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二胎時代——我們生孩子用來做什麼?

二胎時代——我們生孩子用來做什麼?

對於一個有著優秀的計劃生育傳統的社會來說,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無異於在撫育下一代上從計劃經濟開始向市場經濟轉換……堅守只生一個好的家庭的內心開始蠢蠢欲動,數以萬計家庭和適齡媽媽糾結於生還是不生。但是我們生孩子用來做什麼呢?

在人類擺脫了生存是為了繁衍和傳遞基因這個自然界的第一規則後,在考慮孕育一個生命的意義和責任之前的任何貿然決定似乎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1. 孕育生命的意義

  • 基因的傳遞

中國數千年有著養兒防老的傳統,家財萬貫也抵不過兒孫滿堂是古訓,斷子絕孫就是最用心叵測的詛咒——從生物學上來說,生物的成功就是成功的傳遞基因,傳遞足夠多的基因:兩個夠本,多一個賺一半(有絲分裂和受精讓孩子繼承父母各一半的遺傳信息)。國家層面上來說,終於出了一個讓你賺夠本的政策,真讓人感動!

  • 文化的傳遞

但人畢竟已經跨越了純粹的動物本能階段。我們面對更多的是,如何傳遞文化,如何發展文明,如何讓人類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得到更好的更有意義的生活。在文化的傳遞過程中,教育承載著不可能估量的作用,無論是來自父母或者家庭,抑或是來自社會;無論是科技,抑或是人文……

  • 對父母的意義

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過程,基因組裡早就設定了程序,和觸發的時間……現代社會創造各種的經濟手段來完善社會制度來幫助每個社會成員,各種的福利制度,醫療制度,保險制度,養老金計劃……讓我們的未來看上去是那麼的平靜美好,老有所依看上去也並不是什麼不可企及的夢想……

我們說養兒不再是防老,而是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通過參與這個過程,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有更多的愛和耐心,更多對待生活的智慧,更多希望世界更好的期待……通過孩子我們自己甚至更快的成長。

在撇開人動物性(如果我們相信政府真的能完善社會制度,而這些完善的社會制度真的能解決我們生理上的各種困難),人還有著複雜的心理:即使你在衰老的時候能由養老院替代兒女護理,卻不能由社會機構替代心理上的安慰和寄託——這大概就是失獨父母最難過去的坎兒。



2.我們對孩子所負的責任

說到責任,大部分的現代父母會覺得自己在這個方面做得非常不錯。確實,我們關注孩子的健康,心理,教育,吃喝住行事無巨細……我們傾盡一切,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起跑線在胎教的時候就要開始,(答:不對,備孕的時候就要開始)。而在充當父母這個角色上我們真正的目標和責任是什麼?

  • 培養責任感——人只有對自己是完全有責任的

我們正真應該期待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是什麼?塑造一個人:白紙一樣擺在你面前,你孕育ta, 撫養ta,教育ta,ta按照你的設想,教育,長成你想要ta變成的模樣……你簡直能成為上帝;——現實往往相反:我讓你做作業你為什麼要去玩?(同學都在學習,不學就完蛋了);你為什麼發脾氣?(情商那麼低以後怎麼交朋友);你為什麼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是的,你不是上帝;教育不是雕塑;而父母,更不是孩子的模具,來鍛鑄孩子的人生。

那還能做什麼:讓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你想讓ta成為的人。——即使要求孩子比要求自己簡單得多,我們也得努力成為理想的自己。孩子才能明白:努力成為理想的自己,是畢生的責任;生活的權利永遠不會在別人手裡。

  • 培養孩子適應性——學習能力,其中包括好奇心,對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斷力,以及通過信息轉化為認知並調整行為的能力;溝通能力;和健康快樂生活的心態

i. 學習能力培養:授人以魚or授人以漁

所謂唯一可以確定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這是適應性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前提。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信息和知識數量級增長……傳授知識已經不是問題本身,問題的本身是怎樣才能在這些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保持學習者的姿態,甚至變成促進增長那些活躍的因子;

