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了。里約熱內盧成為了奧運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城市,此外,這次夏季奧運會也是繼2014年世界盃後又一巴西體育盛事。這次巴西奧運會,面臨的挑戰可不少,除了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還有安保問題、寨卡病毒……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屬於黃病毒科的蟲媒病毒,不耐酸、不耐熱,離體條件下抵抗力較弱。該病毒有包膜,直徑40~70納米,主要通過伊蚊叮咬感染和傳播。

寨卡病毒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它最早於1947年在烏干達寨卡森林中的獼猴身上被發現,也因此而得名。但長期以來,該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在赤道區域的猴子之間傳播, 因此人們才對它缺乏足夠的重視和系統性的研究。

近十年來,雖然在偏遠的太平洋島嶼,偶爾也有該病毒感染人的零散事件發生,但由於感染癥狀一般較輕,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2015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寨卡病毒首次出現在美洲,而今年2月,該病毒的傳播區域又擴大到包括美洲大部分地區以及非洲、 大洋洲等地,在28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出現,這才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和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寨卡病毒的傳播媒介——伊蚊

那麼,為什麼寨卡病毒會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傳播呢?寨卡病毒之所以在南美和中美洲迅速傳播,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該地區的人群從未接觸過寨卡病毒,缺乏免疫力;二是該地區廣泛存在傳播病毒的蟲媒——伊蚊。

據巴西衛生部估計,僅在2015年,該國就有44萬~130萬人感染了寨卡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2月1日召開的緊急會議上稱,未來12個月內,估計美洲將有三四百萬人感染寨卡病毒。由於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的感染途徑相似,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凡是在登革熱流行的區域,都有可能大規模暴發寨卡病毒,致使其流行,應引起高度重視。

寨卡病毒有什麼危害?

大部分感染寨卡病毒的人並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然而大約有20%的感染者會出現發熱、 皮疹、關節疼痛和結膜炎等癥狀。最讓人擔心的是,在寨卡病毒流行的巴西,出現了大量患小頭症的新生嬰兒。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患小頭症的新生兒

最新的一項臨床醫學調查證實,在患小頭症的嬰兒腦部發現有該病毒的存在,這進一步證明,孕婦如果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新生兒神經發育畸形和小頭症,引起兒童智力障礙和痴呆,這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孕婦應避免去寨卡病毒流行的國家。另外,哥倫比亞、牙買加、 巴拿馬等美洲國家的衛生部門,甚至建議本國婦女推遲懷孕。

常用的辦法有兩種,一是消滅幼蟲,把滅蚊葯倒進蚊子產卵的水域;二是消滅成蟲,把滅蚊葯混進煙霧噴洒。 但效果都不太好。

「自限性基因」讓這屆奧運更安全

雖然蚊子防不勝防,但英國牛津大學Oxitec公司的產品或許能派上用場哦。

1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蚊子有兩個特性。一是雄蚊子不叮人,只有雌蚊子才會叮人;二是雄蚊子非常擅長找到雌蚊子。

2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Oxitec公司的科研人員把自限性基因轉入雄蚊子組織細胞的細胞核中,轉入的這段基因可以表達為一種能夠充當「開關」、控制其他基因活性的蛋白質。

3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被改造的雄蚊子可以順利長大成年,但它已經攜帶了自限性基因。

4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當這種雄蚊子被釋放到野外,並且和雌蚊子交配後,它們的後代會繼承這種自限性特徵,在成年前死去。

5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這是因為具有「開關」作用的蛋白質打開了幼蟲體內的自限性特徵基因,關掉了幼蟲存活的必須基因。

6

生物科技讓里約奧運更安全!

通過10多年的研究和實驗證實,這個辦法確實可以減少蚊子的數量,對於人類可謂安全,對於環境無害,而且性價比高。

這項技術在巴西已經擴大了試點範圍,說不定能讓這屆奧運會更舒心呢!

(作者: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營養配餐師,陳雲鳳)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作者寫於2016-08-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填報志願要考慮性格因素 避免扎堆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