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清代女子服飾

圖說清代女子服飾

清代服飾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古代服飾,在其初創時期,男女服飾的性別差異微乎其微。隨著社會制度、經濟基礎和文化的發展,男女服飾的差異逐漸擴大,女性服飾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符號,展現著各個歷史時期女性的審美觀、社會身份及地位等。清代,是滿族統治下的最後一個封建朝,滿漢文化在此得以充分交融,產生了新的文化藝術效應,尤其是清代滿洲女子服飾藝術,更是歷代服飾中的佼佼者。

滿族先祖長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以騎射漁獵為生。從3000年前肅慎人的"食肉、皮衣"的基本生活方式,發展到女真時期緊身窄袖的袍服,都體現出我國北方射獵民族的服飾特點。

清王朝建立後,統治者想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所以入關之後,就強令漢人剃髮留辮,改穿滿族服裝,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等所謂"十不從"的政策,清代滿洲服飾也從此得以充分吸收其他民族服飾的元素,使藝術與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從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至在史書中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

清朝末期,清政府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為指導,逐漸引入西方文藝,這也體現在服飾方面,比如西方學生的操衣、操帽,西方軍服等。這一舉措對近代中國服飾的改良,產生了重大影響。

清代女子服飾的藝術特徵

清代女裝由於「男從女不從」之故,存滿、漢兩式。

清初,漢女與滿女的服飾有顯著的區別。漢女穿著還保留明代的遺風,多以上衣下裳或上衣下褲為主,把女性的身體層層包裹,給人以溜肩、平胸、寬大、直筒般的外觀感受。而滿族女裝更具有民族特色,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大,則常穿不分衣裳的長袍。

滿女與漢女在著裝上的區別,反映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內斂型的漢文,化造就了上襖下裙,而外向的滿族文化則產生了旗服。但隨著滿漢兩族的長期交往,服飾也在相互演化與交融,旗袍變得寬身大袖,襖褂變得越來越長。清中期時,滿女與漢女著裝的界限已不再那麼明確,晚期更是互借互用。旗袍採用漢族的吉祥紋飾以及刺工藝,也出現了穿著長坎肩的漢女。


清代服飾材料及錦繡工藝

清代染織工藝的空前發展,為面料的精細華麗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清代的絲織業主要集中在官營的三大織造所在地江寧(今南京)、蘇州、杭州,以及傳統的絲綢產地四川等處。其中專門為宮廷生產面料的三大織造更是不惜工本、不計效率,將絲綢產品的精緻華貴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如蘇州有妝花紗、妝花緞、三元綢等。南京的雲錦是官營織造生產的提花多彩絲織物,明清時因其富麗豪華、花紋絢爛如雲彩而得名,代表了中國古代織錦技術的最高水平。此外,棉織業在此時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不僅產棉地區擴大,棉布也成為大宗出口的手工業商品。

紅色暗花緞右衽女褂

刺繡發展到清代,成為女子必學的技能之一,並湧現出許多刺繡家和著名產地,最著名的有蘇綉、粵綉、湘繡、蜀綉和京綉等。清代刺繡以華麗炫目、嚴謹精細著稱,常見的品種有龍袍、霞帔、裙服和袍服上的裝飾等,其中以龍袍等宮廷之物最為精美。清代服飾面料,早期以花紋雅麗、色調清新為主,紋樣在繼承明代紋樣的基礎上,更為精緻細膩,後期發展到繁縟堆砌的程度,題材多有富貴、吉祥、如意等寓意。

藏藍緞地平針綉「狀元及第」肚兜


清代女子服裝圖鑑

清代滿、漢女子在服飾和梳妝打扮上均有很大差異,尤其是在清朝初期。到了後期,隨著彼此仿效,有所交融,但仍有明顯的區別。滿族婦女的服裝主要有氅衣、襯衣、馬褂、雲肩、披風、斗篷、馬甲、褲子等類型。清代命婦冠服式樣大體與男子相似,有朝褂、龍褂、吉服褂、朝袍、龍袍、蟒袍、朝裙、披領、衣領、霞帔、朝珠等。滿族婦女日常一般都穿長袍,長袍的樣式和男袍大體相同,領、袖則以花邊。其中的氅衣、襯衣、雲肩等和貴族所穿的樣式一樣,只是由於經濟狀態和從事勞動的需要,在材質上多選棉布製作,紋飾也比較簡單。

漢族女子在清朝初期尚保存著明代習俗,后妃、命婦以鳳冠、霞帔作為禮服,普通婦女則穿披風、襖裙。披風的裡面,還有大襖和小襖。婦女的下身多穿裙子,顏色以紅為貴。裙子的樣式有鳳尾裙、月華裙等,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許多變化:有在裙上裝滿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系以小鈴的,也有在裙子下端綉滿水紋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清末,在普通婦女中間,還流行穿褲。褲有兩種樣式,一為滿襠褲,一為套褲。材料多用綢緞,上綉各種花紋。


上衣

緙絲紫地「遍地繡球」馬褂

「遍地繡球」是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廣泛應用於銅器、漆器、織錦、刺繡等工藝品的裝飾之中。隋唐以後,宮廷服飾有「四團龍」、「四團鳳」、「八團龍"等名目。民間則有八團、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等團花服飾,多表現為花卉、吉祥紋樣,與「遍地繡球」同屬一題。兩個團花相連稱「雙球花」,多個小團花遍布,即為「遍地球」,亦名「皮球花」、或「金錢蟒」。

