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星期,我很高興——中國製造的2件小事

這個星期,我很高興——中國製造的2件小事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從2016年民營航天企業的崛起,開始形成和國有航天院所的良性互動,通過外部環境的改變,促進國企的體制改革和待遇改善。在過去的十天裡面,不管是阿里的平頭哥半導體,還是航天的張小平研究員,都反映的是中國製造的進步,也對廣大普通技術人員更為有利。

這一個多星期以來,說實話我感覺有點高興。高興的原因也並不複雜,是因為兩個有關製造業的新聞。

第一個新聞是9月19日,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在2018雲棲大會上介紹,阿里將把此前收購的晶元公司中天微和達摩院自研晶元業務一起,整合成一家晶元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推進雲端一體化的晶元布局。

他還提到了以後阿里晶元業務的四個方向,一是神經網路處理晶元(NPU),這個是目前阿里晶元業務的主攻方向。

阿里叫做神經網路晶元,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AI晶元。神經網路處理晶元這個名字,顯然是跟著蘋果取的,蘋果手機目前的面部識別和FACEID功能,就是通過手機處理器裡面集成的「神經引擎」實現的,最新一代的蘋果A12處理器裡面,neural engine的運算次數達到了每秒5萬億次。

目前不管是蘋果,華為,還是三星,谷歌,亞馬遜等等,都在不斷推進AI晶元研發,這是一場新的科技競賽。

AI晶元到底有什麼用?簡單的說,它會讓電子設備更加聰明,最為常見的應用,就是面部識別解鎖手機,以及拍照實現自動對質量高的照片進行選取,比如你按下拍照按鈕,手機會自動拍攝多張照片,並且選取質量最高的那張。

再比如手機自動識別圖片上面的文字,並且轉成文本文件,或者自動識別圖片裡面的人是誰,並且可以和你通訊錄或者微信裡面的聯繫人對應起來。

另外再舉個例子,蘋果在發布會上展示的應用,用戶可以用手機拍攝自己投籃的視頻,然後該應用能夠自動統計視頻裡面的人投籃了多少次,命中了多少個,這就開始逐漸接近人的識別水平了。而在以前,手機這樣的電子設備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

問題來了,如果要實現這些人工智慧的功能,手機不是已經有通用處理器SoC和GPU了嗎?為什麼還需要專門的AI晶元呢?

專用的AI晶元,可以專註於人工智慧場景應用的實現,而無需承擔其他額外的功能,就跟要想在鐵人三項裡面奪冠,你顯然要找個同時精通游泳,自行車和跑步的人。但是如果就想在游泳比賽奪冠,那找孫楊就可以了。

手機的發展,肯定是功耗更小,重量更輕,厚度更薄,AI專用晶元可以實現最高效率和能力,同時又實現最小的電力和空間消耗。

目前阿里巴巴研發的AI晶元,主要是為解決圖像和視頻識別、雲計算等商業場景的AI推理運算問題,首款AI晶元預計2019年下半年面世,首批晶元將應用在阿里數據中心、城市大腦和自動駕駛等雲端數據場景中。未來將通過阿里雲對外開放使用,使得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AI能力可以在雲端使用。

也就是說,和華為,蘋果主要開發手機終端上的AI晶元的思路不一樣,阿里巴巴開發的AI晶元主要還是應用在雲端。比如你現在使用的支付寶,淘寶,天貓,阿里網商銀行等業務,大量的數據都是存儲在數據中心上面,非常顯然數據中心也是要走向人工智慧化的。

應該說,阿里已經為平頭哥鋪好了路,阿里旗下各種業務應用都已經擺在那裡了,就等晶元出來就可以立即使用。

以城市大腦為例,除了杭州以外,還在蘇州,重慶,澳門,吉隆坡,衢州,烏鎮等地都有部署,而且還有大量項目在談,例如2018年8月,海口市就以4.38億元採購阿里城市大腦方案。供應商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

城市大腦應用範圍很廣,例如系統識別車輛碰撞實現自動報警,這樣當輕微事故發生,你還沒有拿起手機告警,交警就已經在路上了,並且系統已經自動錄入車牌號甚至駕駛人員的各種信息了。

