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慶節,聊一聊那些著名的紅色繪畫!

國慶節,聊一聊那些著名的紅色繪畫!

弘揚民族文化,拓展收藏思路,與您共同分享收藏樂趣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照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9周年,在國慶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那些有名的「紅色題材」繪畫。

紅色題材畫作,主要是指1949年至1976年間,採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一批反映中國革命歷史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作品。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全民拿起畫筆為社會服務,催變了中國繪畫已傳承千年的相對固定的模式,創立出全新的筆墨風格、構圖形式和現實主義的審美情趣,使「新中國紅色繪畫」成為中國美術史上最耀眼的部分之一。

《開國大典》董希文

作為最為中國人所熟知的油畫作品,由中國畫家董希文於1953年完成的《開國大典》,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它一直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深入人心,也凝聚著一代又一代新中國建設者的愛國情感。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發刊登油畫《開國大典》,這幅畫被大批出版後又被印製為年畫發售,並進入中小學課本。

《開國大典》油畫局部欣賞

毛澤東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第一排從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藍天白雲,風和日麗

從前往後依次是:朱德、周恩來、林伯渠

第二排從左往右是:沈鈞儒、郭沫若

從左至右依次是:李濟深、張瀾、高崗

藍天與紅柱子、紅燈籠造成強烈對比,增加喜慶氣氛

廣場開闊,紅旗如海

整幅畫,場面恢宏熱烈,凝結了人民熱愛新中國的情感,具有紀念碑式的意義。可鮮為人知的是,這幅名畫竟有好幾個版本,細心的人們會從中發現,不同版本的畫中人物是不同的。

版本一:

董希文1952年作《開國大典》

前排從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版本二:

董希文1954年《開國大典》

前排從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

版本三:

董希文1972年《開國大典》

前排從左至右依次是:朱德、董必武、宋慶齡、李濟深、張瀾

版本四:

董希文 開國大典(複製品)1978年

前排從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萬山紅遍》李可染

國畫大師李可染於1962年至1964年間,以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中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七幀畫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觀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這件創作於1964年的《萬山紅遍》,可謂其積墨山水藝術創作的巔峰。

《紅岩》錢松喦

五六十年代,由於對藝術的教育功能的倡導,山水畫也在革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批以革命紀念地為表現對象的作品,其中《紅岩》最具代表性。紅岩村為抗戰期間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八路軍重慶辦事處駐址,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亦寓此。當時年已花甲的錢松嵒滿懷激情,以「紅」為突破點,大膽地將原址的黃土化為岩石,將泰山的漢柏造型「移植」紅岩紀念館旁,以白描手法畫芭蕉叢,避免了紅綠對比而使紅色得以純化。那「風雨萬方黑,紅岩一幟紅。仰欽奮彤筆,揮灑曙光中」的五言題詩,正是畫家所寄情懷及意匠經營的高度概括。

《九州無事樂耕耘》徐悲鴻

《九州無事樂耕耘》是一幅農耕題材的作品,這種人與動物相結合的宏幅巨制在徐悲鴻的創作中是極為少見的。就題材而言,徐悲鴻出身貧寒,對農民的生活是有切身感受的。徐悲鴻以「九州無事樂耕耘」為此巨作的題目,並送給郭沫若,自有一番巧妙的用意:郭、徐二人亦是「儒臣」,卻都有著一顆為國為民奔走呼號的文人俠客之心,以此砥礪,共同為建設新中國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毛主席詩意冊》傅抱石

《毛主席詩意冊》是傅抱石創作頂峰時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藝術生涯最後的傑作。作品呈現時代精神與藝術創作的完美結合,以大膽而富於變化的構圖、瑰麗而沉毅的色彩、充滿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成為中國近現代繪畫史的名篇。傅抱石開一代風氣之先,他雖於「文革」剛開始便去世,未遭「文革」之禍,但他在建國之初以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天才藝術能力開創的,以現實的浪漫主義手法寫毛主席詞意圖畫,以及用寫生手段再現壯麗山河的表現方式,卻開啟了「文革繪畫」之先河,其後眾多繪畫大家皆仿效借鑒之。