藏青緞地平針綉團花紋女褂

這件女褂圓領、對襟、寬袖、圓擺、左右開氣至腋下,領口、對襟、下擺及開氣處,有白地織錦緞花鳥紋花邊。前後衣襟及肩部有十枚平針綉大團花,花內飾有「松鶴延年」、「孔雀開屏」等吉祥紋樣。團花外散綴各色折枝花卉、蝴蝶及皮球花。皮球花即「小團花」,為傳統裝飾紋樣的一種,明清陶瓷、漆器、印染、織綉、緙絲、剪紙等工藝品上常用此作裝飾。有的作單一團花,有的則是三三兩兩聚作一團,有的還和蝴蝶、禽鳥、折枝花等穿插在一起,豐滿勻稱,清新活潑,別具一格。綜觀全局,此件女褂周身布滿刺紋飾,裝飾華麗,用工精細。

水絛緞地八團花卉紋女袍

這是一件八團花蝴蝶花卉紋女式吉服,大寬袖,兩道緄邊,有菊花、梅花、牡丹花、蘭花等組成的鮮花叢,在袍身的前胸後背八團花中則有十六隻大蝴蝶。蝴蝶圖案寓意長壽,是清代常用的吉祥紋飾。下擺飾海水江崖紋,五色立水,構圖宏偉壯觀,官氣十足。此袍保存至今,品相仍然完好,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收藏品,即使在博物館收藏中也是不多見的藏品。

石青緞地三藍平針綉團花女袍

此件女袍圓領,帶雲肩,偏襟,右衽,寬袖,左右開氣。通體在石青緞地上以三藍平針法,在前後衣襟及兩肩處綉盆花牡丹組成的團花紋八組,其間散綴各式盆花及盤金綉八寶紋樣,下擺處飾以海水江崖紋。外側挽袖為白緞地平針吉祥花朵,通身彩綉華麗多姿而不失端莊。

紅地緙絲團鶴紋一品夫人袍服

此袍服無領,右衽,兩袖平直,馬蹄袖口。服飾上的團鶴紋一圈為祥雲圖,暗八仙,仙鶴口叼壽桃,袍襟下擺飾海水江崖紋,雜寶紋,前後衣襟及肩袖飾八團雲鶴。工藝極其精美,所謂一寸緙絲一寸金,製作此類袍服,需兩人用一年多時間才能完成,為一品夫人所穿的最隆重的禮服。

藍緞地平針綉「蝶戀花」女襯衣

此女袍圓領,大襟,寬直袖,通身在藍色緞地上以白色絲線滿綉折枝梅花和蝴蝶紋飾,梅花以其百折不撓、堅貞頑強的品性傲立於世,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摯愛。梅花與蝴蝶共同構成「蝶戀花」主題,表達了對愛情的讚美之情。領口與大襟處包鑲黑緞地平針蝶戀花紋花邊,袖口亦然。袖口外側接白色織錦緞折枝花卉紋挽袖。女袍的整體紋飾統一,色澤一致,具有完整大氣的裝飾風格。

藍色暗花紗平針綉「蝶戀花」女衫

這件女衫由質地輕薄飄逸的紗料製成,圓立領,大襟,左右大開氣至腋下,兩袖寬大,中接白色暗花緞平針綉蝶戀花挽袖。領口、大襟、下擺至左右開氣處,均鑲深棕色織錦花邊,通身以平針綉折枝牡丹和蝴蝶紋,構成「蝶戀花」主題。「蝶戀花」,本為詞調名,屬唐代教坊曲,原名「鵲踏枝」,民間以其立意生動,而作蝴蝶翩飛花間的圖案。通身刺繡在牡丹暗花紗的映襯下更顯嬌艷動人。

黑緞地大鑲邊女襖

這件女襖圓領,大襟,右衽,前後左右四開氣,寬直袖,接白緞地平針綉折枝花卉紋挽袖。通身為黑色緞製成,無任何刺裝飾,只在領口、衣襟及下擺處做大鑲邊,用同色緞鏤成如意雲頭紋飾,並以紫色織錦窄花邊圈界。大鑲邊是清代晚期服飾的一大特色。

紫色暗紋綢大鑲邊女氅衣

這件女氅衣由紫色暗紋綢製成,正身不加任何裝飾。圓領,大襟,右衽,左右大開氣,直袖,由中接袖及挽袖組成。領口、大襟、下擺至開氣處鑲有雙層花邊。內層為藍緞地平針繡花卉紋窄花邊,外層花邊較寬,在黑緞地上以平針綉折枝花卉、蝴蝶及葡萄紋樣。葡萄紋飾源於土耳其等中東地區,後傳入中國,寓意豐饒多子。蝴蝶、牡丹紋又構成「蝶戀花」主題,是對男女愛情的歌頌與希冀。總體觀之,美麗精緻的大鑲邊使整件氅衣呈現出華麗富貴、端莊大氣的服飾風格。

深藍緞地平針打子綉一字襟坎肩

這件坎肩做工精緻,裝飾考究,透露著富麗華貴的氣質。坎肩四周鑲邊,在正胸釘一橫排紐扣,共七粒,俗稱「一字襟」。坎肩通身以深淺不同的黃色絲線「鳳穿牡丹」、「蝶戀花」紋樣,俗稱「三黃綉」,即由「三藍綉」演變而來。此處用到的針法有打子、平針、釘線綉等。其做工精巧,紋飾華美,堪稱佳作。

