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皇后徐氏:絕代佳人,女中諸葛,文武雙全,助君安國定乾坤

明皇后徐氏:絕代佳人,女中諸葛,文武雙全,助君安國定乾坤

原標題:明皇后徐氏:絕代佳人,女中諸葛,文武雙全,助君安國定乾坤


「父親還沒有回來?」


母親回她,只是繼續禱告,祈求上蒼保護丈夫在前線一切安好。


「他什麼時候會回來?」


母親嘆了口氣,「他現在還在太湖,戰事吃緊。」

「戰事,它會結束么?」


「會的。但是我們要贏,不要結束。」


小女孩若有所思,從母親房間里跑了出去。她今年六歲,家裡人都說她聰明伶俐,非常好學,但她一直沒放在心上,她覺得這樣的讚賞只是大人們逗她玩的,或者,是他們自己需要這樣的玩笑,來擺脫家中晝夜不息地為父親徐達祈禱平安的肅穆氣氛。


所有人都知道徐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她每次出門迎接父親時,都能看見父親脖子上,手上新出的傷疤。這是戰爭的代價。


一年之後,徐達終於回來了。


他跨進家門,高高興興地抱起她的長女,問她這幾天學習上有沒有長進。她說,沒有,然後做了個鬼臉,把徐達逗得哈哈大笑。


其實這樣的回答並不好笑,只是朱元璋稱帝後,徐達被封為開國鋪運推誠宣力武將、中書左右丞相,以及魏國公。他春風得意,遇上任何事都覺得好笑。


「你會一直待在家裡嗎?」小女孩問。


徐達沒有回她,便走進房間里去了。他太需要休息。


小女孩在庭院里轉悠了一圈,就鑽進了父親的書房。她想聽父親給她講英雄人物的故事,一年前講過一個,她一直都記得。

「想識字?」徐達說。


「想像父親一樣。」



(明成祖朱棣仁孝皇后徐氏之父徐達)


徐達笑了。


三個月後,徐達再次離家,進軍河南,攻取汴梁。家裡又開始了晝夜不息的祈禱,而外頭徐達的名聲遠震全國,朱元璋還親切地稱他為「萬里長城」,寓意敵人永遠攻不破的活動防線。


小女孩很喜歡讀書,特別偏愛人物傳記,為了能夠理解這些人物傳記中的人文主義思想,她還翻閱了四書五經,有時還寫一點小文章,為的就是將自己的讀後感記錄下來。


在她眼裡,自己的爹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一個真實的英雄。


書中的英雄大多一生都在戰場上度過,與士兵們的交情很深,他們見過被砍下的頭顱,見過流離失所的百姓,更見過邊關的圓月。爹爹也一樣,這讓她非常自豪。


為了能身臨其境的體驗戰場硝煙,她經常到父親的桌案上翻閱兵書,更拿起劍來隨意比劃。

她的好奇心,為她贏得了「女諸生」的稱號。


四皇子朱棣已快17歲了,朱元璋一直想給他謀一門好親事,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女子。一天,他突然想起了徐達,找人來問。那個人稱「女諸生」的長女已經到了婚嫁年齡。


朱元璋捏了捏鬍子。看來,她與四子朱棣年齡相當啊。這時正值冬季,南京的冬季。翻過年又是一年新春了,征戰與治理國家多年,也該好好慶祝一下,哪怕不是為了朱元璋自己,也要為安撫人心而慶祝。


他派人去找徐達,「讓他趕快進宮,有事商量。」


「皇帝找我是為何事?」徐達跟在一位公公身後,馬不停蹄地走著。


「是緊急召見。」


徐達覺得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難道是自己功高蓋主了?


入殿內,徐達頭也不抬,木愣愣地看著地上。


朱元璋看他有些緊張,便脫口而出:「朕與卿同起布衣,患難與共,20餘年,始終無間。」


徐達點點頭,一聲不吭。

這是牢獄之災的第一個訊號:皇帝開始訴說早已逝去的年月中,他對你有多好,你們的交情有多深。


「自古以來,君臣契合。」


是的,確實是這樣的。很多古書上都是如此稱頌皇帝與寵臣的關係的,而這位寵臣之後會被釘在萬世的黑名單上,受所有人的唾罵。


「君與臣往往結為婚姻。」


婚姻?皇帝說的真是「婚姻」二字嗎?


長女才十四歲,近幾年未經管束,整天只知道幻想遠古時候的將軍是如何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哦,對了,她還懂一點行軍布陣。誰願意娶這樣一個活著的花木蘭?


「朕四子氣質不凡,卿令媛聰明賢淑,二人年齡也相當。望卿能將令媛許給四子。佳兒,佳婦拜堂成親,可使我們做父親安心。」


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徐達以為自己是聽岔了。仔細又聽,才發現朱元璋真有結為親家的意願。他趕緊撩衣下拜,說,「能夠嫁給殿下,是小女的福分,微臣豈有不同意之理?」


朱元璋很滿意地笑了,「那你下去準備著,來年就把婚事辦了。」


徐達告別了送行的公公,獨自沿著那漫長的積滿雪的宮牆邊走去,他很激動但沒有表現出來,他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呢?

