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儘管我們不情願,卻不得不承認,當年英國人發動侵略戰爭,的確擁有相當的民意基礎,具體地說,就是英國工商界執意推動的。這場戰爭,其實跟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一樣,都是工商界藉助國家力量,打開中國市場的行為。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圖)清末鴉片吸食者

1839年8月,中國禁煙、兵圍夷館的消息傳到英國。輿論開鍋,醞釀已久的對中國開戰問題,被提上日程。英國國會經過長時間的辯論,最終以微弱的多數——271票贊成,262票反對——通過對中國展開軍事行動的決議。10月1日,英國內閣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的決定。鴉片戰爭,就這樣打起來了。

此時的英國,已經不是17世紀殖民大擴張時代的英國,自身的道德和文明水準,已經有很大的提高。為了鴉片貿易而開戰,畢竟好說不好聽。在議會辯論中,很多議員反對開戰,反對的聲音,主要來自教會。因為鴉片這種毒品對人有害,維持這種貿易,本身缺乏道義感。但是,力主開戰的人更多。英國畢竟是一個工商立國的國度,推動這場戰爭的,其實是工商界。

來自印度的英國商人,最先動了起來。他們向國會請願,要求給他們做主,加爾各答的英國商人協會,甚至渲染說英國商人在中國即將遭到屠殺。各種遊說團,在國會頻繁活動。在國會辯論之前,眾多來自工商界的請願書譴責中國政府損害了他們利益,一致要求政府採取行動。當然,他們更多地強調的是中國政府行為對正常貿易的損害。棉紡織業提出了棉花、棉紗和布匹因中國政府斷絕貿易造成的損失,很多裝載這些商品的船隻,已經出發到達中國,卻無法進行交易。毛紡織企業則提出類似的籲求,要求政府想辦法解決。

鑒於此階段輸華的紡織品極端有限,所以這些呼聲,有操作之嫌。當然,這一時間,茶葉的進口也出現麻煩,因此導致英倫三島茶葉價格驟增,中國政府的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的確損害到了中英之間的正常貿易,危及英國人的生活。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圖)虎門銷煙,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

還有些人提到了中國政府對英國商人的財產的剝奪,以及非法的囚禁(指包圍夷館)。他們認為,對英國僑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已經動搖了這個國家的國本。此外,還有提及英國人在中國受到不人道的法律傷害的問題,這裡,我們看到林維喜案的影響和發酵(1839年7月7日,英國商船卡納特克號和曼加勒號上的水手,上岸到尖沙咀村喝酒。這種事很常見,賣酒給英國水手,是村民的一個好買賣。但這回出事了,喝醉了的水手與村民發生了鬥毆,一個村民林維喜傷重不治,林則徐要英國人交出兇手,商務監督義律不肯)。這個正好發生在林則徐禁煙期間的偶發事件,恰好成了促成英國開戰的一個因素。不用說,這樣的基於個人財產和權利的籲求,在西方絕對是正當的。

更令當時的中國人感到不解的是,還有英國商人指責英國政府對自己的商務監督在中國遭到冷遇而不作為。商務監督是納稅人花重金僱傭的國家工作人員,卻白花納稅人的錢,根本無法開展工作,無法保護英國商人的利益。

當然,鴉片貿易也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有商人提出,鴉片貿易是經過英國國會批准的貿易,所以,政府必須為此負責。倫敦東印度與中國協會致信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也堅持這樣的觀點,即鴉片貿易是英國國會經過調查而特許的。而且中國方面雖然明裡禁止鴉片貿易,實際上,走私卻是廣東地方政府所默許的。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圖)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倉庫

儘管如此,這個協會的意見,倒不是主張保護和維持鴉片貿易。他們認為,現在需要一場軍事行動,逼迫中國開放市場,為英國的工業品輸出創造條件。協會指出,據他們的研究,如果屈從中國政府,只能使危機加深。現在需要的,就是英國政府用武力強迫中國方面讓步,將(對華)貿易置於一個安定的、永久的基礎之上。

在國會辯論中,對於不名譽的鴉片貿易,強調其合法性的倒是不多。當然,也有人辯解說,鴉片其實危害不大。證據就是印度人也吃鴉片,但為何就沒有那麼多上癮的?當然,這樣的辯解,並沒有多少人在意。但是很多人提出了另外一種意見,他們認為,即使英國不再從事這項貿易,中國人還是會需要鴉片,是中國人自己心甘情願地要吸食鴉片,沒有人強迫他們。英國人不幹了,美國人、法國人,甚至波斯和土耳其人會取代英國人,繼續向中國輸出鴉片。