再比如城市大腦自動為救護車,消防車實現信號燈控制,自動識別擁堵路口等等。把機器變得和人一樣聰明,是以後的發展方向。

阿里晶元的第二個業務方向,是面向終端的嵌入式晶元。

嵌入式晶元也不難理解,簡單的說就是除了電腦之外的其他設備用的晶元就是嵌入式晶元。

比如說你買了一台電視,這個電視機你顯然不是買過來當計算機用的,你是用來看電視節目的,電視機裡面的晶元就是幫助你實現看電視的功能,所以是嵌入式晶元。

同樣的還有手機,2018年9月4日消息,小米全資子公司北京松果電子宣布與阿里巴巴全資收購的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因為中天微官網上的合作通稿裡面,雙方認可對方的理由都是「手機」:

「中天微也認可松果電子在澎湃S1手機晶元上的成功,印證其在SoC上的深厚技術積累與手機晶元軟體系統上的雄厚技術實力。與此同時,松果擁有經過市場驗證的可擴展的SDR Modem技術,讓基於RISC-V架構的晶元產品可以進入技術門檻最高的智能手機領域。」

這個其實是個很有衝擊力的新聞,不管是阿里還是小米,真的是很有野心的企業。只是從現在來看,RISC-V架構遠不如ARM架構成熟,等幾年再看。

阿里業務的第三個方向,是量子計算晶元,2017年阿里巴巴發布了量子計算戰略,而量子計算要變成現實就需要晶元做支撐,這個還比較遙遠。

第四,面向物聯網(IoT)的晶元。

這個也很好理解,比如目前正在逐漸普及的智能電錶晶元,各種感測器晶元,比如汽車上的各種感測器,比如你用的公交卡,身份證等等。主要在於其可連接性。

我們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切入的這四個領域,可以說涵蓋了當今晶元發展的主流。其中開發RISC-V架構的手機晶元,以及量子計算晶元,可以看出阿里的前瞻性。

最為著名的案例就是雲計算,2010年的深圳IT領袖峰會,BAT三巨頭對雲計算的理解:

李彥宏: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

馬化騰:現在我們倡導這個理念,現在來看還為時過早。如果說未來各種綜合性業務軟體,各種企業管理系統都可以去雲端處理,這的確是有想像空間的。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後,到」阿凡達「那時確有可能,但現在確實還是過早了。

馬云:我的理解雲計算是一種分享,數據的處理、存儲並分享的機制。我們自己公司對雲計算是充滿信心和希望,因為我們又找到一個新的礦產,阿里巴巴擁有大量消費數據、支付寶交易數據,我們覺得這些數據對我們有用,對社會更有用。我們做雲計算因為市場需要、客戶需要,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成本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做,將來要死。

阿里平頭哥半導體是四個方向裡面,量子計算晶元這個是中國主要科技企業裡面的獨一家,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中國本來可以說是走在世界前面的,但是國內依然出現了各種質疑,甚至說是騙局的聲音。

一個新技術的出現,因為人們對其存在的不了解甚至可以說無知,以及既有的利益關係,因此往往總是會出現質疑的聲音,阿里在這個情況下堅持進行投入,可見其極富遠見性。

2013年,阿里巴巴開始進行量子領域技術研究,2015年7月30號,阿里巴巴和中科院聯合簽署了在量子領域長期合作的備忘函,並且宣布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共同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研製量子計算機

該實驗室結合阿里雲在經典計算演算法、架構和雲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量子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優勢,探索超越經典計算機的下一代超快計算技術。重點推進量子領域的研究和應用落地,2017年3月的深圳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公布了全球首個雲上量子加密通訊案例,通過建立多個量子安全傳輸域,為客戶提供無條件安全數據傳輸服務。

兩個月後的2017年5月,中科大、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等機構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台在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下圖來自中科院官網。

當然在中科院的官方通稿裡面,是這樣描述工作分配的「上述工作由中國科大、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協同完成,受到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教育部2011計劃等資助。」

