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王母娘娘」,歷史上真有其人
西王母在中國民間被稱為「王母娘娘」,許多神話故事與文學作品中都有她的身影。據說嫦娥就是吃了她送給后羿的不死葯飛到了月亮上,牛郎織女因為她用髮釵划出的銀河只能鵲橋相會,《西遊記》中孫猴子偷吃了她的蟠桃惹下大禍。
在慣常的想像中,西王母是一個風姿綽約、雍容華貴,但也有些多管閑事的女神。其實,在最早記載西王母的《山海經》中,她是個神、人、獸合體的怪物,原型可能是青海一帶游牧部落的女酋長,只是後來在人們的傳說中才變成美麗迷人的東方女神,並成了玉皇大帝的老婆。
周穆王也不簡單,他是周朝第五代王,姓姬,名滿,是我國歷史上最富於神話色彩的君王,傳說他活了105歲。他年輕時就喜歡修鍊成仙的道術,一心要學黃帝乘車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他當國王時已經50歲了,當時周王朝國力強盛,喜歡遊山玩水的周穆王四處巡遊,尤其很熱鬧地搞了一回「西遊」。傳說他坐著8匹駿馬拉的車,一日能行3萬里。
王母與國王的「天上人間」
周穆王如此興師動眾地西遊,除了他本性喜歡遊山玩水外,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去拜訪西王母。周穆王鄭重地確定了黃道吉日,帶上貴重的白圭玄璧和華美的絲織品去見西王母了。西王母在美麗的瑤池設宴招待這位貴客,此中歡娛之情,不必多說。
臨別時,含情脈脈的西王母作歌贈之,大意就是今天人們熟悉的那首情歌:跑馬溜溜的山上,跑馬溜溜的雲喲;跑馬溜溜的人啊,你還會再來看我嗎?
面對西王母的一片深情,周穆王擺出了帝王之尊,拿國家和人民當借口:「我的使命是治理國土上的百姓,使萬民平均,只有到了那時,我才能回來看你,時間大概是三年吧!」這樣的回答不免令人失望,而且其中有句潛台詞就是,三年後我要是沒有來,你就不要等我了,倘若你不嫌道遠,當然也可以來找我啊!
西王母聽了周穆王的回答,女人的柔情轉眼變成了女王的尊嚴:「我所居住的西土,雖然虎豹成群,但我是天帝的女兒,要守住他賜予的土地,不能隨便離開。你為了你的人民要離開了,這是你的使命,你好自為之吧!」
話說到這個分上,二人等於是訣別了。不過周穆王還是很懷念這段感情的,他在一座山上栽下一棵槐樹,並題字曰「西王母之山」,以此來紀念自己與西王母的這段感情。只可惜周穆王回去後不久就死了,難復諾言了。不過也有傳說西王母到底還是難忍相思之苦,果真來中原看望周穆王,並與他雙雙飛升入天宮。
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葯
周穆王與西王母的故事,本來就是神話,所以不免誇張。不過,在記載周穆王西巡的歷史古籍《穆天子傳》中,也記載了這個神話。書中說周穆王曾坐8匹日行3萬里的駿馬,西遊至昆崙山,遇到西王母,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這位貴客,臨別時二人以歌相贈。書中還記載,穆王南遊,在去黃竹的路上,遭遇雨雪嚴寒,途中有凍僵的人,此景觸動了周穆王,於是他作《黃竹歌》三章以哀民。
唐代詩人李商隱選取這個神話故事,充分發揮想像力寫成了一首諷喻詩。他想像西王母敞開雕花的窗子,盼望著曾經受自己「毋死」(不死)祝福的周穆王重赴瑤池。可是令她失望的是,她只聽到周穆王留下來的「黃竹歌聲」卻不見其人影。這不禁使她有點迷惘了,穆王有「日行三萬里」的八駿,重來相見是輕而易舉之事,為什麼他不來呢?其實仙人不理解的事,就是人世間無法避免的事,那就是周穆王已經死了。周穆王終究是凡人,並沒有因受過神仙的祝福而長生,由此可見,所謂長生不死實際上是虛妄之說。
周穆王與西王母的神話故事本以男女情感為主題,但李商隱卻沒有寫成情意綿綿的詩詞來歌詠這種美好的情感。這是因為他所生活的晚唐時期,國勢日衰,皇帝昏聵,好幾個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傳說中的丹藥,妄求能讓自己長生不老,結果非但未得長生,反中毒而亡。李商隱是借穆王的故事諷刺這些妄求長生不老的昏君,當然他的寫法很高明,詩中沒有一個字的議論與評價,完全不著痕迹地化在了王母娘娘的動作與心理活動中,構思可謂十分巧妙。
李商隱還寫過《漢宮詞》、《漢宮》兩首絕句,以漢武帝劉徹與西王母的故事為題材,同樣表現了神仙之說是虛妄的主題思想。相傳漢武帝曾見到西王母,並千方百計尋求不死之術,但結果仍然是徒勞。
可悲的是唐代以後,仍有許多帝王迷信長生,不停地上演著一幕幕醜劇與鬧劇,若李商隱地下有知,也只能徒喚「奈何」了。


※平遙南大街:中國古代的華爾街
※「鬼打牆」背後隱藏的風水謎局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