藏青緞地平針綉「鳳穿牡丹」褂讕

褂是清代婦女在春秋季節、天氣涼爽時穿於袍衫之外的長坎肩。這件褂為圓立領,大襟,右衽,兩側開氣至腋下。領口、衣襟、下擺及開氣處均飾以黑緞地平針綉蝶戀花紋大鑲邊。正身紋飾為四隻飛舞的鳳凰,間以各色折枝牡丹。這種構圖被稱為「鳳穿牡丹」。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狀如錦雞,五彩羽毛,生性高潔,飲必擇食,棲必擇枝。相傳鳳凰「見則天下太平,吉祥如意」,因此鳳凰是吉祥的象徵。牡丹因其體態雍容,花形富麗而成為富貴的象徵,故「鳳穿牡丹」寓意富貴吉祥。整件褂做工精細,紋飾規整,通顯富貴之氣。

水綠色地彩繡花蝶牡丹紋旗袍

這是在清代時期流行的一種款式,也是滿族服飾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旗袍。前後上下滿綉牡丹、蝴蝶,精美而雅緻。無領,右衽,小圓領,大袖平直不開裾,形制簡素。袍身水綠色地以牡丹、蝴蝶為主,綉工技法除各種平針綉外,還有標針、接針等工藝。工藝精細規整,色調莊重大方,品相極好,是晚清比較講究的滿族服飾。

紫緞地貼補綉「福壽三多」挽袖

這兩件挽袖均是在紫色緞地上以摘綾法綉出石榴、桃子、佛手、蝙蝠等紋樣,分別代表「多子"、「多壽」、「多福」,俗稱「福壽三多」,是民間常用的吉祥紋樣。下方襯以大朵的折枝牡丹,寓意「富貴」。綉者將裁剪出的紋樣各部件暈染上各種顏色,縫綴在地料上,沿邊又以圈金法界定紋樣輪廓。畫面明快,色彩艷麗,且具褪暈效果。


肚兜

紅綢地平針綉「魚戲蓮」「虎鎮五毒」兜肚

近世兜肚多為正菱形,而圖中這件兜肚的造型與今日的坎肩頗似,只是在胸前仍有菱形綉布遮擋,不僅護住了胸腹,連腰背肩均可顧及,實用性極強。

紫緞地平針綉「連生貴子」兜肚

此件作品中綉一童子坐於蓮上。只見小童子頭梳桃尖形髮髻,手持蓮花,昂臉嬉笑,一副俏皮可愛的樣子,十分討人喜歡。兜肚脖頸處還用拉鎖針綉法,一「長命鎖」點綴其上,極富藝術創造力。

紅緞地摘綾綉「多子多福」兜肚

摘綾綉是我國古老的針法之一,又稱「貼綉」、「貼花綉」、「貼綾綉」。以江蘇蘇州與北京的摘綾最為著名,多用於服飾和佩飾小品的裝飾。做法是先用素白薄絹、綾等織物裁剪出紋樣的部件,再按照設計圖稿將各部件暈染上各種顏色,然後縫綴在底料上。最後沿邊框做一周盤金,界定紋樣輪廓。摘綾工藝相對簡便,省工省料,但不宜表現過細過繁的紋樣。摘綾的特點是塊面鮮明,色澤濃艷,且具有褪暈效果。

紅緞地平針綉「祭塔」兜肚

「祭塔」亦名「狀元祭塔」傳統戲劇曲目,系全本《白蛇傳》之一折。許仙之妻白素珍乃干年蛇妖所化,被金山寺和尚法海壓於雷峰塔下。白氏有子名仕林,得中狀元回鄉後至雷峰塔下祭母,塔神為母子引見。此件兜肚即刻畫了這一故事情節。此外,在兜肚的上半部,綉者還以打子的針法綉出「瓶花牡丹」紋樣,寓意「富貴平安」。

醬緞地平針綉「虎鎮五毒」兜肚

「五毒」之說來源於「惡月」信仰,舊俗稱農曆五月為「惡五月」,是毒蟲肆虐的日子。其時百蟲復萌,瘟病易起,故於端午日畫虎、畫鍾馗以辟邪。「五毒」又作「五精」,泛指蜈蚣、蜥蜴、蜘蛛、蟾蜍、蠍子、蛇、蛙。民間傳說「虎食百鬼」,遂以虎震懾五毒。

圖中這件兜肚將「五毒」的形象擬人化,頭部及上身以五位身著綵衣的女子代替,下半部仍是毒蟲形象。整件作品妙趣橫生。

紅緞地打子綉「獅子滾繡球」兜肚

打子綉屬點綉類針法,也叫「打籽」、「結子」、「玉綉」、「芥子綉」、「環綉」,是最古老的針法之一。在山東臨淄戰國墓中出土的絲織履上已經發現裝飾性的打子綉,蒙古諾因烏拉匈奴墓出土的綉品中也見打子針法。其做法是引金線出地面後,用針芒在靠近地面的線端繞線一周,成一小環,然後打小環釘住,即成一粒「子」。子粒排列要勻且密,以不露地為宜。這裡的打子針已達到要求,子粒均勻,排列緻密,收到了應有的裝飾效果。這件刺繡作品以打子完成大部分紋樣,並用釘線綉圈界輪廓,使圖案更加清晰醒目。

