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移動處理器「核戰」再度打響,不過這次不在手機上了

移動處理器「核戰」再度打響,不過這次不在手機上了

距今約四年前,聯發科的境況還遠不似如今這樣尷尬——在那個時候,智能手機的主控性能還不像今天這般「過剩」,無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都急於尋求更高性能的處理器……

如何才能提高移動處理器的性能呢?研發更複雜、更先進的架構?不不不,那是只有蘋果和NVIDIA這樣又有錢又有理想的廠商才會去乾的事情,而且自研架構不見得就一定能成功:萬一失敗了怎麼辦?聰明的聯發科選擇了一條在PC上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道路:不改進架構和單核性能,而是直接增加核心數量。

2013年11月,聯發科發布了旗下中高端主控MT6592,它在當時有個震驚市場的名號——「全球第一款八核CPU手機晶元」。事實上,我們現在當然知道,那是八個性能孱弱的Cortex-A7小核心,但在當時,就憑這個「八核」的噱頭,聯發科著實收穫了市場層面上的大成功。

「堆核心」的戰術讓聯發科嘗到了甜頭,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害了聯發科。自此之後,聯發科的產品線「高端」如Helio X10、X20、X30,入門如MT6735、Helio P10這樣的產品統統變成了八核起步,十核封頂。而孱弱的單核性能、壓低成本導致的內存帶寬、GPU 3D性能「打折扣」現象也逐漸被消費者意識到。隨著最後的X30市場大潰敗,聯發科「核戰」光環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核有難、九核圍觀」這樣的戲謔……以及之後如P60這樣「浪子回頭」的產品。

然而,被聯發科拋棄的「核戰」思想,如今卻被另一家廠商「撿起來」了——而且不是別人,就是ARM自身……

就在幾天前,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IP供應商之一,ARM正式發布了旗下的Cortex-A76AE架構,它「標配」多達16核心的CPU,集成多核心機器學習單元和Mali-G76圖形處理器……按照ARM官方的估計,在採用最新的7nm製程時,其整體功耗約為30W;如果客戶覺得這樣性能還不夠,還可以選擇最多64核心的「頂配」版本,當然功耗預計也會水漲船高,甚至可能超過120W。

120W的ARM處理器、64核心!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通常我們手機上的那些四核、八核旗艦主控,瞬間最高功率才不過3~6W,要是換上一個30W的晶元在裡面,估計要麼瘋狂降頻要麼直接冒煙,要是120W的晶元放進手機——可能開機的瞬間就已經爆炸了吧……

不難看出,Cortex-A76AE顯然就不是給手機設計的——實際上,它是ARM專為未來智能汽車主電腦設計的一套完整解決方案。一方面,對於電動車來說,即便是120W的處理器,耗電量也遠沒有電機、空調來得大,根本不會對續航造成影響;另一方面,車載電腦本身有足夠的空間布置散熱裝置,所以高發熱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當然,熟悉ARM經營方式的人都知道,實際上這家公司自己是不會製造晶元的,它只是將設計、指令集授權給其他企業、自己坐收授權費而已。當然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必然會出現使用這套少則16核、多則64核方案設計的汽車主控……那麼它會是誰呢?

其實,看過我們三易生活以前文章的朋友就或許知道,首先肯定不是NVIDIA、三星或者蘋果——這三家都正在或者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的高性能大核心處理器架構,單核心性能就已經勝過ARM公版的多核心,根本無需靠堆核心數量來彌補單核性能不足。

於是,這麼一看——同樣也有智能汽車晶元業務,而且又缺乏高端產品線、缺乏自主研發架構的聯發科,還真很有可能「接盤」ARM的這個超多核智能汽車方案。不過,那樣一來,經典的「聯發科核戰」會不會又在未來的汽車汽車領域上演呢?

「各位請看,這是我司最新的智能汽車主控,它源自我們的自研架構,核心性能一個更比六個強………」

「收聲!我這可是64核的、64核的啊!!!」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簡於外,強於內」,啟天A815一體機為你解決辦公煩惱!
油耗低至1.6L 長安CS75 PHEV將於今晚上市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