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甄嬛還得寵的人,雍正對他很肉麻,卻因一個錯別字慘遭拋棄

比甄嬛還得寵的人,雍正對他很肉麻,卻因一個錯別字慘遭拋棄

原標題:比甄嬛還得寵的人,雍正對他很肉麻,卻因一個錯別字慘遭拋棄



要論清朝最得寵的臣子,那隻能是和珅和中堂,紀曉嵐、劉羅鍋等統統得靠邊站。關於和大人的受寵程度,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他與乾隆的關係已經好到超越了君臣,在後人的眼裡,甚至超越了基友,因此衍生出了不少頗為曖昧的傳說,比如和珅是乾隆愛妃轉世,以及慈禧是和珅轉世云云。


其實,除了和大人以外,還有一位仁兄也是受盡了皇帝的寵信與厚待,雖然比上不足,但他與和珅領域不同。在「將軍」這個領域,他可是最得寵的那個。


此人,就是熱播劇《雍正王朝》、《甄嬛傳》中那位大名鼎鼎的「年大將軍」年羹堯,而對他寵信有加的,自然就是更著名的一代直男皇帝雍正帝胤禛。

年羹堯(1679—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清朝名將,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集高官顯爵於一身。



他的人生可謂大起大落。當平定西藏亂事、平息羅卜藏丹津後,以其赫赫戰功,獲得雍正特殊寵遇,旋即又如股災一般超級大跳水,被削官奪爵,勒令自盡,如此巨大的轉變,可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旦夕禍福,風雲莫測。


1、萬千寵愛


這個詞一般是用來形容皇帝對后妃的寵溺,例如著名的楊貴妃,就被稱作是「後宮佳麗三千人,萬千寵愛於一身」。用在年羹堯身上,是不是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可事實上正是如此,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先來看看,年羹堯受寵之時,雍正那些始終煽情到了極點的硃批:



(1)爾之真情朕實鑒之,朕亦甚想你……(皇上,臣妾也很想您)


(2)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皇上,只要您不做負心漢就行)

(3)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念做千古榜樣人物也,令天下後世傾慕流誕就是矣……」(皇上,是不是像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樣?)


(4)怡親王可以算得你的天下第一知己!他這一種敬你、疼你、憐你、服你,實出至誠……(皇上,那您疼我嗎?憐惜我嗎?)


……


噢,皇上啊皇上,您這是在給年大將軍寫信嗎?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寫給年貴妃或者「嬛嬛」的,就差一句「我愛你」了嘛!



這當然只是調侃而已,事實上,雍正一貫被認為是「重度文字表演型人格」,其用詞措句之煽情,簡直令人不忍直視。不止是年羹堯,諸如李衛、鄂爾泰、岳鍾琪等等,在受寵時也都收到過雍正的「情話」,只是不知他們當時會不會起雞皮疙瘩呢?


除了這些褒獎之語,從實際待遇來看,年羹堯不僅可以全權處置西部軍政大事,成為名副其實的「土皇帝」,還能直接參与朝中政務的定奪,包括重要官員的任免和人事安排等等,雖非總理事務大臣,卻在實際權柄上更勝一籌。年羹堯入京覲見時,雍正賞賜其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年羹堯本人、父親以及兩個兒子均獲封一等爵位,這遠遠超過了一般外姓功臣所能獲得的待遇,可堪相比者,恐怕只有吳三桂等「三藩」,以及傳說中那位一等鹿鼎公韋爵爺了。



值得一提的是,某次雍正賜給年羹堯荔枝,為保證鮮美,下令驛站6天內從京師送往西安,這簡直就是當年唐玄宗給楊貴妃送荔枝的翻版,堪稱「一騎紅塵將軍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2、夕陽朝乾

一般計算年羹堯的失寵時間,大都以《清史稿》的敘述,自誤寫賀本算起。據史書記載,「雍正二年二月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羹堯疏賀,用『夕陽朝乾』語。上怒,責羹堯有意倒置,諭曰:『羹堯不以朝乾夕惕許朕,則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不許之間而未定也』。」



且不論其他,就雍正這段話來說,未免也太沒風度了,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脅,既然你不尊重我,那麼對於你的功勞,我就要掂量掂量了。其中頗有一股賭氣的情緒,不過這也符合雍正一貫的風格。


難道就因為把「朝乾夕惕」寫成「夕陽朝乾」,如此一個筆誤而已,年大將軍就要從天堂摔落到地獄?