也就是阿里在量子計算機研製中起到的是輔助作用,應該是以提供研發資金的形式獲取相關技術。

2017年9月29日,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里量子通信幹線開通,首批參加數據傳送實驗的客戶,除了政府和軍方之外,就是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阿里巴巴集團三家,均實現了京滬異地數據的量子加密傳輸等應用

阿里對量子計算的定位是「現在所研究的目標是為了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量子計算就是阿里巴巴解決20年後計算資源稀缺的規劃武器。

可以說平頭哥半導體的成立,最高興的還是中國晶元產業的工程師們。

中國現在雖然晶元公司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但是客觀的說,還缺乏巨頭晶元公司,也就是能夠大量僱傭晶元設計人員,並且還能提供較高薪資的公司。

這樣的巨頭晶元公司目前在中國來說,只有三家,那就是華為海思,紫光集團(紫光展銳,長江存儲等),中興微電子。他們都能僱傭數千名甚至以上的晶元研發人員。

另外還有就是做礦機晶元的比特大陸,這家公司今年營收在國內晶元行業僅次於華為海思了,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28.45億美元,凈利潤7.43億美元。

同樣還有做礦機晶元的嘉楠耘智,2017年營收13億人民幣,但是今年就能突破100億元,達到數倍的增長。

不過礦機晶元的技術含量不能和海思,紫光,中興比較,礦機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也無法和電子設備比擬,因此這些礦機晶元巨頭,如果能成功轉型的話,才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當然也有其他不錯的公司,比如寒武紀,兆易創新,匯頂科技,士蘭微,小米松果等等,但是這些公司規模都不大。

這裡面營收最高的匯頂科技,雖然研發人員收入還算不錯,但是到2017年12月31日,其研發人員也只有1019人。

阿里的加入,應該說給晶元業帶來了很好的前景,隨著阿里平頭哥的不斷發展,必然能提供越來越多的高薪晶元相關職位。畢竟阿里在薪資方面的大方,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如果你是中興微電子的工程師,相信在除了往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等公司跳槽之外,也多了一個阿里這樣的選擇。

另外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就是本周的航天科技專家張小平事件。

航空航天,本來就是我國頂尖工科大學生的熱門就業方向,我國航天部門就業集中在北京和西安。

有多熱門呢?以北航和北理工兩所北京的理工科院校為例,

下圖為北航2017年畢業生去向,航天科技排第二招聘了224人,航天科工第三招聘了186人。

下圖是北理工2017年碩士畢業生去向,該校本科生65%的人繼續讀碩士或者出國,本科直接就業人數很少,因此就看碩士畢業生。

航天科技排第一招聘了201人,航天科工排第二招聘了160人。

同樣的還有哈工大,2017年航天科技招聘了126人,航天科工招聘了88人。西北工業大學2017年航天科技招聘165人,航天科工招聘81人。即使是清華大學這樣的國內頂尖理工院校,2017年畢業生去向中,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也分別排在第6位和第8位。

因此航天單位,可以說一直是我國頂尖985理工科院校畢業生的最熱門去處之一,現在網路上大量的言論說航天待遇差,畢業生進入航天院所工作,很多就是為了拿戶口,戶口拿到了就可以閃人了,而且」閃人」後基本上不會再從事航天相關的工作,而是往電子軟硬體,互聯網方向跳槽,尋求更高的待遇。

我國航天院所和頂級理工科高校,可以說有雙向性,一方面航天院所一般就看得上理工名校學生,一方面理工科名校畢業生也確實喜歡選擇到航天院所工作。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網上把航天院所的待遇說的那麼差,那為什麼我國頂尖理工科院校的畢業生都喜歡往航天院所跑,難道全部都是因為樂於奉獻給祖國航天事業嗎?當然不是,誰不想在畢業的時候找個對自己來說最好的工作?

