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司馬光《家范》:做到這幾點 你才能說自己孝順

司馬光《家范》:做到這幾點 你才能說自己孝順

有人會覺得自己在外打拚,每個月給家裡寄上些錢,過年過節給父母買些吃的,偶爾打個電話問候問候就是孝順了。

難道用錢買來的就是孝順?如果僅僅做到這個,你還遠遠沒有達到孝。司馬光的《家范》中對於孝的闡釋可謂全面,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呢?

首先,以父母之樂為樂,以父母之憂為憂。《詩經》中說:「君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也就是對父母要做到恭敬。

現代的家庭都以西方為榜樣,父母和兒女成為朋友才是好的,成為朋友是一回事,恭敬是另一回事,要從內心裡做到尊敬父母,父母永遠是自己的長輩,如果不恭敬,和犬馬沒有什麼區別了。

平時要經常讓父母得到快樂,父母生病了要憂慮,去世要哀痛,祭祀要嚴肅。

其次,父母面前不顯尊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比父母強也是父母的功勞,在父母面前,不要趾高氣揚,覺得自己有了多麼了不起的成就,而是要始終保持謙遜。

南朝宋武帝剛登基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他每天早晨都要去朝拜繼母,從未錯過。皇帝都能做到如此,何況我們一介平民呢?

第三,待奉父母,要有耐心。我們往往對同事、對朋友能夠寬容忍耐,卻會對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抓住他們的缺點不放。

父母年歲比我們大那麼多,必然會有價值觀的不同,但是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所以,無論是和父母朝夕相處,還是僅僅是每天的一通電話,都要盡量體諒父母的用心和關心,即使再啰嗦,也都是滿滿的愛啊。

第四,可以委屈自己,但不能委屈雙親。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大半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寧可委屈自己,也不能讓父母受委屈。

東漢的江革一直與母親居住在一起,遇到戰亂就背著母親逃難,打工奉養母親。後來回到故鄉,每次鄉里清理戶口,為了害怕母親顛簸,他都自己拉著車,而不用牛馬。

如果只顧自己享樂,而將父母的樂置於後方,何談孝啊!我們每次吃飯、唱歌、享受而大肆揮霍之時,先想想父母在吃什麼,在做什麼吧。

最後,自己有節操,方能孝父母。《孝經》里提出的孝之終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也就是使父母光耀。自己有節操,有好的名聲,父母的臉上才有光。

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修德修心,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要發奮努力,做一個讓父母得意的孩子。

我們要為父母開心而憂愁,但是自己有憂愁的時候,千萬不要告訴父母。因為他們會比你千倍百倍地擔心憂慮。

另外,父母肯定會有不對的地方。當然,當父母有錯時,我們也要耐心規勸。父母一般很頑固。但如果我們和他們一遍遍地說理,以情動人,必定會有好的效果。

說到孝順,其中的道太多太多。但是做到這幾點,你就可以說你是極孝順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作為領導的歐陽修:不欺人而好禮讓
中秋思鄉:親愛的家人 月亮代表我的心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