後世很多人都相信正是如此。理由是雍正對年羹堯積怨已久,早就想找個機會收拾他了。年羹堯的這個「錯別字」,往輕了說可以不計較,但往死里說的話,那就是「大不敬」之罪了。雍正就等著逮這樣的機會呢。


可是從史料的其他記載來看,年羹堯鬧出的烏龍,並非其失寵的信號彈,雍正也只不過是看了有點不爽而已,所以才會說出賭氣一般的話來。



事實上,在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再度上京覲見前,雍正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出對年羹堯不滿。當年羹堯上報說啟程回京之時,雍正硃批內容是這樣的:「覽奏朕實欣悅之至。一路平安到來,君臣慶會,快何如之!」


此奏摺發於雍正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送達御前之時是十月上旬。硃批的意思很容易就能讀懂,無非是你要來看我我非常開心,你路上注意安全,到時我們君臣見面好好慶祝一番,不知道有多麼快樂呢!


很明顯,皇帝的喜悅之情是發自內心的。試問十月份的時候還是這般寵信的態度,倒退幾個月前的區區錯別字,至於讓雍正就此動了疏遠的念頭,並開始準備處置年羹堯了嗎?

因此,「夕陽朝乾」並非羹堯失寵的信號,問題肯定出在別處。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年羹堯驟然之間由盛轉衰,並最終付出生命的代價呢?


3、鳥盡弓藏


從清朝以來,關於雍正篡位的傳言始終甚囂塵上,無論哪種版本,皆是言之鑿鑿,似乎認定了胤禛就是一個可恥的「竊國者」。在這些傳言中,有不少都提到了年羹堯,認為其充當了雍正篡位的主要幫凶,在擔任四川總督期間鉗制前線的「大將軍王」允禵,


切斷後路使之動彈不得,無法帶兵回京爭奪帝位。正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雍正坐穩江山後自然要把當年知情者統統滅口,因此,年羹堯的下場是早就註定好的。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首先,年羹堯的得寵,肇始於康熙而非雍正。早在康熙末年,年羹堯就已經憑藉政績官聲,成為了朝中最年輕、最受信任的封疆大吏。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十二日,允禵出任撫遠大將軍,率兵駐紮西寧,對抗入侵的準噶爾部隊。八天後,年羹堯被委任為四川總督。很多人據此認為是雍正的陰謀,替年羹堯爭取到了這個可以鉗制允禵的良機。


事實上,這個職位是年羹堯自己爭取來的。早在允禵尚未出征之前,年羹堯就已經是當時的四川巡撫。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初一,年羹堯給康熙上了一道密折,內容就是請求賞賜一道總督虛銜,方便「臣節制各鎮,一年之後,必當改觀」。主要針對的並非青藏戰事,而是為了改善四川各鎮營伍的不良風氣。


康熙對於年羹堯急功近利之態心知肚明,但他同樣認為年羹堯是難得的人才,這種不避嫌的自薦也是朝廷需要提倡的,既然如此,就讓他當個總督有何不可?


因此,年羹堯出任四川總督,有其偶然性,更是康熙一手促成,與胤禛、允禵皆無必然關聯。


其次,年羹堯出任了四川總督,真的會為雍正賣命,阻斷了允禵回師奪嫡之路嗎?答案是否定的。


從上述年羹堯自薦的舉動來看,這個人很明顯就是「官迷」,追求自己仕途上的進步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儘管年羹堯是雍邸舊人,妹妹也嫁給了胤禛,但在康熙末年那段風起雲湧的歲月里,年羹堯採取的是投機的觀望做法。一方面,他自然擺脫不了與胤禛的主從關係,但另一方面,他積極效忠康熙,其歷次擢升,大抵皆是憑藉自身表現獲得了康熙的認可。同時,年羹堯也或明或暗地與胤禛的對手們,如允禩、允禟、允祉等人結交,並一度因此與胤禛關係緊張。雍正就曾寫信責備年羹堯:「六七個月無一請安啟字,視本門之主已同陌路矣。」



試問,這樣一個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年羹堯,在無法確定何人能繼承帝位的情況下,會輕易站隊嗎?別說是幫助胤禛篡位了,恐怕就是叫他牽制允禵,他也未必會聽吧?