基礎教育非常重要,人類最基本的知識攝入是一個通過聽說讀寫轉化為自身經驗的過程。但這個並不是教育的終點,更重要的是怎樣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富有創意思考的能力、以及富含愛和同情心的問題解決能力。而我們通常在沒有到達後者之前就過於沉溺在具體知識的題海戰術之中不能自拔,學生失去自由閱讀,自由思考的時間(答:對,我暑假要上8個補習班,一天要完成20張試卷)。而在基礎教育向大學教育的過程中,容易失去目標,變得人云亦云,沒有獨立意識。而更可惜的是,教育是終身的,大部分孩子在步出校園時,就意味著教育的結束(如果栽跟斗時生活狠甩給你的那計耳光不算教育的話)。

ii.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培養

人具有群居的社會習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代社會的雛形。人際關係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體的生活質量,職業發展,身心健康……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從嬰幼兒階段就開始發展。從嬰兒和母親的互動,觀察家庭成員的互動,兒童和外界其他孩子,以及教育機構的老師,社會其他成人的互動中得到基本的印象和觀點,形成自己獨特的經驗,和處理關係的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價值觀——就是看待事物最基本的方式(或者說我們願意看到和相信的事物)決定了人基本的思維,社交和問題解決模式。

父母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通過言傳身教——你期望孩子愛讀書,自己就不要刷手機打遊戲看肥皂劇;你期望孩子愛運動,自己就不能睡懶覺躺沙發一整天不出一趟門;你期望孩子遇事冷靜沉著分析——你就必須控制自己不要在孩子失態時大發雷霆……你讓孩子熱愛生活——你自己呢?找到那個 I f*cking love mylife 的時刻了嗎?

iii.健康快樂心態的培養

你要問什麼是人生的意義?這東西就跟鬼一樣,說的人多,真正了解的人幾乎沒有。而如果非要找個答案的話,健康快樂的生活應該不會是一個錯得離譜的答案。相信大部分家長也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平靜而又健康快樂的生活,那麼哪怕不是普世觀點下的成功,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而這種心態,一定程度上跟性格和閱歷有關係。隨遇而安有可能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看盡世事後的豁達。而作為父母,保證自己不焦慮,無條件的愛大概就是孩子坦然面對生活一切難題那種自信的來源吧……ps: 名詞解釋 無條件的愛:儘管你有缺點,你會犯錯而我也會批評你,但是依然愛你。

  • 母親的角色

在現代社會,女性承載著更多的社會責任。一方面要向男性一樣進入職場;另一方面要孕育生命並給予撫育和教養。擔當社會責任的同時擔當者家庭的責任:既要有耐性面對持家之瑣碎,又要有智慧和力量面對育兒之艱難;在女性的世界裡,沒有童話。儘管消費主義的觀點和輿論,企圖囚禁女性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女性在外表,年齡和異性認同方面產生焦慮。而事實上,女性作為一個母親的角色,不囿於生活之瑣碎,努力經營生活的同時努力經營自己,放開眼界和思想,以一種更加廣闊的心胸和生活態度去賦予孩子更有遠見和氣度的教育。

  • 父親的責任

如今中國許多家庭教育父親角色的缺失非常普遍,原因無非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配,認為男性在社會活動中為家庭爭取資源是主要角色,而育兒操持家務是女性的任務。而在社會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隨著女性進入社會體系,整個社會的結構發生變化,要求父親的角色同樣多元化,特別是在教育下一代的過程中。父親代表的探索、理性、堅強、獨立這些品質也不應該只由母親傳遞給下一代。



誰都不是生來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也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唯一因素。但是有責任的父母應該有做合格的自己的期望和意志。生,還是不生,實在不是什麼問題。生完如何教養才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為之一直努力探索的話題。

作者寫於2016-08-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人工增雨是怎麼一回事?
超腦48小時 | 導演,你的腦子被換掉了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