可是,又有誰敢無端揣測聖意,猜想他會選擇自己的女兒做兒媳婦呢?


徐達回到家裡,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這才是我的好閨女嘛,對了,她在哪兒呢?」


妻子回答,「在你的書房裡看兵書呢。」



(明成祖朱棣仁孝皇后徐氏)


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徐氏正式成為了燕王朱棣的王妃。朱棣已經封爵,但要再過四年才會啟程前往自己的封地北京。夫婦兩新婚後的這四年依然在南京內宮度過。


她博古通今的氣質,正中父母一輩的心意。皇后馬秀英更直接稱讚她「這可真是我的好媳婦」。


在徐氏的眼裡,皇宮就像一個碩大的童話所在。朱元璋成為了皇帝,多年前他還是與父親一起征戰南北的一介草蜢,而皇后秀英曾經站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與朱元璋一起並肩攻打還沒有陷落的城池,如今他們都成了活著的傳奇。


屢戰屢勝,並不是一個詞,而是一種狀態,激動人心,引人遐想。


她知道秀英經常勸誡朱元璋要收斂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殺人這種習慣一定要壓制。如何壓制呢?她發現,只要夫婦間感情好,丈夫失控的壞脾氣就會收斂很多,只要這兩個人是真心珍惜對方,互相尊重。

她的丈夫朱棣看樣子很崇拜自己的父親,這一點與她一模一樣。他一直希望能上戰場,用赫赫戰功贏得父親的刮目相看。



(明成祖朱棣)


十四年後,他終於有機會了。此時,他與王妃徐氏已經在北京生活多年。


為了對付西南部的叛亂,傅友德已經被調到了東川。可是在1388年,邊境戰爭在麓川惡化起來。


燕王朱棣與晉王朱?尚也在邊境戰爭中,但他們絲毫沒有收穫任何作戰經驗,皇帝下令讓他們合兵,一起殲滅前元朝丞相咬住和他的軍官乃兒不花。


他們剛跨過邊境,進入蒙古,就搜尋蒙古族將領乃兒不花。


當朱棣知道了乃兒不花的營地在何處時,便揮師迎著大風與急雪快速攻擊,結果把咬住與乃兒不花一起抓住,並使他們降了明朝。


朱棣的表現讓朱元璋印象深刻,把這次勝利與確保戈壁沙漠安全的功勞都給了他,還批准朱棣把蒙古降兵收入自己的屯位編製中,結果大大增加了燕王的兵權,因為當時咬住的部下大概有10000人。


朱棣此時可謂春風得意。


(影視劇中仁孝皇后徐氏)


徐氏也很高興,她並不崇拜武力,只不過從小生活在武將家庭,她對這樣的結果是非常滿意的。


然而,沒過多久,朱棣就不高興了,整天哭喪著臉。因為朱元璋駕崩了,新皇帝卻不是他。


徐氏問他,「今天心情好一點沒有?」


他說,「與昨天一樣。」


鵝毛大雪遍布全城,更使他悶悶不樂。「你說為什麼我不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呢?」


這個問題就搞笑了。坊間一直傳說朱棣有蒙古族的血統,他的母親其實是一個蒙古妃子。


徐氏也沒辦法,這血統可不能改啊。


「如今哥哥們都差不多去世了,就我一個在這世間窩著。」

徐氏趕緊說,「什麼叫窩著,你如今可是眾皇子中最雄才大略的一個,手下的十萬兵力都是些驍勇善戰之人,這不是正好證明了自己的能耐么?」


朱棣苦笑著,是啊,如今也算是坐擁北方的一代霸主了。


可是,這與父親朱元璋比起來,算什麼呢?沒稱帝時他的人生在戰場上度過,稱帝後他的人生是在籌劃如何作戰中度過,而朱棣自己呢?活著就是為了保衛小皇帝的江山不要被蒙古人奪去,保衛他在南京的內宮裡過一輩子錦衣玉食的日子。


徐氏聽他這樣一解釋,也不說話了。


如今滿屋檐上都是雪,剛掃開一些又積了起來,紛飛的雪花彷彿要將心中熱血熄滅似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朱棣一直在等,但也不知道等什麼。有一天,南京那邊傳來消息,小皇帝要削藩了——將藩王的政治與軍事權利全削掉。