畢業生在我國航天部門工作,有以下幾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1:平台大,鍛煉機會多。我國很多國企可以說進去之後很清閑,感覺人都要呆廢了,畢業生剛畢業的前幾年是成長鍛煉的關鍵時間點,如果這幾年在技術能力上沒有什麼進步,會大大影響後面的職業生涯。

而我國航天部門恰恰是屬於敢於使用年輕人,敢給年輕人大量機會的地方,清閑沒事做在我國航天口是不存在的,沒把你加班累死就不錯了。

你如果作為一個研發人員,說你在航天院所幹了三年五年,沒有學到技術,可以說幾乎100%是你的問題。

2:網上說航天院所工資低待遇差的聲音很多,但是實際上我國航天院所待遇好不好,是看你的參照坐標系。相比於傳統行業,航天院所的待遇算不錯了。

不然怎麼會這麼多名校學生選擇航天部門工作?

到航天院所工作的畢業生,可以說基本來自名校,心理預期本來就高,他們的參照坐標都是他們身邊的同學,而同學們不是在國外,就是在互聯網企業,或者國內消費電子企業,各個金融機構就業,要麼就是在高校當老師等等,這樣一比較當然有落差。

自己本身也很優秀,結果被同學拉開了距離。另外航天院所畢竟是在體制內,工資漲的慢,離同學差距越來越大,所以時間越久心理落差越大,再加上這幾年的房價暴漲,自然會產生待遇差的抱怨。

我自己班上就有在北京航天院所工作的同學,總而言之有房子的才呆得住。

我們就以本周的張小平事件為例,張小平在航天六院11所的薪資到底是多少?年薪12萬元的說法不靠譜。

在熱傳的網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 》中,張小平年薪12萬元。說實話這個數字一看感覺很不靠譜。因為我平時一直喜歡搜集各種公司的起薪,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觀察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和產業升級情況。而且航天院所的工資,十幾年前我畢業的時候,去參加過學校的各種航天口的宣講會,當時航天院所給應屆碩士生的工資一年全部加起來也有四五萬了,怎麼可能一個高級職稱研發人員到2018年才12萬?

根據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官方回應,張小平是1994年入職的,2011年8月獲得研究員資格,按照年齡來算今年48歲了。而根據新京報的報道,採訪了多位航天系統科研人員,研究員是非常難評的職稱,對文章要求很高,還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

張小平擔任的副主任設計師是總體設計部門才有的職位,比例在10%以下。總師、副總師、主任設計師、副主任設計師加起來大概也就占所有研製隊伍的10%。同時一位航天系統科研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和張小平級別一樣的研究員,不止12萬,一年下來大概稅前25萬,稅後20萬左右的樣子,雖然沒有市場化公司高,但比爆料中的12萬收入水平還是要高的。」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西安航天動力研究中心的待遇水平,已經是航天六院系統內待遇比較高的研究所。

新京報的報道關於估計張小平一年稅前大約二十多萬收入的說法,我認為是靠譜的,例如2012年3月,在Openlab網站上,有學生詢問西安六院十一所的碩士薪資如何,回復中回答碩士應屆生大約6-7萬元,工作兩三年後7-8萬元。

在2015年底,有一個碩士應屆生在小木蟲和天涯都發了貼,詢問西安六院11所和西安中興哪個好,他也透露了應屆生的待遇:

由於該學生專業不對口,不在11所的核心科室,公司提供單身公寓,應屆碩士工資+績效+津貼+各種獎金全年有8-9萬元,另外公積金的比例較高,按照1:3.8繳納(當然基本工資低)。同時該學生拿到西安中興的錄用書,月薪8500元+300多元餐補,公積金按照8%,1:1比例繳納。該應屆生因此猶豫不定該去哪一家。

其他在各種高校求職論壇上的討論,關於六院十一所的應屆生薪資範圍基本是一致的。張小平作為工作時間很長,職稱較高的科研人員,薪資水平高出應屆生,一年薪資在二十多萬是靠譜的。

另外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也可以證實,9月27日澎湃新聞採訪了此前曾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其他下屬研究所任職,後來同樣入職藍箭航天的一位航天科研人員。他對記者表示,這個(12萬年薪)數字在業內來說是不準確的,應為該網文編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及了相關問題,他表示,相比過去,體制內研究院近年被民營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研究院會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因此不管從哪方面的信息來看,在航天六院11所這樣的部門,研究員年薪才12萬元不靠譜,這個是應屆生或者工作兩三年的薪資水平,研究員薪資在二十多萬,這個是比較靠譜的。