紅布地摘綾綉「福壽三多」兜肚

這件兜肚用紅、黑兩色布拼接而成,紅色部分為表現主體。其上以摘綾法綉出葫蘆、桃子、石榴、佛手、瓜、蝶等紋樣,分別寓有「福壽三多」、「瓜瓞綿綿」之意。紋樣之間用蜿蜒的枝葉穿插聯結,優美活潑、氣勢連貫。其工藝充分展現了摘綾的表現力,布局勻稱而均衡。

綠緞地平針綉「室上大吉」兜肚

此件作品以平針法綉出昂首挺胸的公雞立於石上的紋樣,稱之為「室(石)上大吉」。石,諧音「室」,指房屋、房間、內室。如《詩經·小雅·斯干》中寫道「築室百名,西南其戶。」《國語·楚語上》載:「施二師而分其室」,「室」可代指家資。《禮記·曲禮上》:「三十曰壯,有室」,故「室」又指妻室。「雞」與「吉」諧音。「室上大吉」,寓意閤府安康,生活富裕,大吉大利。

紅緞地平針綉「麒麟送子」兜肚

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南北朝時,人們常呼聰穎可愛的男孩為「吾家麒麟」。此件作品即裝飾以「麒麟送子」紋樣。圖中童子身穿紅袍,手持官帽和如意坐於麒麟之上。古有「天上麒麟兒,地上狀元郎」之說法,故常將童子打扮為狀元模樣,以此為佳兆。

綠緞地平針綉「耄耋富貴」兜肚

「貓」音同「耄」,「蝶」音同「耋」,「耋耄」二字已有長壽之意,而牡丹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一直是富貴榮華的象徵,綜合在一起便得出「耄耋富貴」之意。圖中的肚兜就是以此主題為裝飾:貓戲蝶,意興盎然;蝶戀花,難分難捨;花依貓,百媚千柔。三者豐富的情緒,翩然體現於小小的圓形裝飾區域內,形象而生動。

紅緞地加絛子邊「鯉魚跳龍門」兜肚

「鯉魚跳龍門」是傳統吉祥紋樣。龍門,在山西河津和陝西韓城之間,跨黃河兩岸,形如門闕。相傳夏禹治水時,在這裡鑿山通流。「鯉魚跳龍門」常作為古時平民通過科舉而高升的比喻,紋飾即依此組成,在刺繡、剪紙、雕刻中被廣泛應用,作為幸運象徵。

黑緞地平針綉「官上加官」兜肚

「官上加官」為我國民間傳統題材。畫面通常為一隻公雞和雞冠花。公雞的冠與花冠均諧音「官」,又公雞多站在高石上,石上又生出雞冠花,寓意「官上加官」,顯示出人們祈願高官厚祿、步步高升的心意。

苫盆巾

戳紗方格棉苫盆巾

苫盆巾是清代山西民間男女結婚時女方的嫁妝,遮蓋在銅質洗臉盆上。待過門後把苫盆巾折起一個角,縫上帶子就能當兜肚用。


褲裙

黃絲綢地平針綉「百鳥朝鳳」百褶裙

清代早期漢族婦女著裙,滿族婦女無裙。清晚期滿漢婦女皆可著裙,常見的有百褶裙、側褶裙、鳳尾裙、月華裙(亦稱「馬面裙」)諸式。這一件是百褶裙,兩側各捏五十條細褶,合之正滿一百之數。為防止細褶散亂,褶間用絲線隔段釘縫,針腳錯落交替。若抻拉這些細褶,可見極似魚鱗的形態,因此,又稱「魚鱗裙」。裙門處以各色彩絲「百鳥朝鳳」圖案。「百鳥朝鳳」又名「鳳儀圖」。「鳳」是傳說中的瑞鳥,居百鳥之長,俗稱「鳥王」。古謂鳳凰「見則天下安寧」。晉代張華《禽經》說:「鳥之屬三百六十,鳳為之長;飛則群鳥從,出則王政平,國有道。」"百鳥朝鳳,以鳳比明君威德,以百鳥象徵群臣輔弼,尤言君臣有序,和順相能,江山社稷安寧富強。

綠緞地緙絲龍鳳紋側褶裙

這條側褶裙以緙絲法製成。前後裙門織正龍各一,褶皺處織有鳳凰八隻及行龍兩團,寓「龍鳳呈祥」之意。下端飾以海水江崖紋。下擺及欄杆處均以平金鑲邊。這件女裙用料名貴,做工精良,非一般平民所能有,當是宮廷貴戚女裝。

白緞地平針打子綉「吉慶有餘」馬面

關於「吉慶余年」,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黃河邊上有個貧苦的孤兒名叫「吉慶」,天生熟知水性,長大後當了拉船的縴夫,坐船的客人有什麼物件墜入水中,他都能找回。而且,吉慶從不傷害河裡的鯉魚。有一次,吉慶在河灘上收拾纖繩時,從水蛇口中救了一條赤鯉魚,並把它捧回家中,悉心飼養。一天傍晚,吉慶回到家中,發覺水罐里的赤鯉不見了,而桌上卻整整齊齊地碼著四個赤金元寶。每個金錠下都刻有四個字,合起來是:「九登禹門,三游洞庭,愧不成龍,來富吉慶。」吉慶從此便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吉慶有魚而變富的故事傳開後,許多人也都想方設法去弄尾赤鯉來餵養,並稱其為「元寶魚」。難覓赤鯉的人就貼瑞圖替代。此後,「吉慶有餘(魚)」這個傳統吉祥紋樣便在民間傳播開來。這件馬面即飾有玉罄、雙魚和三戟紋樣。「戟罄」諧音「吉慶」,「魚」與「余」同音,隱喻「吉慶有餘」,是祈盼富裕的祝頌之意。

