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影》堪稱張藝謀影史最佳,鏡頭克制情感張揚戲眼全在關曉彤

《影》堪稱張藝謀影史最佳,鏡頭克制情感張揚戲眼全在關曉彤

馬慶雲/文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類別。一個類別是《我的父親母親》、《活著》、《歸來》式的,老謀子追求一種情感式的張揚,但在具體的表達內容上,則是以現實為依照的。而另一類,則是情感系統上更加張揚恣肆,現實已經無法寄託,需要假借到一種超現實劇情上面去,並且,在這些劇情人物當中,大家都是權謀的代名詞,唯獨又要塑造至情至善的角色,作為驚鴻一瞥。《英雄》、《十面埋伏》和《影》等電影,便是這類。

張藝謀電影的情緒感非常強烈,他喜歡追求極致環境中的極致人物個性。而追求的方式,則是宏大加歷史的。徐克極致人物,走的是武俠路線。這兩位導演,在電影情感上都有非常強烈的表達慾望。而老謀子善於運用宏大的鏡頭,來實現對自我情緒的言志。因此,張藝謀也被帶上國師的頭銜。

不過,這部《影》卻選擇了鏡頭更加克制內斂,而不是張狂無度。一位導演的藝術命脈,很類似大河奔流,藝術早起,必然涓涓細流,帶到青壯年,遭遇山谷阻擊,便是汪洋恣肆,等待大起大落來到平原,則開始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影》當屬於張藝謀這條大河進入平原期之後的作品,鏡頭克制到不能再克制,而內在情感卻又張揚到不能再張揚。《影》裡邊有一種凝視深淵的力量。

凝視者,是張藝謀自己。他通過這部《影》到底想凝視什麼呢?表面的凝視,是歷史中出現的人物權謀。可以說,在《影》中,基本上每一個成年角色,都帶著自己的權謀色彩。鄭凱飾演的沛王,人如其名。沛公者,劉邦是也。可以說,《影》中的沛王,帶著劉邦能成大業的氣度。表面看這個沛王,昏庸無道,更是沉迷酒色,沒有匡扶大業的企圖。而實際上,攻破境州,坐擁成果,他才是真正的幕後運籌帷幄。

鄧超飾演的都督子虞,也是雙面的權謀角色,他要實現的,則是影子替自己去死,而自己攻破境州,成就功名大業,最終問鼎沛國,成為君王。與之相對的,則是影子,他要回家。要回家,必須破境州。乃至這個人物,最終戰勝歸來,也被裹挾到了權謀爭鬥體系當中,並且憑藉勇武,最終反倒最終坐擁果實。

王千源飾演的田戰,有沒有權謀?當然有,他覬覦沛國都督的位置,所以勇武殺伐。孫儷飾演的小艾呢?當然可以算是一抹亮色,但她愛的影子,不過是提供了比都督更康健的一種青年「色相」罷了。這還是權謀層面的愛戀。

如此錯綜複雜的權謀局面,老謀子則選擇了非常克制的表達方式,在鏡頭上,極盡舒緩。這正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特徵,以慢制動,以不動呈現萬動。這也是導演的「大河平流期」的表現,體現到劇情的上面,必然是波瀾不驚的,但劇情之下的情感,則是洶湧澎湃的。在具體的電影語言表達上,張藝謀再次開創了中國美學對中國電影的一次「拯救」。

如果說《英雄》、《長城》等開宏大鏡頭敘事,那麼,《影》則重新開一種太極陰陽的內斂。我們可以在《影》裡邊看到很多符號化的場景,比如,戰鬥用的太極圖。比如,沛王做的《太平賦》屏風等等。同時,在具體的戰鬥場面中,老謀子也帶來了陰柔與陽剛的對抗。鐵傘取其陰柔,楊蒼的大刀則是取其陽剛。但是,到了具體的戰鬥中,楊蒼依舊可以退而求其次,可以脫刀再取,以退為進。

這都是中國人的哲學智慧。中國傳統文化中,文史哲不分家。文學藝術,便是歷史文化,更是哲學精神。所以,老謀子要把中國美學呈現清楚,必須要依託一段架空的中國歷史,在這段戰境州的歷史中,實現對人物的歷史凝視。老謀子才是《影》的最大主角,他以不在場的方式,多次強調自己的暗流涌動。

老謀子克制的真正高明橋段,在最後部分。鄧超飾演的境州殺掉沛王與都督,自己走出宮殿,宣布沛王遇害,自己已經殺死刺客。此時,鏡頭轉回來,給了倉皇逃跑的小艾。小艾只有最後一瞬的絕望,不再做任何鏡頭上的表達。張藝謀如此乾淨地瓦解掉了觀眾可能認為的愛情。小艾最終也是權謀的一部分,也是歷史的施暴者與受害人。那麼,《影》裡邊,都是這樣的權謀者嗎?沒有乾淨人嗎?顯然不是。

張藝謀也故意塑造了一些直正。而直正當中,關曉彤飾演的青萍則堪稱全劇的戲眼。她被和親給楊蒼兒子楊平,遭遇小妾式的羞辱。最終這個青萍也成為潛入境州的敢死隊,用鮮血證明了自己的人格不能被侮辱。青萍在《影》中問,那什麼才是真的?老謀子《影》的各款預告片全部剪輯進去。張藝謀太清楚自己的戲眼了。最大的權謀,當是直正。藉此,《影》只用黑白,黑白才是最大的色彩,黑白可見萬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慶雲 的精彩文章:

少年勵志的《斗破蒼穹》收視率拿第一,李若彤被贊還是美若天仙
張雨綺再次協議離婚,當代阮玲玉,新時代女性不懼流言

TAG:馬慶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