民營航天工資薪資高於體制內,但是年薪百萬元的說法不太靠譜

民營航天企業薪資水平高於體制內,而且近年來也確實挖了不少研究人員,但是不管是藍箭公司,還是張小平本人,從來沒有透露過目前薪資是多少。因此目前年薪百萬的說法,都是網路自媒體傳言。

並且對於這種燒錢的初創公司,我對能提供百萬年薪持懷疑態度,因為一般初創公司都是期權激勵形式為主。

為什麼這麼說,藍箭空間2015年成立,經歷了多輪融資,到2018年4月B輪融資2億元完成後,三年總共融資5億元。加上湖州市軍民融合專項支持的2億元,共計7億元。

這7億元用來幹什麼了呢?修了「兩個中心,一個基地」,兩個中心是位於北京和西安的研發中心,一個基地是浙江湖州的智能製造基地。

藍箭目前還沒有收入,火箭還沒有研發成功,3年獲取資金7億元,當然還有自有資金投入。

需要建造兩個研發中心,製造基地,另外研發還要燒錢,隨便做次火箭實驗都是要燒錢的,火箭是消耗品,國內另外一家民營航天企業零壹空間,和國內北航,南航,西工大,哈工大等10餘所高校共同成立了飛行聯盟,其目標之一就是2020年將實現單發飛行試驗里單項技術驗證費用在一百萬以內。

而一枚火箭的價格,國內不管是零壹空間還是藍箭空間,提出的目標都是發射費用在1公斤降到1萬美元以下,也就是100公斤的衛星入軌,費用在100 萬美元,可見火箭本身價格的昂貴。

而且藍箭目前有差不多200名員工,我們假設人均年薪20萬元,這已經高出體制內的平均水平了,加上社保之類,公司一年固定支出也在四五千萬元。這對創業公司已經負擔非常大了。

以上是估算,我們再根據工商信息查詢工具企查查顯示,藍箭航天的平均薪資水平為1.14萬元每月,月薪兩萬以上的占公司員工10%左右,也就是大約20人。這個和上面的公司融資規模是可以對應上的。

合理估計藍箭即使真的能提供百萬年薪,整個公司能拿這個數的也就是幾個人而已,CEO,CTO等等。

除非張小平剛好就是這幾個核心人物之一,那才可以百萬年薪,畢竟連SpaceX這樣的企業,目前都沒有實現穩定盈利,作為初創公司,不可能大面積的提供如此高的薪水,畢竟在穩定的獲取收入之前,還需要不停的融資才能在盈利前生存下來。初創公司,活下來是第一位的。另外,對高級人才,待遇只是一方面,越是高級人才,越是看重自我實現。

正如澎湃新聞採訪的和張小平一樣從航天六院跳槽到民營航天公司的工程師說的話,該研究人員還表示,張小平離職一事用「挖」字其實不準確,他描述自己跳槽的原因,「我來藍箭其實更多的是基於雙方相互一致的認同。馬斯克建立SpaceX,把原來我們對航天、火箭的一些認識都顛覆掉了。我原來在研究所工作時,看到人家的進展心裡比較焦急,大型國企的體制內研究所經過若干年發展內部其實已經非常非常規範,什麼人做什麼事、技術怎麼研發,有一些碰撞的想法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實現。我認為我們中國不是沒有馬斯克公司中那樣的工程師,只是這種人的有些想法在原有環境中不那麼容易得到實現。」該研究人員反覆講的是想法的實現,我相信他說的話是發自內心的。

張小平這樣的研究員的出走,待遇只是一部分原因,我甚至覺得待遇所佔的比例並不高,更多的還是自我實現。

張小平並不是沒房的年輕人,西安房價在2017年暴漲以前,長期徘徊在幾千元一平的水平。五六千元就能買到不錯的房子,應該說這對已經工作超過20年的張小平來說,房子並不是什麼問題,更何況,1994年入職的張小平,航天系統對於高級技術人才還有福利房的待遇,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他在西安不只一套房子。