紅緞地三藍平針打子綉「平安富貴」馬面

三藍綉是借鑒了明清兩代青花瓷的藝術特點而創造的刺繡方法,取多種色相接近或相同而色度不司的藍色搭配構成紋樣。三藍綉中用到的藍色其實不只三種藍色,多者可達二十餘種。這件馬面用三藍打子與三藍平針共同完成紋樣,部分花形還使用了「釘線綉」勾勒輪郭,格調素雅清新,古樸端莊。

白緞地盤金平針綉「孔雀開屏」馬面

這件馬面以盤金法綉「卍」字不斷頭底紋,寓意福運長久、萬壽無疆。其間又綴以皮球花和八寶紋,中央的開光內以平針法綉孔雀開屏圖案。舊謂孔雀有九德:一日顏貌端正,二曰音聲清澈,三日行步翔序,四曰知時而行,五日飲食有節,六日常念知足,七曰不分散,八曰不淫,九日知反覆。又謂孔雀尾羽紋飾美好,開屏時紋飾明顯,喻文明,故孔雀開屏則天下文明。整件作品構圖豐繁,色彩艷麗。

紫紅地暗花綢貼補綉福壽紋褲邊

貼補綉是用布料剪成所需花鳥動物圖案,鎖或釘在面料上,然後用絲線綉好邊緣,綉出上面紋樣的一種綉法。這種綉法適宜表現色塊組成的圖案花紋。圖中褲邊即用貼補法剪出變體「壽」字和蝙蝠、佛手的紋樣,寓意多福、多壽。

紅緞地平針綉蓮花紋套褲

套褲是清代滿族婦女們常穿的一種衣物,本為滿族男子勞動時所穿,後來演變成抵禦嚴寒的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服飾。雖然叫褲子,但套褲又不是完整的褲子,它被穿套在其他褲子的外面,所以叫「套褲」。套褲僅有兩個褲腿,沒有普通褲子的上半段,僅以兩條帶子所代替。穿時,把兩條褲腿套在褲子外面,將上面帶子繫於腰間,再系好褲腳的帶子,這樣不但加厚了腿部的衣物,又防止冷風從褲腳鑽進去。此外,套褲還能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清代女裝上衣,多為長及膝蓋的大袍或氅衣,膝下便會露出一截套褲,因此婦女們常常不惜工力,在套褲上出精美的紋飾加以裝點。

黃緞地平針打子綉「福壽三多」膝褲

「福壽三多」又稱「華封三祝」,典出《莊子·天地》:「堯觀於華,華封人曰:使聖人壽,使聖人福,使聖人多男子。」後世遂以為「華封三祝」,或名「多福多壽多男子」。民間以佛手柑與「福」諧音而喻「福」,以桃子多壽而寓意「壽」,以石榴多子而寓意「多男子」,是為「福壽三多」。

紅緞地平針綉「獅子滾繡球」膝褲

這件膝褲於下端用平針法「獅子滾繡球」圖案。獅子自漢代傳入中國,即有瑞獸之譽。《漢書·西域傳》中載:「烏弋山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世傳獅子為百獸之王,每一振發,虎豹懾服,故謂瑞獸。佛教對於獅子頗為推崇,《玉芝堂談薈》稱:「釋者以獅子勇猛精進,為文殊菩薩騎者。」唐代已出現「雙獅戲球」的圖案。俗謂獅子交配時,雄雌相互撫揉,團茸毛為球狀,故獅子戲球為瑞兆。民間喜慶之日和舉行隆重會典時,常有耍獅之戲,用以表達吉慶、祥瑞。

藕荷色暗花緞鑲邊膝褲

此套褲以藕荷色暗花緞為底料,其上如意雲和八寶紋樣。四周有三層鑲邊,最內一層為「蝶戀花」主題的織錦花邊,其餘兩層則為黑、藍素緞組成。整副套褲素雅清淡,又不失華貴之感。

緞地平針綉「蝶戀花」綁腿

清代女子一般在冬天穿棉褲時扎綁腿,一是為取暖,一是為行走方便。由於綁腿帶也要露於服飾之外,故在其上常以精美紋樣,兩端還綴有流蘇進行裝飾。圖中綁腿以平針法綉「蝶戀花」圖案。


套裝

盤金對襟馬褂、龍紋馬面裙套裝

晚清對襟馬褂、馬面裙套裝

黑緞地寬袖對襟馬甲、馬面裙套裝

紅紫緞地、五彩花卉套裝

深紫地絲綢斜右衽上衣、摘綾綉馬面裙套裝

藍緞地暗花紋右衽袍褂、紅緞地三藍綉馬面裙套裝

黑緞地對襟寬袖馬褂、米黃地三藍綉馬面裙套裝

藏青地對襟馬褂、紅緞地馬面裙套裝


清代女子鞋帽圖鑑

清代旗女梳旗髻,即「兩把頭」、「叉子頭」或「一字頭」,因需在頭髮中插人架子使之呈雙角扁平狀,故又稱「架子頭」。這種假髻到咸豐以後更為誇張高聳,演變成為「大拉翅」,被漢人稱作「旗頭」。漢女則梳平髻,喜戴黑絨布帽和遮眉勒,髮型低矮而更顯含蓄氣質。

