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至聖先師,大哉孔子

至聖先師,大哉孔子

不久之前的9月28日,我們迎來了孔子誕辰2569周年,孔子在中國,一向被尊為「至聖先師」。聖是中國對於人格的最高讚譽,孔子可以說是被國人公認的最偉大、最崇高、最完美的至聖。而先師則是對孔子教會我們為人之道的尊稱。

著名的儒學大宗錢穆先生曾在1979年,為孔子第2530年誕辰寫過一篇紀念性文章《大哉孔子》,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孔子乃中國一聖人。「聖」之一字,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特有名稱。人格修養,達於某種境界,某種標準,則尊為「聖」。中國文化主要在講究如何做人。以今語說之,可謂中國人做人道理是「大群主義」的,與西方社會之崇奉「個人主義」大不同。個人主義乃求在大群中完成其個人,大群主義則主以個人來完成此大群。

中國自古多聖人,如堯、舜、禹、湯、文、武是也。故中國至西周時代,兼包黃河、長江兩流域,已完成一和合大群,表現出一民族文化和平統一之大國。當時稱之曰諸夏。夏之外尚有夷。其時中國則尚未達成一「平天下」之境界,然距此境界已不遠。

下逮孔子時,周德已衰。孔子之所慕,則為周公。周公雖未登王位,然實際完成西周一代和平統一之大業者,則為周公之功。孔子之志,則在此。孔子雖未在政治上得意,然其品德之修養,則猶有超乎自古聖人之上者。故其弟子稱之曰:「孔子賢於堯舜遠矣。」又曰:「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孔子也。」後人承此意,尊孔子曰「至聖」。孔子以下,遂皆不得稱聖人。如顏子、孟子,亦謹稱「亞聖」。

孔子一生之言論行事,所思所教,其弟子皆各有所記,歷三四代,匯為《論語》一書。

自漢代始,《論語》即為中國識字人一人人必讀書。北宋初,趙普有言:彼曾以半部《論語》佐宋祖得天下,又將以半部《論語》佐宋祖治天下。趙普在中國士林中,卑卑無足數;然其當五代之季,而猶能發此言,則中國人對《論語》一書之重視,既可知。而《論語》一書之值重視,亦可知。故欲尊孔子,約而求其要,則惟《論語》二十篇。擴而論其詳,則自秦以下,一部「二十五史」,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國民族之所以為中國民族者,乃莫不與孔子有關。我惟有曰「大哉孔子」。實甚憾於無言以加之矣。

孔子之品格修養,與夫其得尊為中國之「至聖」之所以然,又誰歟知之?然則孔子之道之高明寬厚,博大而精微,其得以隨時乘化,而尊為百世之「先師」之所以然,又誰歟知之?然則居今日而猶尊孔子之名,誠亦為不可多得一大事矣。

作為中華民族成就高山的孔子,

我們為何不近距離瞻仰呢?

孔子山水聖人像,

讓你貼近孔子的高明寬厚和博大精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身上這兩個特點越突出,人生就越順,福報就會不請自來!
為什麼中國人會自稱「漢人」?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