《韶山》李可染

該作品創作於1974年,尺幅巨大,構圖完整,經過多次加工,成為李可染的經典構圖和革命聖地山水創作的集大成之作。文革期間的李可染,遭遇動亂衝擊,畫畫一度被迫中斷,獲准對「韶山」題材的創作讓畫家重新拿起畫筆,繼續對藝術的探索。

《長征》李可染

李可染《長征》1761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詩詞是畫家常用的創作題材之一。此幅《長征》中,景物橫向展現,重山疊積,如犬牙高低,參差錯落,雄奇壯麗。紅軍隊伍沿狹窄山路從左往右橫越畫面。畫家成功地將毛澤東詩詞中的革命豪情與浪漫色彩視覺化。

《幸福渠》劉文西主要執筆

這張畫在文革中的歷史地位,僅次於《毛主席去安源》,簡直可以稱作文革後期的《毛主席去安源》。該作品創作於1974年,由陝西省文化局美術創作組集體完成、劉文西主要執筆,作為重要革命歷史創作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黃河頌》陳逸飛

《黃河頌》是1972年中國畫家陳逸飛早年的成名油畫,以寬銀幕式繪畫,描述一位紅軍站在黃河旁的山嶺,眺望天際,該畫作被視為文革後中國美術史的重要作品。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塊面處理和筆觸表現;戰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筆刀兼用,積色較厚,刻畫既結實又瀟洒;色彩明亮,有著光芒萬丈的金光感。

《毛主席全身像》靳尚誼

《毛主席全身像》是靳尚誼創作於1966年的作品,是畫家從藝60年的最重要代表作品。除了具有不可再生的歷史意義外,人物的刻畫充分體現了畫家成熟的技法,還是有史以來尺寸最大的毛主席肖像畫。

其他紅色題材作品欣賞

靳尚誼《毛主席在鍊鋼廠》

沈堯伊《革命理想高於天》

程十發《萬世同根》

傅抱石《煤都壯觀》

江蘇國畫院集體創作《人民公社好吃飯不要錢》

林風眠《冶煉圖》

陸儼少《一個新興工業城市的成長》

石魯《風雨將臨》

吳作人《幸福院》

朱屺瞻《南翔風光》

胡若思《愚公移山》

關山月《榕蔭鄉風》

黃胄《上山下鄉》

錢松嵒《果園飄香》

錢松嵒《紅場》

錢松嵒《紅岩》

錢松嵒《南湖》

錢松嵒《延安朝日》

錢松嵒《延安頌》

錢松嵒《延安旭日》

尚君礪《長江大橋》

尚君礪《鐘山新貌》

孫敬會《運籌帷幄》

宋文治《瑞金雲石山》

魏紫熙《報礦》

魏紫熙《搓草繩》

魏紫熙《紅旗渠》

魏紫熙《黃洋界》

魏紫熙《黃洋界》

魏紫熙《麥收時節》

魏紫熙《天塹變通途》

魏紫熙《王家灣水庫》

魏紫熙《田野識字班》

亞明《廠區新貌》

亞明《農業機械化》

亞明《綉喜圖》

亞明《鐘山新貌》

亞明《喜報傳來》

趙望雲《大地回春》

黃胄《日夜想念毛主席》

湯文選《說什麼我也要入社》

周滄米《在陽光下》

於月川《翻身農奴的兒女》

楊之光《一輩子第一回》

楊之光《礦山新兵》

張文瑞《大學講台》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劉文西《祖孫四代 》

陳忠志《黃河兒女》

郭全忠《萬語千言》

傅抱石 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紅色經典」題材畫作帶有特殊年代的印記,比如在構圖上,突出領袖和英雄人物;在造型上,舞台化傾向明顯;在色彩運用上,「紅、光、亮」是其典型的特徵。雖然表現手法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甚至已被時下畫壇放棄,但「紅色題材」作為那個時期的藝術產物,見證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狀態,具有無可替代的史料價值。

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溫馨提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華古玩藝術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中華古玩藝術網

古玩古董、藝術品、收藏品、歷史人文、茶道、香道、盆景

插花藝術、旅行攝影、心靈雞湯、養生美食

服務與合作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古玩藝術 的精彩文章:

孔子誕辰日:重溫聖人智慧,致敬先哲!
歲月留痕—迪拜秋拍錢幣:洪武通寶、長命富貴花錢一組

TAG:中華古玩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