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痛!1歲女兒泳池溺水腦死亡:哥哥3次呼救,媽媽在一旁看手機無動於衷

痛!1歲女兒泳池溺水腦死亡:哥哥3次呼救,媽媽在一旁看手機無動於衷


福州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去游泳館,工作人員因故要離開一下,媽媽自己看著兩個孩子游泳。媽媽看1歲女兒的游泳圈有點松,就自己把游泳圈換成了坐式泳圈。


結果,女兒在伸手夠水裡的玩具時,泳圈突然側翻。孩子從寬鬆的泳圈裡滑落進水裡,溺水掙扎。

當時,媽媽背對泳池,正在看手機,並沒有看到女兒的掙扎。


期間,大約2、3歲的兒子嘗試自己拿泳圈給妹妹,又三四次向媽媽求助,均被媽媽忽視。


第一次求助,小手被媽媽甩開。





第二次,想拿掉自己身上的泳圈未果,又一次求助被忽略。




第三次求助,這位媽媽才發現大事不妙,從水中撈出女兒,可是,已經太晚了。





女孩送到醫院後,經過救治,雖然恢復了心跳,但是仍無法自主呼吸。醫生宣布腦死亡,靠呼吸機維持著孩子的性命……


評論里說:

「手機殺死了孩子。」


如果手機會說話,它肯定會說:「這黑鍋我不背。」


對於孩子來說,世上最不能承受的愛,就是父母以陪著的名義玩手機。


這種無效陪伴,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劑毒藥。


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孩子的父母,將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① 注意力不集中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



在陪孩子玩的時候,父母分心擺弄手機會導致孩子長大後注意力集中時間變短。


某個育兒節目,一個5歲女孩的媽媽因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求助兒童教育專家。她說,孩子吃飯的時候,總喜歡手裡拿著一個玩具;寫字的時候,總喜歡做一些小動作;看電視的時候,總會拿一本書在手上……


可專家老師在觀察母女倆生活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媽媽是個「手機控」:



  • 孩子在玩拼圖,她說是陪著,卻是拿著手機「監督」,當孩子注意力轉移的時候,就點一下孩子;



  • 孩子寫作業,她拿著手機坐在旁邊,卻根本沒有發現,孩子在桌子底下玩粘土。


一開始,孩子摸摸這,碰碰那,可能只是一個試探,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到後來就會演變成一種不專心的壞毛病。


這樣的陪伴,浪費了父母的時間,也給孩子養成了一個壞習慣。



② 複製出另一個喜歡玩手機的人


老公的朋友請吃飯,我們到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已經到了。讓我唏噓的是,一家三口,每人手中都拿著一部手機。


老公責怪朋友給5歲的女兒玩手機,這個朋友和妻子異口同聲地說:「不給不行,各種鬧。」


父母陪著她的時候都拿著手機,甚至,對著手機傻笑,她當然也好奇。愛玩手機的父母複製出一個愛玩手機的孩子,這是必然的,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③ 導致孩子情商變低

2017年,美國密歇根大學和伊利諾伊州大學徵募172個雙親家庭,分別了解父母使用手機、電腦、筆記本等電子產品的情況,以及使用時是否打擾了家庭時間。這裡的「打擾」,指的是與孩子一起進餐、遊戲、聊天、運動時查看手機信息等。


通過調查問卷,讓父母評估孩子近兩個月的表現,結果發現:



父母在家庭時間中看手機和平板電腦越多,孩子越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如過度敏感、性急、多動、愛抱怨等。


結果也顯示,這些家庭里的父母和孩子相處得並不融洽,親子之間缺乏溝通。


朋友說自從做了微商,經常會對孩子發脾氣,正在忙著和客戶聊事情,孩子不是這個事就是那個事。慢慢地,以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悄悄變了,不是經常摔玩具,就是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人。


因為,孩子從1歲半開始,就有了延遲模仿的能力。研究者曾記錄一個女孩看見一個男孩生氣地打狗熊玩具後的表現,幾天後,這個女孩在沒有誘因的時候,也打了毛絨玩具,並且完全模仿了那個男孩的動作、神態和語氣。


為什麼父母玩手機會影響孩子的情商發展?因為很多父母在玩手機時,多會表現出對孩子的不在意、不理睬,甚至因為被打擾玩手機而發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


這樣,孩子就會從父母那裡學到這些技能,遇到問題也只想簡單粗暴地處理,從而讓情商隨之降低。


心理學家李雪說:



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只是單純看見對方當下的樣子,當下的感受,並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分享時光,這就是真正的陪伴。


而現在的父母,只需要做到放下手機。

聲明:本內容來源於網路,轉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點擊原文閱讀,有你想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維與邏輯 的精彩文章: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句句戳心!)
中國1.8億獨生子女的危機,已經悄悄來臨!

TAG:思維與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