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幽靈刺客:面對印度防禦體系,殲20與S400誰輸誰贏?

幽靈刺客:面對印度防禦體系,殲20與S400誰輸誰贏?

作為我國第一款隱身戰機,殲20的服役使我軍開始真正感受到隱身戰機的威力。這幾年,在對抗演習中,殲20不僅給參與對抗的殲10、殲11B等3代機部隊帶來了巨大挑戰,同時感受到壓力的,還有地面防空導彈部隊——3代防禦體系,面對殲20基本很難獲勝。慶幸的是,殲20是我們的戰機,威力越大越好。然而,對於周邊國家來說,就不那麼好玩了,比如南亞大國——印度。

單就印度空軍戰機部隊來說,在當今世界,還是相對比較強大的;400多架3代機的規模,僅次於美中俄三國,位居世界第4位。但是,其防空部隊則是另一回事了,或者說,比較渣了——至今沒有遠程防空導彈,甚至連不多的中程防空導彈射程都比較近。無論是薩姆6也好,國產的「阿卡什」防空導彈也好,其最大射程不過20多公里,比近程導彈好不了多少。

印度國產 「阿卡什」防空導彈

這種防禦體系,面對比較弱的老對手巴基斯坦還可以,但是如果面對的是中國這種擁有全射程、多彈種,強大立體攻擊能力的國家,就比較吃虧了。於是,印度開始了改變。據俄衛星通訊社最新消息稱,印度即將與俄羅斯簽署S-400防空導彈的購買合同;合同顯示,印度將購買5套S400防空導彈(10個營),合同金額約54億美元。

S400防空導彈系統號稱擁有射程高達400公里的40N6防空導彈,和對戰機目標探測距離高達600公里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而且,S400不止一種導彈,還包含射程250公里的48N6導彈、射程120公里的9M96E2導彈、射程40公里的9M96E導彈,以及射程15公里的9M100導彈。可以說,在宣傳中,S400幾乎就是一個能夠在10-400公里範圍內探測一切目標、攔截一切目標的「黃金護盾」。而印度得到這種導彈後(2年後交付),其地面防空能力將得到「性能多代次、 攔截距離數量級」的提升。面對這種能力,中國的3代機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威脅。

S400是一套複雜的防空系統

要對付S400,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偵察和打擊手段:1、運用高軌道的光學衛星標定其常用的固定發射陣地,並在首輪打擊中用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予以摧毀;2、運用低軌衛星低時間間隔的監測其臨時發射陣地,並予以跟蹤打擊;3、利用大型電子偵察機、高空常航時無人偵察機實時探測其機動方位,並予以跟蹤打擊。但就這些手段來說,由於S400具有不錯的機動能力,而且其從行進狀態到戰備狀態只需要3-4分鐘,所以利用衛星跟蹤的難度較大。

衛星探測在「過境」後,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對於防空導彈來說,其一般處於電子靜默狀態;在體系內其他偵察手段確定有目標進入攔截區域時,才會雷達開機,然後發動攻擊。可以說,防空導彈基本處於一種伏擊的狀態。無論是大型偵察機也好,大型無人機也好,在S400雷達開機時,其可以發現S400的即時動向,但是,S400同樣也可以發現他們。由於軍機飛行高度的問題,他們互相發現的距離,很可能在300公里左右,甚至是以內。在這種距離,S400可以直接發動攻擊,而以這兩種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就比較危險了。即使臨時召喚了遠程導彈的打擊,S400也具有強大的抗飽和攻擊能力和對多種導彈的攔截能力,生存能力頗強。這個時候,除了用更強的電子對抗能力、體系攻擊能力「硬懟」,也許還有更好的辦法。也就是說,該殲20出馬了。

俄羅斯Nebo-M反隱身雷達系統

對於真正的隱身目標,想探測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即使是大型分米波、米波相控陣雷達。以我國在反隱身雷達方面「世界頂級、甚至部分領先」的造詣,對F22的最大探測距離能夠達到250-300公里範圍。而俄羅斯能顧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呢?以俄現役最先進一級的Nebo-M反隱身雷達系統來說(由RLM-M米波、RLM-D分米波、RLM-S厘米波等多部雷達組成),其對雷達反射面積0.05平方米級的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不過在100公里左右。而S400所宣稱的大型米波相控陣雷達,能夠達到200公里以上,就相當不錯了。

俄羅斯現役各型反隱身雷達探測能力

而對於殲20這種隱身戰機來說,其不僅有強大的隱身能力、機頭AESA雷達,還有十分強大的被動探測能力。比如F-22的AN/ALR-94無源探測系統,可以探測到460公里外的電磁輻射型號,並進行跟蹤和識別。殲20顯然也具有類似能力,這就是技術的力量。殲20前期可以在本方探測體系(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的引導下,採取靜默飛行的方式。反正在一定距離之外,印度的各種地面防空雷達根本無法發現它,即使是S400的探測雷達也不行。而一旦這類雷達開機,殲20可以直接對其進行識別、跟蹤和定位,然後召喚本方遠程火箭炮(射程300公里級的)、彈道導彈,或者其他平台掛載的巡航導彈、遠程對地導彈進行攻擊。而對於S400這種自身具有很強的攔截能力的目標,為了加強打擊能力,可以召喚採用了「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的東風17彈道導彈等武器。

可以說,如果沒有體系內其他力量的配合,單純的防空導彈,即使很強大,在面對對方的立體進攻時,也是相對脆弱的。所以,印度S400導彈需要空軍的配合。當S400頭頂有了A50U預警機,前方有了SU-30MKI戰機時,其自身前期就不需要雷達開機,只需安心當一個遠射程、大威力的刺客就行了。這種防禦體系,面對以3代機為代表的攻擊體系時,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一旦殲20出馬,就是另一回事了。

無論是預警機也好,蘇30MKI戰機也好,對殲20的發現距離都不大(A50U也就150公里左右);殲20自身也不需要攻擊(以免暴露目標),只需在前線保持隱身探測的狀態,然後將A50U的目標傳輸給後方的殲16就行。殲16掛載有射程300-500公里範圍的超遠程空空導彈,就是用來打預警機的。當預警機被擊落後,蘇30MKI也就只有被遊獵的命運了。在我空軍的演習中,殲20、殲16、殲10C已經展現出了這種網路化作戰的體系配合能力,也算是幾款幾乎同時出現的新式戰機的一種福利吧。

不過,實際情況可能比本文上面所描述的更加簡單,因為目前的S400防空導彈,其所宣稱的3大法寶,「40N6防空導彈、大型米波雷達、9M96E2防空導彈」,全部未服役!如果說40N6導彈正在進行測試,進度還可以的話,那麼大型米波雷達和陸基的9M96導彈則基本沒有更多消息。目前的S400防空系統,只相當於一個電子系統升級型的S300PMU2。就這種狀態,一旦面對殲20,那就比較慘了。即使後面40N6導彈服役,沒有強大的探測能力,也難起多大作用。由此看來,S400要想真正發揮其威力,還是需要中國攻防體系的配合啊。

作者:唐志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F22「金身」再次被破,蘇35果然有對付它的辦法
瑞典又挑釁?那來看國產殲10A戰機教他們的JAS39「做人」

TAG:晨曦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