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南明滅亡始知奢靡享樂之風不可漲

看南明滅亡始知奢靡享樂之風不可漲

原標題:看南明滅亡始知奢靡享樂之風不可漲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以上這兩句出自杜牧的《泊秦淮》,而詩中所指的《後庭花》作者是亡國之君陳後主,陳後主窮奢極欲,沉湎聲色,是一個典型的昏君。當時,北方強大的隋時時準備渡長江南下,陳這個江南小王朝已經面臨著滅頂之災,可是這個陳後主,卻整天與寵妾張貴妃、孔貴人飲酒嬉戲,作詩唱和。陳後主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但是他在辭賦上確實有很高的造詣,創作出了很多辭情並茂的好作品,從他所做的《玉樹後庭花》就可以看得出來,「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陳後主的好日子就像詩中這玉樹後庭花一樣短暫,公元589年,隋兵進入建康,陳後主被俘,後病死於洛陽。《玉樹後庭花》遂被稱為「亡國之音」。


危險就在眼前,而全然不顧。國破家亡,又人怨得了誰呢?也許人們總是喜歡忘卻,歷史總是在重複著重複著。北宋末年,金兵長驅之下,攻破大宋都城東京,俘虜宗室大臣兩千多人北上,史稱「靖康之恥」。而大宋臣民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南宋君臣又大肆歌舞享樂,沉淪於奢侈糜爛的腐朽生活之中,這正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最終南宋朝廷被蒙古滅亡,徹底亡國,國破家亡。



在大約500年後,同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大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十餘天后,消息才傳到江南。公元1644年4月17日,在南京的大臣們心急如焚,立即著手推舉新君,大臣們迫不及待了選了一個新皇帝——福王朱由崧為皇帝,朱由崧即位後本應勵精圖治,以雪先人之恥,但實際情況卻是弘光朝廷在建立之初就腐朽不堪,危機四伏。朱由崧貪圖享樂,酗酒好色。剛剛當上皇帝後,朱由崧就下令在南京、蘇杭等地採選秀女。其爪牙為迎合主子的需要,強征民女,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好酒貪杯是朱由崧的另一大癖好。他常常通宵達旦地聽樂縱飲,大臣幾番進諫都無濟於事。皇宮內廷懸掛的楹聯竟是「萬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幾見月當頭」。最終不到一年光景,八旗兵馬破四鎮,屠揚州,最終攻破南京,才成立一年的南明弘光小朝廷頃刻間土崩瓦解。



南陳、南宋、南明德滅亡正應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兩句話,歷史一遍又一遍的在警醒著我們,讓我們要時刻想起「憂勞興國,逸豫亡身」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郎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六個字道盡了明朝註定滅亡
朱棣率軍兵臨城下,看到城樓上的「木牌」,無奈只得撤軍

TAG:阿郎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