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新手學古箏必須了解的常識

新手學古箏必須了解的常識

手型

手型的好壞對於音色、以及以後彈奏高難度的曲子能否彈下來有影響。正確的手型是我們在走路時的手自然的形狀。找不到感覺的家長或者學生,就走走路拉~
易犯的錯誤:

1、彈琴的時候,四五兩指蜷起來,向內縮。這樣的手型是很不放鬆的手型,會影響以後彈奏的速度。家長做陪練的時候,可以溫柔地在發現孩子有這種問題的傾向之前就提醒孩子:放鬆四五指。一定要注意說話時的態度要溫柔。

2、肘部、腕部抬得太高。基本上來講,手腕和肘部應該在同一水平線上。彈奏的時候,應該根據岳山的弧度作出相應的調整。發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家長幫助孩子調整一下即可。

古箏

有的人會說先買架便宜的普及古箏,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一等價錢一等貨,便宜的古箏無論是用料還是做工都很一般,音色也好不到哪裡去。增加學習興趣的除了學會彈古箏曲帶來的成就感,古箏本身的優美的音色也是重要原因。有的人買回來的古箏音色不好,會慢慢失去興趣。
買便宜的普及古箏造成的後果就是放棄了學習,家裡還多了一台無人問津的擺飾。最可怕的就是,讓學下去的比以為古箏的音色就是這樣,嚴重降低了自己的審美品味。
易犯的錯誤:

1、手指大關節用力過大,指尖關節不主動。
2、手指喜歡放在琴弦上之後去「拽」琴弦。正確的是離琴弦有3個毫米左右的距離地方去彈琴。
3、彈奏八度音的時候,喜歡把用手往上拽琴弦。
4、完成一個動作之後,手指還是處於緊張狀態。

節奏

初級階段建議先跟著節拍器練習,剛開始跟著節拍器練習的時候會有些困難,因為,不習慣節拍器打的拍子,會出現合不上拍子的現象。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節拍器的速度調慢,同時用手劃拍子跟著節拍器先唱幾遍,等到熟練了再在琴上跟節拍器練習。熟練了比較慢的速度,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把速度提上去。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跟節拍器練習尤為重要。這對於幫助我們建立內心的節奏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覺得花這麼多的時間在節奏上面很可惜,這是絕對值得的。

如發現某一弦的碼子在用力彈弦後有柱底打面的聲音,俗稱「跳碼」,這說明弦的張力不夠或有效弦長太短,或碼子高度不夠。先檢查一下是否按編號排碼的,如果排列沒有問題,可將這隻碼子向左移動一些再上緊琴弦即可。

  1. 如發現某一弦有沙音,俗稱「狼音」, 可能是琴柱上端牙骨的缺口將弦夾住影響了震動,只要用三角銼將缺口的兩側擴大一些就可避免。
       

  2. .如發現某弦不發音或發出沙音,用手捻一下此弦的外纏尼龍,如果捻的動,說明尼龍未纏緊,阻礙了弦的震動,則這根弦是次品,必須更換。
       

  3. .如果發現箏體不平,檢查一下箏架擺放的地面是否平整,設法把箏架放平,如箏架腿有長短則用鋸子鋸掉長出的部分即可;如使用的是組合架,可在箏體與組合架有空隙的地方釘上一塊厚度相當的橡皮就可將箏放平。

  4. .如撥動琴弦時箏頭處發出嗡嗡的聲音,請檢查一下箏頭琴盒蓋是否關緊,如盒蓋密合不好的話是引起這一問題的原因之一,再者察看一下箏頭琴盒內的物品是否排放的不平或是觸碰到盒內的琴釘,還有箏盒內不要放置太多的東西,如果放的東西較多或不平的話在彈琴的時候會引起盒內物品的的共振,從而產生噪音。

作者寫於2016-08-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如何在遊戲中提高寶寶記憶力
減肥,為何鍛煉沒效果?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