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的厲害在哪裡?

劉邦的厲害在哪裡?

原標題:劉邦的厲害在哪裡?


劉邦開創漢朝,已是不世之功。黃仁宇曾經總結過:中國皇朝存續,只在「第三代接班人」。來看漢朝:劉邦死後,呂后掌政,中間惠帝在位僅7年,換言之,親政16年的呂后,可視為第二任皇帝。第三任皇帝,漢朝迎來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加上第四任,開創了「文景之治」。總之,漢朝的國粹,至少西漢的國粹,是奠立在「劉邦+呂后」兩人身上,可進入長治久安,則是文景兩位皇帝之功。


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這是為何?這是因為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劉邦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其成功在於「能鬥智時決不鬥力」且情商高的劉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漢皇千古一英雄,休笑當年馬上功。試問後來為帝者,誰人曾出範圍中。楚強漢弱,可是戰爭的結局是楚敗漢勝。



消滅項羽,建立漢朝,劉邦已經功成名就,而且此時已有57歲。然而,劉邦沒有貪圖享樂,依然衣不卸甲,胯不離鞍,他知道漢朝的致命隱患,不顧年老體衰,親自征討七大異姓諸侯王,最後在戰場上舊病複發,這完全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真正典範。古往今來,功成名就之後,有幾人能不忘初心?


公元前205年,彭城大戰失敗後,劉邦退到滎陽,項羽乘勝追擊,在滎陽一帶楚漢兩軍對峙了整整兩年。因為後勤糧草不足,項羽急於決戰,可是劉邦卻閉門不出。情急之下,項羽在兩軍陣前推出了劉太公,並威脅劉邦說:你如果不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爹。沒想到劉邦卻這樣回答:我們是結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煮了後不要忘記分我一杯羹。此情此景,如果是你,該怎麼辦?估計很難做到劉邦這樣吧。



平定三秦後,劉邦率領漢軍進攻彭城,卻被項羽殺得大敗。情急之下,夏侯嬰護衛劉邦駕著馬車撤離了戰場,可是卻被楚軍緊追不捨。在路上,夏侯嬰遇到呂后的一對子女,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他們收上車。可是馬已經十分疲憊,在這緊要關頭,劉邦只思考了一秒鐘就下了決定,把兩個孩子踹下車。因為車夫不能丟,夏侯嬰是保護自己的,也不能丟,只有一對兒女是負擔。這種瞬息之間作出的選擇,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沛縣起事後,劉邦打算向外征戰,於是令雍齒戍守家鄉豐邑。讓劉邦沒想到的是,自己在外征戰四方,雍齒卻投降了魏國。這是劉邦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挫敗,不僅如此,在這個期間,雍齒還囚禁過劉太公和呂雉, 兩人是否遭受虐待和侮辱就不得而知。到漢朝初立時,劉邦為了安撫眾將,不僅沒有報仇,而且還封雍齒為侯,讓他享受榮華富貴,這是何等的肚量?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做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上下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上下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