部分選擇是單向的,不可以隨意更改,產生的結果是不可控的。

做決定的人不能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會產生好的結果,正是這種未知使害怕承擔責任的人退縮。


如何減少選擇的困難度?

著名心理學家希娜·艾揚格(Sheena lyengar)在一個題目是「如何令選擇變得更加容易」的TED演講中提到了四種使選擇更加容易的方法。

它們分別是精簡(Cut)、具體化 (Specify)、分類(classify)和由簡入繁(Simplify)。

下面是該演講的總結版:

· 精減

根據希娜·艾揚格研究團隊觀察的結果,當商家精簡商品種類時,營業額將會上升。

當保潔公司將26種不同的海飛絲減至15種時,銷售額上升了百分之十。 當金貓公司停止了他們的十種銷售量最差的貓糧的銷售, 盈利上升了百分之八十七。這是又能增加銷售額還降低了成本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現在一個普通的雜貨店提供45000種商品給你選擇,比如沃爾瑪為你提供100000種商品。 但第九大的零售商阿爾迪,他們只提供給顧客1400種商品,只有一種罐裝番茄醬。

· 具體化

為了令人們更好地理解眾多選擇之間的區別, 他們必須理解個選擇所將帶來的後果,而這些後果必須是十分清晰、具體地感受到的。

希娜·艾揚格團隊和所有ING(荷蘭國際集團)的員工一起做了一個研究,所有人都參加了一個一起註冊401(k)僱員福利的會議。 在這個過程中在保持每個會議完全相同的情況下, 加了一塊小內容:讓他們每個人都想像如果多存一些錢,生命中可能會發生的那些美好的事情。

僅僅是這樣做後, 參與率上升了百分之二十, 人們願意存錢的數額或者說是願意放進自己儲蓄賬戶的金額增長了百分之四。

· 分類

相比處理選擇來說, 我們可以輕鬆處理更多類別。

比如說, 希娜·艾揚格做了一個有關買雜誌類過道的研究。它們發現在Wegmans百貨商店中,買雜誌的那一欄有331到甚至664種雜誌。

先將600本雜誌分成10類呈現在人們面前,然後將400本雜誌分成20類呈現在人們面前。你會覺得400本雜誌比給600本時的選擇更多,選擇體驗更好。 因為類別可以幫我們分辨它們的區別。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 從簡入繁

我們所能承受的信息量比我們想像的要高,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輕鬆的態度對待,逐漸加大複雜程度。

比如現在我們一起做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決定:買車。

現在有一個德國製造商, 願意讓你定製一輛完全個性化的車。 你必須要做60個不同的決定才能做好這輛車。 這些決定包括每一個決定所提供的選擇。光車的顏色,內置的顏色就有56種選擇。有四種發動機變速排檔選擇。

我們可以改變這些要做的決定出現的順序。比如從簡單的選擇變速排檔開始,然後慢慢過渡到複雜的選擇(如車內顏色的選擇),這樣能慢慢教會你如何去選擇。

最後,肯定有人會說:

哪有什麼選擇困難症,還不是因為窮。

對於這樣的朋友,我想說:

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只需要這麼做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號「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寫於2016-07-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格林童話,毀童年?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