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只想「一飽眼福」,但它們卻可能因此死於非命

你只想「一飽眼福」,但它們卻可能因此死於非命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從前有個叫衛玠的人,人長得特別帥,又很有才,每次出門都會被眾多粉絲圍觀,把路圍得水泄不通。衛玠本來身體就不好,這樣的圍觀讓他身心俱疲積勞成疾,最後英年早逝,於是有了「看殺衛玠」這個成語。


衛玠 圖片來源:sina

衛玠 圖片來源:sina


  衛玠究竟是不是被「看」死的,我們已不得而知,但現今已有研究表明,過度「圍觀」,有時確實會奪命!

  圍觀是件危險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態旅遊項目給水泥森林中的人們提供了與自然近距離接觸的寶貴機會,也使遊客與野生動物的近距離互動成為可能。但於此同時,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病原體在野生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幾率。


  新型人畜共患病已經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有研究顯示,在1940年到2004年間發現的人類疾病中有70%來自與野生動物的直接、間接接觸——例如有人因為在東南亞騎大象玩水而患上肺結核,還有一位遊客從巴厘島的長尾獼猴身上感染了猴泡沫病毒。


人們和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存在巨大風險(人身安全/人畜共患病等),要注意自身安全。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人們和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存在巨大風險(人身安全/人畜共患病等),要注意自身安全。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而接觸人類的遠親——野生靈長類動物的危險性就更加不言而喻——那些來自靈長類動物的、臭名昭著的艾滋病和埃博拉都有一定概率傳染給人,甚至有人在旅遊時因近距離接觸猴群而感染狂犬病。


  被圍觀也是件危險事


  然而,病原體並不止會從野生動物流向人類,人類也可能把病原體帶給野生動物,特別是在遊客餵食、逗弄以及近距離接觸野生靈長類動物時。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近距離」可能比我們想像得稍遠些:打噴嚏時,帶有病原體的飛沫能飛出12米。毫不誇張的說,你打個噴嚏,10步之外的猴子就有可能染上感冒。


  發達的交通系統也極大地幫助了病原體去環遊世界。人們開開心心地坐著飛機跨越大洋,病原體也開開心心地準備在新的宿主身上落地生根——還不用辦護照。因為當地動物可能從未領教過這些病原體,它們的全新作戰策略,會讓當地動物體內的抵抗防線一臉懵逼,很輕易就會被打得落花流水。


免疫系統對比。圖片來源:工作細胞

免疫系統對比。圖片來源:工作細胞


  關於「圍觀」靈長動物的研究


  所以被圍觀可能會對靈長類種群造成什麼影響呢?什麼樣的猴子更容易被遊客傳染疾病?科學家們在摩洛哥觀察了叟猴和遊客的互動,建立了模型來研究遊客對叟猴疾病傳播機制的影響,希望能夠建立起有效的疾病防控策略。


叟猴。來源:pixabay

叟猴。來源:pixabay


  研究者們發現,有個景點的叟猴們與遊客的互動很頻繁。一天中的很長時間它們都活躍在與人的危險距離之內,空氣傳播的病原體能輕易在人和猴子之間往來。遊客也有可能被叟猴攻擊或是因為給叟猴喂自己嗑開的花生(叟猴:我好大一隻猴,還不會自己剝花生是咋地?)而給體液傳播製造機會。更恐怖的是,哪怕叟猴或遊客已經出現了疾病癥狀,這些互動還是會照常發生。


  猴子的地位也可能影響到疾病在這個種群中的傳播。在猴群中,地位較高的叟猴與遊客的互動少於地位較低的叟猴,因此感染人類身上疾病的幾率也較小。但不管猴群中是哪只叟猴先被感染,它們可能造成的疾病傳播模式都是差不多的,不會出現「超級傳染者」的情況。


  但是,這個規律並不適用於其他靈長類,例如在日本獼猴中,比起「邊緣猴」,「中心猴」能夠在更短時間內感染更多猴子。不過科學家們的確發現在猴群中,地位高的叟猴如果感染了疾病,那麼潛在猴群疾病爆發的規模會更大。


叟猴媽媽和寶寶。來源:pixabay

叟猴媽媽和寶寶。來源:pixabay

  根據這些信息,科學家們總結出:


  1、頻繁和緊密的互動會很大程度增加遊客與叟猴間的疾病交流幾率;


  2、猴群中沒有「超級傳播者」,證明針對叟猴特殊個體的免疫措施功效不大;


