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財報未能止跌,蘋果為什麼還沒祭出VR?

財報未能止跌,蘋果為什麼還沒祭出VR?

日前,蘋果公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雖然總營收超越了華爾街的預期,但營收和利潤的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而究其財報不佳的原因,和iPhone銷量的下滑有著直接的關係。

儘管蘋果在上個季度逆潮流推出了小屏且相對廉價的iPhone SE,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銷量的下跌,可不論是市場反應還是最終的銷量,iPhone SE的表現難言差強人意。當然,蘋果的現狀絕非是個案,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都迎來了銷量增長的天花板,國內手機市場更是進入了存量換機的時代。

相比於智能手機的「慘淡」前景,VR在2016年變得炙手可熱,除了每每佔據國內外科技媒體的頭條,包括三星、HTC在內的過半手機廠商業已開始開拓VR市場。而一直以行業領軍人物著稱的蘋果,為何遲遲沒有行動呢?亦或者說為何沒有選擇VR這個新玩意來拯救下滑的業績。

虛虛實實,這些傳聞似乎佐證了蘋果對VR的野心

有關蘋果進軍VR市場的討論有很多,傳聞也有很多,在這些虛虛實實背後,似乎已經佐證了蘋果對VR的野心。不難發現的是,對於蘋果VR的猜測或遐想,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收購和招聘信息。外界已經習慣從矽谷巨頭的招聘和收購信息中猜測其戰略布局,而且谷歌、微軟的一些舉動都被「不幸言中」,對於蘋果在VR方面的猜測,媒體們照舊採用了這個套路。

從曝光最多的信息來看,蘋果在2013年以3.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一家名為PrimeSense的公司,所開發的正是實時3D運動捕捉技術。在2015年3月份以3200萬美元的價碼將德國增強現實技術公司Metaio收入囊中,包括171項與AR和VR相關的專利。此外,蘋果還相繼收購了Faceshift、Flyby Media、Emotient等和VR相關的公司。媒體最僅僅樂道的還是蘋果有關VR人才的招聘,比如說挖來微軟負責Hololens項目的工程師,在知名高校的招聘等等,不一而同。

其二,可能存在的內部泄露。已經曝光的專利和內部流出的資料,或許是判斷一家公司未來打算的又一力證,特別是在國外專利體系相當成熟的情況下,在專利方面的動作幾乎印證了事情的可能性。

按照這個邏輯,蘋果卻也表露了對VR市場的野心。先是在2008年的時候,蘋果所提交的專利文件中就已經顯示蘋果正在研發用iPhone作為顯示器的頭戴式VR設備,隨後事情有了進展,蘋果在2015年2月獲得了將頭顯和其他攜帶型電子設備結合使用的專利。且不久前,蘋果概念設計師Martin Hajek在一段視頻中披露了蘋果VR設備的設計風格,比如說高解析度的AMOLED顯示器,類似Apple Watch的工藝和設計元素等等。蘋果VR似乎就快要浮出水面。

其三,蘋果高管們的暗示。庫克在年初的財報會議上表示VR是一項「非常酷」的技術,並在第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上表示看好虛擬現實的龐大市場。無獨有偶,庫克曾在類似的場合表示對智能手錶的興趣,隨後Apple Watch閃亮登場。

不過,不管是在6月份的蘋果開發者大會還是其他公開場合,庫克和蘋果的其他高端們對VR戰略三緘其口,最新的財報引發了外界對iPhone 7乃至蘋果汽車的關注,但對虛擬現實卻隻字不提。原因何在?

蘋果缺席VR,可能是因為這些原因

如果在兩年前討論蘋果的VR戰略,估計很難引起人們的共識,畢竟那時的谷歌也剛剛向外界秀出Cardboard這個紙盒子。可在今天來看,HTC幾乎篤定了VR作為自己的未來,三星在這個方面的布局越來越大,Facebook旗下的Oculus成了VR市場的翹楚,索尼也公布了相關計劃,國內的華為、小米乃至BAT等互聯網巨頭都對VR虎視眈眈。不少分析師談論蘋果的VR戰略時,多認為是VR市場的不成熟所致,從更深的角度來看,原因恐怕不止這些。

