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英特爾回應10nm晶元質疑,稱全年營收將比預期高45億美元

英特爾回應10nm晶元質疑,稱全年營收將比預期高45億美元

英特爾回應10nm晶元質疑,稱全年營收將比預期高45億美元

9月29日消息,英特爾臨時首席執行官(CEO)鮑勃·斯萬(Bob Swan)回應了近期資本市場對英特爾晶元供應能力和10nm級晶元製造工藝的質疑,這家晶元製造商有足夠的晶元供應量來滿足其全年營收展望。

斯萬表示,該公司向10納米製程工藝的過渡正「取得進展」。此外,他預計,該公司將於2019年開始量產10納米製程工藝晶元。從歷史上來看,更小的納米晶元製造技術能使公司製造出運行速度更快、更節能的晶元。

當地時間周五,斯萬在英特爾網站發布的題為《供應更新》的文章中表示:「我們仍然相信,我們至少有足夠的供應來滿足我們在7月份宣布的全年營收展望,即全年營收將比1月份的預期高45億美元(約合309億元)。」

數據的爆炸級增長持續,對處理、存儲、分析和共享數據的需求,推動了行業創新以及對雲、網路和企業計算性能的驚人需求。今年前六個月,英特爾的數據中心業務增長25%,雲計算收入增長43%,個人電腦PC業務表現「更驚人」:

據Gartner統計,今年二季度的全球PC出貨量是六年來首度增長。英特爾預計今年的PC潛在市場範圍(TAM)將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溫和增長,主要得益於對遊戲和商用系統的強勁需求。

信件承認,PC市場的強勁增長給英特爾供應鏈製造了壓力,英特爾不得不優先考慮生產Xeon和酷睿處理器,以滿足上述兩個高端市場的需求。這導致英特爾的晶元供應「無疑是緊張的」,特別是在入門級PC市場。

但英特爾仍相信,「至少」有足夠的供給來滿足今年營收目標。7月底,英特爾提升2018全年非GAAP項下的營收指引至6950億美元,較1月初的全年營收指引高出了45億美元。

英特爾還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將2018年資本支出(capex)調整為「創紀錄的」150億美元,較年初規劃新增了10億美元。增量資金會投入到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愛爾蘭和以色列的14納米晶元生產基地,以提振現有晶元產量滿足需求。除了秉承「客戶至上」的理念,將客戶需求與現有供應相匹配之外,英特爾持續在下一代的10納米級晶元研發方面取得進展,產量也在改善,並持續預計2019年可以實現量產。

9月初,知名投行摩根大通曾質疑英特爾今年業績達標能力,認為沒有製造足夠的處理器晶元來滿足需求,會成為年末節日購物季PC銷售的一大阻力。該行還預計,英特爾的處理器和晶元組合短缺會傷害今年四季度公司PC出貨量5到7個百分點。

英特爾表示,由於延遲轉向下一代10納米製造技術,英特爾的產能存在問題。分析師擔心,英特爾處理器短缺問題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不止持續一個季度。

「澄清信」發布後,英特爾股價止跌反彈,最高漲3.8%,日高為47.75美元;周五美股盤初曾跌1%,觸及日低45.46美元;最終收漲3.07%,報47.29美元,創9月5日以來最高。

華爾街投資銀行富瑞(Jefferies)表示,由於英特爾的CPU出現嚴重短缺,晶元製造商AMD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增加兩倍,從當前的10%提高到30%。

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道,由於晶元製造商美光科技的股價持續下跌,華爾街分析師擔心,內存晶元市場會出現下滑。上周四,美光科技證實了投資者最擔心的問題,並稱PC處理器短缺正損害其對內存晶元的需求。

美光科技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處理器短缺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延續至第一財季之後。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約瑟夫·摩爾(Joseph Moore)在研報中表示:「內存晶元市場的衰退已經開始。坦白地說,我們仍在深入調查英特爾處理器短缺的影響程度。在我們的最後一輪供應鏈檢查中,英特爾處理器短缺是一個刺激因素,但它似乎並沒有對產業構成太大的干擾,更大程度上是一種限制。不過,這種情況在第四季度及以後可能會發生改變。」

本月早些時候,摩根士丹利和KLA-Tencor高管表示,內存晶元市場正在惡化,這導致半導體行業股價大幅下跌。

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深度報道電子產業供應鏈

分享最及時前沿商情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2000億美元進口背後的「芯」之殤
兇猛!NXP國內第一大代理商,多條線進攻汽車電子!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