一年二十多萬元,房子無壓力,航天也是有社會地位的體面工作,雖然說與大學同學之類的比,收入肯定是少了一大截,但是要說研究員這種高級研發人員在西安日子過的很苦,真的不至於,至少他在西安,房子車子都並不是問題。更多追求的還是自我想法的實現。

如果要說苦,主要還是航天系統的年輕人,西安在2017年房價暴漲,這就讓航天系統的年輕人,尤其是剛畢業的就顯得比較難過了,如果說年輕人主要是為了待遇跳槽,那麼對於張小平這種高級研究人員來說,我相信他跳槽的主要原因,還是對事業和環境的追求。

因此,本周的張小平事件,總的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航天系統裡面的科研人員來說,高級別的科研人員,有了可以實現自己想法的地方;低級別的科研人員,可以通過行業內跳槽提升自己的待遇。

對國家總體來講,有人跳槽了民營航天企業,但是智力資源並沒有流到航天行業以外,仍然在為祖國航天事業出力,而且跳槽留下的位置,反而也給年輕人留出了空間,有利於培養更多的高級人才。

對於體制內航天院所來講,有外來勢力形成了競爭,反而可以促進機制的進化和改革,更加重視人才的建設,更有利於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圍和改革的動力。

怎麼看,對各方面都是一件好事情。

最後,簡單的多說一句,這起事件讓網民更多的在吐槽國企的體制問題。

我想說我其實也是國企科研院所出來的,科室領導是個愛鑽研技術的理工中年男,而所長是個和氣的領導。至少我當時在的研究所,做事搞技術的氛圍還是主流,要不是待遇低我也會一直幹下去,

出來之後到深圳就知道,即使在深圳這樣的改革開放前沿,所謂人情,江湖,辦公室政治,領導不喜歡你,待遇差這些東西,民營企業一樣存在,並不是國企的專利,只不過程度不同,甚至某些方面比國企更嚴重。

我就見過部門領導不喜歡某個員工,當面對該員工領導說,覺得這個員工水平不行,建議把他幹掉,只要一句話,說幹人就可以幹人,就是這麼簡單,我當時才畢業不到三年,現場聽到這句話讓我當時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衝擊。

其他各種員工不被領導喜歡,因此很快被裁員,離職,轉部門,績效很差,這樣的事情這麼多年早就見怪不怪。

國企同樣也有競爭力很強的公司,比如汽車業的上汽集團,家電的格力,安防的海康,顯示面板的京東方,半導體的北方華創乃至於中芯國際等等。

再比如說我國的醫療事業,公立醫院明顯優於民營醫院,各種莆田系醫院我反正是不太敢去的。

國企與民企,本來就是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關係,沒有必要把兩者對立起來,對於普通人而言,在國企和民企工作,本來就各有各的好。

對於我們而言,最為重要的是有的選擇,國企和民企之間能有良性競爭,促進共同進步,這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

回到這起事件,從2016年開始,民營航天企業的崛起,開始形成和國有航天院所的良性互動和競爭,通過外部環境的改變,促進國企的體制改革和待遇改善。而對普通的航天員工而言,如果不幸遇到了不對路的領導,又或者待遇實在不滿意,又或者自身想法不能實現而苦悶,現在有了可以跳槽的出路,還可以繼續從事航天事業,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過去的十天裡面,不管是阿里的平頭哥半導體,還是航天的張小平研究員,這兩起事件的背後,都反映的是中國製造的進步,也對不管是集成電路行業,還是航天行業工作的廣大的普通技術人員更為有利,因此這個星期,我很高興。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為知乎大V寧南山,文章於2018年9月29日發表於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寧南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c2NDc2OQ==&mid=2247484795&idx=1&sn=7bdbdb2091e425785437732452a9ffe5),作者授權風雲之聲轉載。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技發展不靠任何人「恩賜」
如何深入地淺談人工智慧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