一時間,很多藩王被貶。


「我看呀,再這麼下去,就要到咱們了。」徐氏說。


她並非煽動情緒,只是實話實說。她有一種解甲歸田的感覺,這一輩子還沒活出彩來,就要謝幕了。真是邪門。


就在這時,一個小廝喊道:「夫人,一位老和尚求見。」

「你拿幾個饅頭打發了他。」


「他說他叫道衍,有要事相商。」


徐氏一聽,這不是當年追隨燕王的老和尚么?她快快備好酒席,請道衍在內屋歇息,說燕王一會兒就回來。


原來,老和尚是來訴苦的。多年來,佛家與道教的僧侶們在江南富庶州,佔用了大量的好田,搖身一變成了真正有錢有勢的地主。


他們的財富讓老百姓非常記恨,而他們又利用自己的權利,對其他人的土地使用權進行打壓,於是小皇帝下旨,限制佛教和道教的土地佔有量。


道衍此時而來,就是想為自己討公道的。他如今成了和尚們的領袖,希望燕王能幫助自己的同胞們,作為回報,他可助朱棣奪取皇位。


這叫別人出手了,我們也應當給予同等分量的還擊,算是正當防衛。


朱棣與他聊了多久,徐氏在外頭就等了多久。


後來,她看見朱棣出來了,容光煥發,嘴角掛著一絲前所未有的笑容,那是一種旗開得勝的笑容,一種堅定到讓敵軍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微笑。


那一夜,徐氏沒睡,燕王府上下也沒睡。


幾個月之後,她看到了這次談話的結果:朱棣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


夏天來了,他裹著冬衣在院子里走來走去,嘴裡念叨著「冷死了,冷死了」。幾天後,這病更嚴重了,他鬼哭狼嚎,不斷地磕著響頭,請求皇帝一定要放過他的兒子們。


每次聽見那磕頭時咚咚作響的聲音,徐氏的心就往嗓子眼上一提。


到了晚上,兩人共處一室時,徐氏就皺著眉頭,用溫水泡過的布幫他擦掉額頭上的血。她擔心還沒有造反呢,朱棣就被自己的裝腔作勢給弄死了。


這是何必呢?她心疼死了。


「你說,這條路我該怎麼走?」朱棣問她。


「我一個婦人怎麼插手這些?」


「你可流著你爹徐達的血,趕快說。」


無奈,徐氏只好出謀劃策,建議他先攻下大寧,積累更多的兵力。



(影視劇中仁孝皇后徐氏)


大寧如今由寧王朱權佔據著,按如今朱棣的兵力,攻打別處是妄想,攻打大寧還是很實際的。將寧王的軍隊收編己用,合力迎擊皇帝派來的軍隊,就事半功倍了。


皇帝派李景隆北伐。敵眾我寡。朱棣想了個法子:空城計。


臨走前,他叮囑徐氏,「李景隆來,只能堅守,千萬不能出城迎擊。」


李景隆有五十萬兵力,出城必死。


朱棣還下令撤去盧溝橋的守兵,把整座城包裝成了毫無防備的樣子,引誘李景隆進城。


「這就行了?」徐氏問。


「行了。李景隆的軍隊全由南方兵組成,他們可受不了這天寒地凍。你守在這裡,我去搜刮援兵,很快我就會回來了。」


朱棣走後,李景隆如約而至。


他大搖大擺地走在前面,後頭是無數擠在一起瑟瑟發抖的士兵。雪讓他們感到新鮮而恐懼。


李景隆一看,嚯,沒人守城,當即決定兵分三路,主力守在鄭村壩準備阻擊朱棣,由自己親自坐鎮守候。


壓力減半,但城門邊的戰事依舊慘烈。


南方的士兵們占著人多勢眾,一直守著不肯走,他們非常驕傲,攻擊一刻不停,晝夜不息。


眼看著燕軍的士氣就要被打垮了。徐氏也顧不得許多,她穿梭于軍隊之間,鼓勵將士們一定要堅定信心。


她給許多健壯的婦女發了戰甲與長矛,讓她們也上陣殺敵。自己更登上了城牆監督戰況。


火光喧天,濃煙瀰漫,四處都是受傷後的呻吟。


她仔細觀察,發現這些南方來的士兵們只要離開火堆就抖個不停,耐寒能力相當差。


謝天謝地,現在是隆冬。


她叫來了其他的女人,將水從城牆上潑下,水很快結成了冰。


一夜之內,城牆成了冰牆。


南軍幾次擺好梯子,可剛有人爬上去,就連人帶長梯一起跌落下來。


朱棣聽說後,高興得直拍大腿,誇她是賢妻。


三年後,徐氏41歲了。靖難之變結束,朱棣稱帝,她也成了皇后。


此時,她離生命終結還有五年時間。


或許是老天覺得她的使命已經完成,欲將她收回,讓朱棣自己去完成那些開疆拓土的帝王霸業。


徐氏去世後,朱棣非常痛苦,發誓不再立後。他為她修建了琉璃寶塔,後來遷都北京,她的靈柩也搬了過去。


生命後期的她,孜孜不倦地幫丈夫宣傳三綱五常,倡導傳統觀念,以自己的名義發放了《古今烈女傳》等書籍。她還親自寫下有關佛教大功德的佛經,記錄了自己與觀音菩薩的心靈交流過程。


五年來,她忠誠,熱情,不辭辛勞。她也經常勸誡朱棣,可朱棣沒聽。朱棣像朱元璋,但他畢竟不是朱元璋。她也不是馬皇后,她只是她自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輔佐丈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公談史 的精彩文章:

講述故宮第一爛尾樓「延禧宮」的崛起與落寞
那些反對戊戌變法的人,到底在反對什麼?

TAG:少公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