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深知北伐必敗,為何還是堅持北伐,易中天道出其中真相

諸葛亮深知北伐必敗,為何還是堅持北伐,易中天道出其中真相

原標題:諸葛亮深知北伐必敗,為何還是堅持北伐,易中天道出其中真相


關於諸葛亮為什麼要在戰事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堅持北伐,專家、學者和歷史愛好者各有各的看法。結合史傳、小說和民間說法,易中天先生對其深層真相有獨到解析。今天,就跟隨易中天先生走近三國,一起來剖析一下史實背後,諸葛亮的心理動機。


首先,生存需要。什麼叫「生存需要」?在當時,蜀的實力雖有了長進,但是相對於東邊的土著「孫權」和北面一直很強大的「曹魏」來說,並沒有什麼優勢。而當時,關爺已經丟了荊州,原本想著要找到恰當的時機聯孫抗曹,現在經過前期關爺的一番攪和,使得「聯手」變得不再可能。靠不住別人,就只能靠自己,要想保基業,留生路,主動攻擊、騷擾才更有希望。因為,只有不斷挑起紛爭,不給魏喘息、休息的機會,讓敵方一直處於緊張、疲倦狀態,對方才不會養足精神過來一舉吞併自己。



其次,平息內鬥。現在,我們會說內因決定事物發展。同樣的,在當時的蜀國內部,形成了「荊、東、益」三股不同了勢力,彼此之間你拉我扯,大家心不齊,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想要三方共存,平息內部鬥爭,最好的一個辦法就是發動戰爭,以此轉移和分散三派的注意力。時至今日,某些國家也還會採用這種方式來化解矛盾,相信當時的諸葛亮,也是認清了這一實質的。


再次,完成夙願。振興劉氏天下,使劉家基業得以為繼,是劉備一直以來的心愿,同時也是諸葛亮的心愿。作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等動物,亮眼見昔日生死與共的先主帶著遺憾撒手人寰,而自己也已經垂垂將老,他也心急啊。夙願不得償,就算閉眼了也甘心,為不留遺憾,他也想奮力一搏。用今天我們慣用的心理分析,如果戰爭成功,那是功德圓滿;若失敗了,那也就可以斷了念想。



最後,開疆拓土。這不是根本動因,但還是需要拿出來說說。當時,蜀的條件、環境、位置等,和其他兩個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多局限。但是軍民上下全都「嗷嗷待哺」,擴寬疆域才有可能有更多收益,也才能增強自己的軟實力。於是,諸葛亮這也才瞄準了地處中原地界的曹魏。不管出於何因,我相信當初的諸葛亮對戰爭勝敗心中多半還是有數的,他也自然明白戰爭即意味著僵持和內耗。但他依舊堅持,是迫於無奈,更是兩害相比取其輕之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本是帝王,死後其頭顱被視為國寶,後世保存了將近270多年
日本戰敗後,蘇聯這樣處置日本女兵,日本至今仍心有餘悸

TAG:小米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