遮眉勒俗稱「昭君套」或「昭君眉」,可能受到古畫中昭君頭飾的影響,是由包頭巾發展而來的。明代婦女就有這種裝扮,到清初仍為婦女所喜愛。狹長的布條從額頭往後紮起,上面加以精美刺繡或綴上玉片珠花。年輕婦女所戴的叫「春眉」,老年婦女多用青黑素色的眉勒,故又稱「烏巾箍」。一般在正中央縫上玉片或紐扣作簡單的裝飾,有的還在近耳部分加寬,有護耳防寒的功用。戴眉勒在光緒年間十分流行,之後僅見老年婦女使用了。女子平日佩戴發簪時,僅用一二根針簪為飾,或簪一二朵小花;喜慶節日則用耀眼的髮飾,有的成對為飾、左右橫插,有的成組搭配。

漢族婦女的纏足之風,到了清代尤為盛行,北方漢族婦女以穿弓鞋為多。滿族婦女不纏足,大多穿旗裝及木底的絲鞋,時稱「高底鞋」。這種鞋極有特色,以木為底,鞋底很高",類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一般高一二寸,以後有增至四五寸,上下較寬,中間細圓,似一花盆,故名「花盆底」。有的底部鑿成馬蹄形,故又稱「馬蹄底」。這種鞋底極為堅固,往往鞋已破損,而底仍可以再用。一般小姑娘從十三四歲時開始穿花盆底鞋。清代後期,著長袍穿花盆底鞋已成為清宮中的禮服。


粉緞地平針盤金綉蘭花紋小腳鞋

黃緞地平針繡花卉紋小腳鞋

藍緞地打子牡丹紋小腳鞋

小腳鞋,又稱「弓鞋」、「半弓」(一虎口為一弓,約15厘米),為纏足婦女所穿,是民國以前數百年間中國婦女最普遍的服飾之一。所謂纏足,就是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成為一種特殊的形狀,世人稱之為「三寸金蓮」。據史家考證,中國纏足之俗,約始於五代末年「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李後主時代。

婦女纏足在清代到達頂峰,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與此同時,女子小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與關注。這一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美與丑的重要標準,作為一個女人,是否纏足,以及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終身大事。在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男子娶妻,都以女子大腳為恥、小腳為榮。然而婦女一旦纏上小腳,一輩子都不能離開小鞋了,無論是做飯還是睡覺,鞋成了她們生活的影子。

可以說一雙弓鞋就是一個婦女的血淚史。這些看起來花哨的鞋子,是男權社會下女性身心遭受極度摧殘的印證。被纏足的女性步履維艱且疼痛非常,更有可能引發殘疾,基至致死。民間「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的說法,就是女性千百年來遭受這一苦難的集中反映。

緞地平針綉梅花紋繡花鞋

緞地平針綉梅花紋繡花鞋

紫緞地平針綉「魚戲蓮」繡花鞋

滿族婦女沒有纏足之陋習,因此和漢族婦女的弓鞋相比,滿族婦女的鞋子則顯得特別寬大。隨著女子年齡的增長,鞋底的高度逐漸降低,及至改用平底。旗鞋的鞋面多用綢緞,其上紋樣用五彩絲,有的貴族婦女還在鞋面及四周鑲嵌寶石,這是清代女鞋的又一個特色。


緞地包花綉人物故事紋女帽

緞地包花綉武松打虎紋女帽

黑緞地摘綾綉老虎紋女帽

紅緞地摘綾綉「瓜瓞綿綿」女帽

紫緞地平針綉「獅子滾繡球」女帽

綠緞地平針綉「福壽三多」女帽

清代女帽常以包花綉或摘綾琇的工藝裝飾紋樣。包花綉也叫「堆花」、「堆貼」、「貼花」,紋樣高凸疊摞,浮雕感極強。其做法是用各種顏色的緞、絹、綾、羅等織物剪裁成形,包襯棉花,縫綴在底料上。邊緣做釘線或盤金處理。又有以素白絲絹為材料,包襯縫綴之後,再塗染顏色者。包花綉以青海塔爾寺和北京所產最為著名。

摘綾綉也叫「貼綉」、「貼花」、「貼綾綉」,是古老的針法之一。福建福州的南宋黃升墓中已見貼花綉。清代,江蘇蘇州與北京的摘綾綉最為著名,多用於服飾和佩飾。其做法是先用素白薄絹、綾等織物裁剪出紋樣的部件,再按照設計圖稿將各部件暈染上各種顏色,然後縫綴在底料上。最後沿邊框做一周盤金,界定紋樣輪廓。摘綾工藝相對簡便,省工省料,但不宜表現過細過繁的紋樣。摘綾的特點是塊面鮮明,色澤濃艷,且具褪暈效果。

紅緞地平針綉「一路連科」遮眉勒

黑絨地平針綉「鳳穿牡丹」遮眉勒

藍緞地平針綉折枝花卉紋遮眉勒

全珠綉折枝花卉紋遮眉勒

在天氣稍冷的季節,清代婦女常在額間系遮眉勒,這既起到裝飾作用,又具禦寒功能。平民百姓婦女所戴的遮眉勒,在北方叫「勒子」或「腦箍」,南方叫「兜」,是由明代婦女所用的額帕(又名頭箍)演變而來。其多以黑絨製作,也有加綴一些珠翠或綉一點花紋的。套在額上掩及於耳,系兩帶於髻下結之。

