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親生兒子,雍正帝為何看重弘曆反感弘時?事情原來是這樣

同樣是親生兒子,雍正帝為何看重弘曆反感弘時?事情原來是這樣

原標題:同樣是親生兒子,雍正帝為何看重弘曆反感弘時?事情原來是這樣


大清朝歷代的君主中,最受爭議的就是雍正皇帝。關於雍正的謎案真是太多了,比如說繼位之謎,即他是如何成功打擊太子而登上皇位的?還比如說殘害手足之謎,即他是如何剷除與他競爭皇位的幾位兄弟的?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就是關於他的另外一個駭人聽聞的謎,即他的親生兒子弘時是怎麼死的。康熙一生子嗣太多,所以到了晚年便引發了「九子奪嫡」的悲劇性事件,而在這次皇位爭奪戰中所勝出的,就是雍正皇帝胤禛。雍正皇帝登基後,為了避免皇子爭奪皇位的情況,便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這種制度就是事先將皇儲的名字寫好,然後藏起來,等到皇帝駕崩了再將新皇帝的名字公之於眾,能有效避免皇子之間血腥的爭鬥。


雖然建立了這個制度,但是雍正皇帝似乎沒有必要實施這個制度,因為他的兒子太少了,只有康熙皇帝的三分之一,而且有幾個還夭折了。按理說,在剩下的四個皇子中,應該按照「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的傳統確立三阿哥弘時為皇儲,用不著保密。可雍正偏偏還玩兒了這麼一出,可見他並不想立弘時為太子,並且雍正曾多次泄露出了誰是儲君的秘密。第一次是在祭祀康熙的大典上,雍正皇帝沒有親自出席大典,而是派了四阿哥弘曆代他出席祭祀大典。第二次也是祭祀大典,雍正皇帝依然派弘曆代他祭祀。這兩次都足以說明,雍正是不喜愛弘時的,而是偏愛年幼一些的弘曆。善妒的弘時特彆氣憤,並暗中與曾經在「九子奪嫡」鬥爭中失敗的八王爺胤禩來往密切,而與雍正的關係則逐漸惡化。



後來雍正打壓八王爺,同時也藉此機會將弘時過繼給他為兒子,並在玉碟中除去弘時的名字。弘時就這樣長到了24歲,可不久之後就暴斃身亡了,死因至今不明。那麼在這裡有一個疑問,同樣是親生兒子,雍正帝為何看重弘曆反感弘時?這是因為弘時這個人,平時放蕩不羈,雍正早就看不慣他了。雍正一心堅持「立賢不立長」的原則,一向偏愛老成的弘曆,弘曆從小就呆在他身邊親聽他的教導,因此更加出色。而弘時本就放蕩,而且還不思進取,最後還投靠八王爺,直接惹怒了雍正。雍正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為了幫弘曆掃清障礙,所以不得不消滅八王爺和弘時,所以二人在被圈禁之後不久,就先後暴斃了。


乾隆登基後,體恤弘時,覺得他死得實在可憐,便下令將他的名字重新添回玉碟,以這樣的方式來彌補他。筆者認為,雍正皇帝是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他延續了大清朝的繁榮昌盛。據說,康熙駕崩前國庫僅剩600萬兩白銀,經過他的統治後,國庫充盈,餘額竟達到7000萬兩。而在立儲君這件事情上,他也是以皇子的才能為重,挑選了聰明伶俐的弘曆。為了幫弘曆清除障礙,他不惜代價打擊了弘時及八王爺的黨羽,雖然弘時最終暴斃而亡下場很慘,但雍正皇帝這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考慮才不得不對自己的親兒子痛下狠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武則天稱帝後將國號改為周,為何沒人認為她中斷了唐朝?原因簡單
成吉思汗憤怒起來到底有多可怕?愛孫戰死後,他做一件殘忍的事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