再者,從史料記載來看,並無任何鐵證能夠證明允禵有帶兵回京爭奪帝位的意圖和跡象。事實上,這也是很難辦到的事情。因為康熙的駕崩有其驟然性與偶然性,從其病情突然加重到馭龍賓天,不過一日時間,第二天雍正就已坐上龍椅。除非有人未卜先知,提前通知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允禵,否則,當允禵收到父皇去世、胤禛登基的消息,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也要在數天之後。此時,雍正的屁股早就坐熱了,還起兵回來幹嘛?包餃子嗎?因此,既然並無允禵回師之事,又何來羮堯鉗制之功?


4、失寵真相


談年羹堯失寵的真相,就必須先找到他得寵的真相。

年羹堯之所以得寵,並非因為什麼篡位之功,而是其在雍正江山未穩之際,風雲際會,恰逢其時,立下了汗馬功勞,客觀上印證了康熙選擇雍正繼位這一做法是正確的。換言之,此時的雍正需要有人站出來,用實打實的功勞業績來展現雍正的功勞業績,為天下臣民樹立一個標杆。很幸運,年羹堯在青海的大獲全勝,滿足了全部的條件。故而大喜過望的雍正,自然打心眼裡將年羹堯視為自己的「恩人」,從此寵信有加。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雍正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過分的恩寵,反而將年羹堯推上了恃寵生驕的不歸路,而決定二者最終反目的,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個性不合


作家鄭小悠在其作品《年羹堯之死》中提到,胤禛與年羹堯的性格很不協調,「一個是半生沉潛,一飛衝天,所以心思如發、城府深沉;另一個則是少年得志、順風順水,所以大大咧咧、狂放不羈」。我覺得很有道理。這兩種人如果做朋友,後者很容易得罪前者,除非關係足夠鐵或者利益足夠大,否則反目是早晚的事情。更何況,雍正是君,羹堯是臣,地位本就不相當,雍正能夠容忍時,尚能平安無事,一旦雍正決定發作,年羹堯必然下場凄慘。


(2)驕橫過縱


雍正寵信年羹堯,是為君者施恩的表現,為人臣者可以接受,但須誠惶誠恐,點到即止,方能保全自身。然而,年羹堯的性格決定了他根本不懂得收斂,而是將尾巴翹得越來越高。


從事後看,根據朝臣的羅列建議,年羹堯被定了92條罪狀,幾乎創造了最高紀錄,而最後是賜其自裁,大部分家人皆無生命危險,可謂是屠刀高高舉起,卻沒有重重落下,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年羹堯的罪狀並非是謀逆造反之類的大罪。



總結起來,主要是三點,市恩、植黨、奪君主賞罰職權,用一個詞歸納,就是「僭越」。

換言之,年羹堯失去了監督與制約,導致自己的威勢過頭了,手也伸得太長了,有點類似於當年的鰲拜,雖然沒有危及皇帝的生命,但所作所為已無法讓皇帝容忍。


(3)愛恨之切


因為年羹堯之大功,他被雍正樹立為舉國上下學習的典範,然而,又因為這名「典範」過於驕橫貪暴,導致其實際上卻站到了雍正的對立面——雍正決心下大力氣整頓吏治,懲辦貪官,而自己親自樹立的模範人物卻恰恰是整個帝國最貪贓枉法之人,雍正情何以堪?


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雍正視年羹堯為心腹股肱,年羹堯卻不能體察君心,樁樁錯事逼得雍正進退失據,如此情形之下,雍正又氣又愧。他後來發出感嘆,「年羹堯可謂第一負恩人也」,其實與當年康熙對索額圖那句「誠本朝第一罪人也」,乃是同樣的心態。



最後,借雍正寄語年羹堯的一句話來總結:「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返恩為仇。」


此誠雍正肺腑之言也。

本文由【呼嚕讀史】原創,歡迎關注,帶大家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呼嚕讀史 的精彩文章:

李隆基發動政變,迅速消滅韋後集團,靠的是拉攏賄賂嗎?

TAG:呼嚕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