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經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

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內,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聖」和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十七帖》是一部匯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名之。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有摹本墨跡傳世,如《遠宦帖》、《游目帖》等。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於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十七帖》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南宋朱熹說:


「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間字勢相顧;字與字之間偶有牽帶,但以斷為主,形斷神續,行氣貫通;字形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真所謂「狀若斷還連,勢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標沖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可以說是習草者必須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探尋晉人書風的重要途徑

臨摹古代法帖,不能就只單單臨某一家的某一件作品而不顧及其它。就學王字來說,羲之晚年的成就不是沒有原由的,若專學他一體是不可能成功的,那就是同時要具備小楷和章草的底子。

現在流存的《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等,雖然與原作可能相去甚遠,但在體勢上多少還是保留了一些晉人之意,對於訓練用筆取勢和手眼的協調能力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當然在具體的用筆上可參考智永的《真草千字文》。

對於章草的學習可以訓練使轉的用筆,使點畫圓潤古厚,同時可增加點畫的古拙感。因為章草多取橫勢保留了一定的隸意,羲之《十七帖》也多少帶有這種意味,這在後來孫過庭的《書譜》中就看不到了!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用筆上,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云:


「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

這是極為恰當的比喻!講究用筆取勢。晉人低姿斜執筆,這樣寫字用力的重點在點畫的中下部,字的重心就相對較低,顯得古拙遒勁,這與後來草書的著力點迥然不同,所以,書風差異極大。

晉人重側鋒取勢,即所謂「棱側起伏,狀如龍蛇」是也,重順逆鋒使轉的自然轉換,以盡筆的自然之性與書者的心性相感相發的極至!所以,米芾論懷素書法有所謂「時代壓之,不能高古!」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取勢上,王羲之《書論》云:


「第一須存筋藏鋒,滅跡隱端。用尖筆須落鋒混成,無使毫露浮怯,舉新筆爽爽若神,即不求於點畫瑕玷也。」

羲之書法用筆取勢:一為隱鋒;一為尖鋒。隱鋒或稱藏鋒,並不一定含逆勢。所以羲之隱鋒取勢之筆極難臨摹,似在有意無意之間,關乎對筆的嫻熟控制與人格氣度。

至於尖鋒在羲之法書中較為普遍,也是後人誤解最深之處,唐以前書家只重用筆使轉取勢,所以點畫率性而自然有力度,無所謂中側鋒,也無所謂點畫的厚薄,因為有力度節奏感的點畫即包含了點畫所具有的所有美感。

所以,晉人更注重側鋒角度的變化與用筆的翻轉取勢,這樣既使點畫粗細反差極大,其力度還是均衡的。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由於《十七帖》無晉人法帖中常見的弔喪問疾的內容,所以整體的章法節奏上相對較為舒緩,正如前述朱熹所云,是最難以把握的,當然對於臨摹來說我們的技巧與胸襟都不可能達到羲之那個度,所以,在臨摹的時候可以適當強化節奏與點畫提按的幅度。

《十七帖》以其雄強而洒脫的筆勢,從容自適的姿態,深具超然獨遠的意味,對其深入地臨習實踐有可能改變我們對晉人尚韻書風的根本看法。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公眾號又雙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精彩內容,建議您按照圖片提示,將「書法屋」設為星標(安卓用戶「置頂」)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書法屋綜合整理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這才是王羲之《十七帖》的正確打開方式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祁朦 周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甲午海戰沉艦「致遠艦」被找到,沉睡124年的兩個字讓人淚目
副部級「書法家」落馬墨跡被鏟,多少「老虎」書法成「遺羞」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