英國為什麼要平白地損失幾百萬磅的鴉片稅收?中國政府,關心的只是白銀的外漏,並非中國人民的健康。況且,如果不對中國輸出鴉片,那麼用什麼來抵消英國茶葉進口的入超?事實上,人們真正在意的是,如果中國不改變現行的貿易體制,不開放市場,就無法滿足中英之間貿易的正常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馬戛爾尼使團中的那個學會了中國話、見乾隆皇帝的時候因此而得到皇帝特別賞賜的小斯當東,此時已經成了國會下院議員。這個英國首屈一指的中國通,在議會辯論中大聲疾呼,支持對華開戰。他宣稱,如果不懲罰中國人,那麼英國將在全球各地,一個接一個地失去尊重。對中國的戰爭,將是一場世界意義的戰爭,經過這場戰爭,世界將因此而改變。據說,他說完之後,引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圖)托馬斯·斯當東覲見乾隆

儘管我們不情願,卻不得不承認,當年英國人發動侵略戰爭,的確擁有相當的民意基礎,具體地說,就是英國工商界執意推動的。這場戰爭,其實跟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一樣,都是工商界藉助國家力量,打開中國市場的行為。

英國工商界推動戰爭,與其說是保護鴉片貿易,不如說是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使中英之間的貿易往來建立在英國人熟悉的規則和基礎上。實際上,就是拉位於天下體系里的老大中國,進入他們的世界。所以,儘管在國會辯論中,反對開戰的議員義正詞嚴,指責有人居然要捍衛不道德的鴉片貿易,等於是把英國國旗變成了海盜旗。但是,現實的工商業的需求,還是壓倒了道德的呼聲。

戰爭的機會,是中國的嚴厲禁煙造成的。這樣的禁煙,在中國人看來,當然完全合理合法,但操作過程中的粗糙,在西方世界看來,卻存在著許多侵害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在很多別有用心的英國人看來,是一個天賜良機,一個不抓住就會後悔的機會。抓住這個機會,打一仗,乘戰勝之餘威,提出條件,逼迫中國政府接受,從而一勞永逸地改變中英貿易現狀。

其實,從英國國會的爭論看,這只是一個不太好的機會,理由並不充分的機會。但是,英國政府其實早就想動手了,從馬戛爾尼回去之後,這個念頭,就已經有了。只要有機會,哪怕是不怎麼像樣的機會,他們也會抓住的。或早或晚,這個仗都非打不可。英國政府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英國工商界的目的,逼中國開放。

英國反對開戰的很多,最後是誰發動這場鴉片戰爭

(圖)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到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只是,對於當時的英國政府來說,財政赤字已經太多,根本沒有打這場戰爭的經費。但是,當年的陸軍大臣想出了辦法。在他看來,既然各種情報表明中國如此不堪一擊,戰爭的勝利,是可以預期的。那麼,打一仗,讓戰敗的中國支付戰爭經費,也順便把由義律擔保的英國鴉片商人的鴉片款也賠了,無論如何,都是一場合適的買賣。

通過戰爭獲得賠償來牟利,本是歐洲人曾經慣用的政府型「商業活動」,早在封建制的中世紀,就已經流行。將之用到中國人頭上,的確是個大好的商機。在後來的戰爭中,英國指揮官也心領神會,貫徹陸軍大臣的意見,不斷地通過戰爭,從中國人那裡弄錢,搶劫官庫,威脅攻城,一次次地讓中國人付贖城費。

仗,就這麼打起來了。1840年6月,當一支英國艦隊到達中國的時候,不僅裝載著士兵,而且順便搭載了1萬箱鴉片販子們的鴉片。出征的軍艦,順便變成了鴉片貿易的商船,遠征軍從一開始,就盈利了。說這場戰爭是鴉片戰爭,名副其實。我們不得不說,這場戰爭,即使用當時歐洲人的標準,也很不名譽。

▌摘自《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開國之惑》,張鳴(著),重慶出版社授權合作稿

作者寫於2016-08-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岳母刺字的傳說是真的嗎?
黑暗冥王星露真容?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