  3、需要採用更為普遍的防疫措施:對遊客進行教育、保持遊客和叟猴間的安全距離、減少遊客和叟猴間的接觸等。


 叟猴群的社交網路。點的大小表示與遊客互動率的高低,灰色為雄性,白色為雌性;來源:Ecohealth

叟猴群的社交網路。點的大小表示與遊客互動率的高低,灰色為雄性,白色為雌性;來源:Ecohealth


  一個被圍觀家族的悲傷故事


  如果摩洛哥的叟猴是個防患於未然的故事,那麼極度瀕危的山地大猩猩就真的是個「看殺衛玠」的悲傷故事了。山地大猩猩至今約有800多隻,在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的叢林中生活著。除了面對棲息地破碎和偷獵壓力,它們還要躲過傳染病的威脅。


生態旅遊越來越威脅野生動物的生存。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生態旅遊越來越威脅野生動物的生存。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08年夏天,生活在盧安達的4個接受生態旅遊的山地大猩猩家族爆發了呼吸系統傳染病,家族中超過1/3的個體出現呼吸系統癥狀;2009年夏天,4個家族中的Hirwa家族再次爆發疾病。


  Hirwa家族由1隻成年雄性、6隻成年雌性、3隻亞成體和2個小寶寶組成。在2009年的爆發中,整個家族的12隻山地大猩猩中有11隻都出現了中度到重度呼吸系統疾病癥狀,9隻接受了治療(遠程投藥或麻醉後治療),未接受治療的2隻死亡。


  2009年6月30日,一隻成年雌性山地大猩猩出現咳嗽和嗜睡癥狀,但依然能夠進食。7月3日早上,她離開了晚上睡覺的巢,但並沒有加入她的族群,並且出現了嚴重的疾病癥狀。大約7月4日中午1點,人們發現它已經死亡。


  2009年7月23日,一隻剛出生3天的山地大猩猩寶寶被發現死亡,死前未觀察到任何癥狀。


  經檢驗,兩隻死亡山地大猩猩體內都發現了人類偏肺病毒。成年雌性山地大猩猩雖然死於肺部細菌感染,但獸醫認為這可能是感染人類偏肺病毒後的繼發感染。雖然科學家們不知道病原體是何時、通過什麼方式進入了山地大猩猩族群,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人類病毒。


因為感染人類病毒,山地大猩猩寶寶也難逃一死。圖片來源:pixabay

因為感染人類病毒,山地大猩猩寶寶也難逃一死。圖片來源:pixabay


  科學圍觀,安全你我它


  ——「你瞅啥?」


  ——「我不瞅了還不行嗎?」

  ——「不行。」


成年雄性山地大猩猩,銀背。來源:pixabay

成年雄性山地大猩猩,銀背。來源:pixabay


  以山地大猩猩為例,觀猩業的收入不僅要給周圍社區和世界各地的人創造了解山地大猩猩的機會,還要維持它們棲息的國家公園的開銷,這對於這一極危物種的保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們需要的是一套科學的野生靈長類遊覽模式。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曾發布過一份最優類人猿遊覽指導,其中針對遊覽者的建議包括以下幾條:


  1、如果感覺不適,請主動報告並放棄遊覽。推遲遊覽行程並不可靠,因為有可能癥狀消失後病原體的傳染性依然存在。


  2、 如果與野生類人猿的距離將小於10米,需要佩戴N95口罩。佩戴N95口罩後與類人猿的的距離不得小於7米。


  3、遊覽時如果要打噴嚏或者咳嗽,即使戴了口罩也要把頭轉開,不能摘下口罩,可以請工作人員提供新的口罩。 


  4、小於15歲的少年不得進行類人猿遊覽。


  5、 遊覽途中不得吃喝。

  6、不得攜帶食物到距離類人猿500之內。


  7、遊覽者不得在類人猿旁逗留超過1小時。


  8、如果在遊覽途中需要方便,排泄物需要進行30厘米深的掩埋並距離類人猿500米以上。


  十一長假,如果你也準備攜親友去動物園或生態旅遊景區「看猴子」的計劃,請一定仔細閱讀上面的建議,理性圍觀、科學圍觀。在開闊眼界的同時,讓作為圍觀者的我們和被圍觀的它們都能健健康康,互不打擾。


長假旅遊,正確圍觀野生動物。圖片來源:Pixabay

長假旅遊,正確圍觀野生動物。圖片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億萬年前遠古時期,誰在地球上踩下第一個「腳印」?
日本河豚雜交現象增加,如何才能安全食用河豚?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