紅緞地打子綉牡丹紋帽尾

牡丹紋樣是我國人民所喜愛的傳統圖案之一,其形態富麗飽滿,色澤艷麗奪目。在民間藝術中,牡丹紋裝飾不僅形式多樣,涉及的材質、風格及裝飾物品更是難以盡數,而且其內涵也更為鮮明、直接,「富貴吉祥」是其主要寓意。

紫紅緞地拉鎖綉「四藝雅聚」帽尾

「四藝雅聚」又稱「琴棋書畫」,謂四項雅技相聚相集。民間常取古琴、古書、畫軸、棋盤構成「四藝雅聚」的主題。也有彙集歷史人物的做法,將春秋善琴者俞伯牙、三國吳人善弈者趙顏與南北斗一星君、晉善書者王羲之及唐代畫家王維共六人彙集一圖,分別象徵「四藝」,亦名「四藝雅集」。

紅緞地三藍拉鎖繡花卉紋帽尾

「三藍綉」是受青花瓷器影響而產生的刺繡品種,採用多種深淺不同而色相統一的線成。實際上不只三種色線,多者可達二三十種。又有「三綠」、「三紅」、「三紫」等諸多變化。三藍因色調和諧、針法一致而呈現淡雅清麗的風格,廣泛應用於刺繡服飾與日用品中。這件帽尾便充分調動了三藍繡的表現能力,以拉鎖針法綉牡丹、菊花、蘭花、松樹等紋樣,構圖飽滿,營造出一派花繁葉茂、生機盎然的景象。

黑緞地平針綉「一路連科」暖耳

此作以平針綉出蓮花與白鷺紋樣,其旁為一叢秀竹。竹下是「四君子」之一,古人以竹子的堅勁挺拔、氣勢沖霄和極具節操的形象,象徵堅貞高潔之品質。「一路連科」源於舊日科舉制度,這是對仕途順遂、事業有成的美好祈願。

藍緞地平針綉「喜鶴登梅」暖耳

這副暖耳的中心以平針綉折枝梅花和喜鵲紋樣,寓意「喜上眉梢」,言人逢喜事,喜氣洋溢。喜鵲自古有嘉瑞之譽,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卷四》中載:「時人之家聞鵲聲者,皆為喜兆,故請『靈鵲報喜』。」民間多以喜鵲喻喜慶之事,又有喜鵲、紅梅、爆竹一起,則為「早春報喜」、「喜報春光」。

藍緞地「福祿吉祥」「富貴綿長」暖耳

這副暖耳整體為桃形,中間粉緞地上用平針法綉出牡丹紋樣,外層以藍緞地作大鑲邊,其上仍用平針法綉牡丹、鳳凰、葫蘆、盤長等紋樣。牡丹花儀態雍容,氣度華貴,故多以牡丹喻高貴。盤長原為佛教「八吉祥」之一,民間取其迴環無盡之形象,喻歲月長久無盡。民間常以牡丹、盤長共一處,象徵「富貴綿長」。葫蘆諧音「福祿」,也是民間常用的紋樣。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瑞鳥,寓意「吉祥」。


清代女子配飾圖鑑

雲肩是古代的重要配飾,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畫中已見貴族婦女使用雲肩,隋代觀音像亦有披雲肩者。可知雲肩的產生不會晚於隋唐,至元代普及,當時的貴族男女通用,到了明清兩代則僅限於婦女使用。典型的式樣有「四合如意」式與「柳葉」式兩種,後又派生出多種款式。

雲肩的主要作用在於加強肩部裝飾而突出頭面,實際作用極小。清代以後,雲肩已從日常服飾中消失。但是在婚娶、賓宴等隆重場合仍有婦女使用雲肩,雲肩演變成傳統禮服的象徵。民國時,在一些偏遠農村、山寨,新娘的婚裝仍保留著雲肩。現在,除戲服中使用雲肩外,日常服飾已不見其蹤影。雲肩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為主,遵循了「是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創作原則。


雲肩

緞地打子平針綉四合如意式雲肩

雲肩在元代非常普及,當時,貴族男女通行「四合如意」式大雲肩。到了清代,雲肩成為女子的專屬服飾,其地位也非常之高,漢族婦女僅僅在新婚這種盛大的典禮時才穿著雲肩。直至光緒年間,因江南婦女多低髻垂肩,為了不使髮油等油膩沾染衣物,江南婦女們才較多的使用雲肩作為裝飾物。但由於雲肩作為一種裝飾物畢竟不適於日常勞作時穿著,因而雲肩始終未能在清代迅速普及開來。

緞地打子綉四合如意式雲肩

雲肩,因披在肩背前後左右四周,常用彩錦制而成,並多以四合雲紋裝飾,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名。這件雲肩內外共三層,除內層小圈六枚雲頭外,其餘兩層均為四合如意雲頭,分別以綠色、品紅及天藍色緞地製成,又以打子法綉「平安富貴」等紋樣,造型美觀,色彩艷麗,兼具褪暈效果。