1、VR設備的體驗欠佳,這是所有廠商必須面臨的問題。

蘋果在VR設備上的研發進入到了何種程度,外界所能知道的並不多,參照蘋果和核心競爭對手來看,谷歌和三星等尚未突破一些核心技術,比如解決佩戴的眩暈感和舒適度。iPhone的問世和其顛覆式創新不無關係,畢竟相比於當時的塞班系統,iPhone及iOS幾乎可以看作是劃時代的產物,如果不能在技術和體驗上打破現狀,即便是貼上了蘋果logo的VR設備,和市面上的大多數產品無二。

很明顯,庫克不願意在這個不成熟的市場上犧牲蘋果產品的儀式感和神秘性。或許這也可以理解為蘋果的「小算盤」,在VR的起步階段,靜觀其變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而且從蘋果近些年的產品布局來看,似乎並不願充當「市場教育者」的角色。

2、缺少優質內容的VR,離蘋果所追求的生態還差一步。

根據蘋果的慣例,一款新產品的誕生必定伴隨著相關「OS」的問世,而在此之前或多或少會對開發者放出一些積極的信號。與谷歌和微軟不同的是,蘋果更加堅信優質的硬體同優質的內容相結合,也正因如此,蘋果的第三方合作者幾乎都是應用開發商和配件生產商。可在VR內容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些合作夥伴的情況並不樂觀。對比來看,三星和正在積極尋求同Oculus的合作,HTC也在極力拉攏開發者,谷歌更是憑藉Daydream平台吸引優秀的開發者。

事實上,在Apple Watch上已經可以看出蘋果在內容和應用控制上的乏力,雖然各大APP開發者針對性的推出了兼容AppleWatch的產品,卻鮮有哪家平台原因把AppleWatch視為相對重要的開發平台。庫克儼然不願意讓自家的VR設備重蹈智能手錶的覆轍。

3、銷量下跌等於業績下滑,蘋果正在扭轉這種盈利模式。

距離1976年成立蘋果公司已經過去了40個年頭,但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里,外界對蘋果關注最多的還是硬體產品的銷量,手機、電腦、平板、智能手錶,而這些產品無不面臨著各自的問題,以至於分析師對蘋果未來的預測也放到了iPhone 7的表現上。這應該不是庫克樂意看到的答案。相反,在第三季度的財報中,來自於服務的營收達到了59.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在過去的一年內,蘋果相繼推出了Apple Music、Apple Pay、Apple News等產品,App Store、iCloud和iTunes也動作頻頻,提升服務盈利能力的企圖不言而喻。換句話說,蘋果硬體產品的保有量已經足夠龐大,是時候發揮蘋果生態在服務層面的優勢了。

值得注意的信號是,2015年年底,Apple Music與VR工作室Vrse聯合為U2樂隊打造了360度虛擬現實音樂視頻《Song for Someone》,這種「硬體未動、內容先行」的邏輯是否擺明了蘋果的意圖呢?對內容需求強盛的VR或許是蘋果放大服務盈利能力的又一機會,庫克和蘋果不得不謹慎。

4,虛擬現實還是增強現實,這是一個問題。

VR還是AR,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前者的代表是微軟的Hololens和谷歌的Google Project Glass,只不過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傾向於後者,HTC Vive、Oculus Rift、PS VR以及各式各樣的VR眼鏡。而在調查機構的眼裡,AR比VR有著更大的市場,一夜爆紅的Pokemon Go更是超越了所有VR遊戲的熱度。庫克曾表示看好虛擬現實的前景,也直言增強現實可能有著更大的市場。就目前來說,虛擬現實的產品形態趨向於打造「個人空間」,讓所有人鑽進「套子里」來享受這一科技的樂趣,增強現實則更可能成為繼PC、手機之後的下一代計算平台。

市場上已經給出了很多種答案,要麼VR、AR兩手抓,要麼豪賭在VR,此前有消息傳出谷歌或在研發VR和AR一體機,在這個問題上同樣值得蘋果思索。所不同的是,我們習慣於將谷歌的硬體產品歸為「黑科技」,對蘋果的期待卻是市場的顛覆者和領軍者,這大概也是蘋果不肯公布VR戰略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當消費者仍對蘋果抱有期待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庫克仍有打造爆品和精品的可能。VR市場的不成熟給了蘋果猶豫的時間,甚至會給競爭者帶來更大的壓力,可一旦iPhone 7也「回天乏術」,那時候的蘋果還有機會借VR收場嗎?




微信公眾號:vr-tmt,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寫於2016-07-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VR內容到底是不是未來視頻行業內容趨勢?
物質極大豐富,為何人們更覺空虛?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