緞地平針四合如意式雲肩

雲肩服飾是一種走動的藝術,民間常在雲肩吊穗上綴以銀鈴。新娘在走動時,吊穗隨之飄動起來,從而使銀鈴也有節奏地響起,富有流動的音樂感,使人精神愉悅。

緞地打子綉「麒麟送子」「劉海戲金蟾」四合如意式雲肩

中國的T形服裝,一向是平面剪裁,唯獨雲肩,因人制宜。人的身材不一,制衣時必須貼身地進行立體剪裁。為了打破中式T形服裝的平面設計,避免穿起來不貼身,設計者採用靈巧的鏤空技藝,分解雲肩上的藝術符號,用珠聯璧合的立體剪裁辦法,根據人的身體設置紋樣,這就是中國式服裝的立體設計。

緞地平針包花綉「福壽三多」如意雲頭式雲肩

此雲肩內圈為柳葉式小雲肩,共十一片,其上以平針法綉蝙蝠紋樣,寓意「多福」。外圈白緞地平針綉如意雲頭六枚,下方又用包花法綉「多子多福」、「魚戲蓮」等吉祥紋樣。整件作品色澤艷麗、圖案繁密、變化多端。

緞地平針挖補綉如意雲頭式雲肩

這件雲肩外圈為八枚如意雲頭,在白緞地上分別綉出「福壽三多」、「魚躍龍門」、「暗八仙」等吉祥紋樣。內圈呈八瓣蓮花形,在每一瓣上均用挖補繡的技法綉出一隻蝴蝶,且蝴蝶身段又顯現出變體的「壽」、「喜」以及佛手等紋樣,寓意「福、壽、喜三多」。挖補綉是將黑、青等色布料剪成所需紋樣,鏤去圖案中不需要的部位,再在鏤空處襯以各種色調反差較大的布料。這種裝飾手法獨具匠心,在主色紋樣中又襯托出色彩鮮艷的另一種圖案,設計巧妙,美觀大方。

緞地平針貼補綉如意雲頭式雲肩

一件精美的雲肩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尤其是貴族婦女所用雲肩,其工藝之精巧,用料之考究,令人讚歎。雲肩形制多樣,有的剪裁為蓮花形,有的結線成纓珞形,也有的在周圍綴以流蘇或排須。圖中這件雲肩以各色緞貼補綉成蓮花紋樣,又以盤金法圈界點綴,外圈為白緞地上施以平針繡的如意雲頭七枚,四圍綴有紅色絲穗,顏色華美艷麗,穿著起來更能突出女性的柔美和飄逸之韻。

緞地平針包花綉「平安富貴」「福壽三多」柳葉式雲肩

此雲肩以八片柳葉為主,並通過各色花卉連成一個整體。在彩色緞地上以平針包花綉法綉桃子、石榴、佛手、花瓶、牡丹等紋飾,取其各自諧音,寓意「福壽三多」和「平安富貴」。

緞地平針綉人物紋柳葉式雲肩

這件雲肩為雙層柳葉式,內層在黑緞地上以平針法綉各色折枝花卉,外層十四片柳葉上各綉一個或兩個嬉戲玩耍的人物。整件作品平面展開來,猶如一朵盛開的菊花,穿著起來富有飄逸之感,實乃佳作。

緞地平針綉「喜鵲登梅」「連生貴子」柳葉式雲肩

此件雲肩的裁剪層次豐富、布局講究,片與片之間有大小的漸變、長短的穿插以及色彩的變幻。刺繡手法有平針、盤金、挖補、珠等多種技巧,從而使雲肩猶如彩虹、雲朵般絢麗,更像四季花壇而充滿聲色情調。

緞地平針盤金綉柳葉式雲肩

緞地平針打子綉博古花卉紋雲肩

博古圖為古代常用的裝飾紋樣之一。據史料載,北宋時期,徽宗下令編繪宣和殿所藏古器,成《宣和博古圖》三十卷。後來,人們將印拓或仿摹鐘鼎等古器物的字畫稱做「博古畫」,將仿製鼎爵等形狀的瓷器叫做「博古碗」、「博古瓶」等。「博古圖」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裝飾圖案,也有的在其間添加花卉和果品等作為點綴。這件雲肩上便有打子繡的博古圖裝飾紋樣。


口圍

淺藍緞地釘帶綉盤長紋口圍

口圍俗稱「勺水兜」、「圍嘴」、「圍涎」,為兒童配飾的一種。其作用主要是避免小孩在吃飯時將口水、食物、鼻涕等沾染到衣服上,同時也具有裝飾效果。清代,較為講究的家庭都會為兒童綉制口圍。精心製作的口圍,傳達著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花邊

白地織錦緞「暗八仙」花邊

紅地織錦緞「吉祥富貴」花邊

花邊又稱「絛子」或「闌干」,除一部分作為帷幕、桌圍、椅披或床沿等邊飾外,更主要的是用來鑲滾衣服的邊緣,多用於衣服的領口、袖端、襟邊及下擺。花邊最初的用途,是為了使衣服更加結實。清代服裝多用輕薄柔軟的料子製成,一無骨架,二不耐穿,尤其是領袖襟裾等部位,更容易磨損,因此必須用比較厚實的料子(如織錦)鑲沿。由於這些緣邊在衣服上的面積較大,位置也比較顯著,所以人們在上面織出各種紋樣,在實用價值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裝飾效果。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北京王府井是誰家的井,王府又是哪座王府?
從蒙古自身的突厥裔成分來看蒙古和哈薩克兩族的關係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