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國慶放假,別給健康也放假!

國慶放假,別給健康也放假!

又到國慶小長假,想想心裡就樂開花!終於要迎來一年一度的萬眾期待的千呼萬喚的小長假了。各位已經準備好了一百種過假期的方式了嗎?

無論用什麼方式度過,放假的同時也要留心,可別讓健康也放個小長假!

吃飯最好細嚼慢咽

長假期間美食肯定少不了,不過在與家人或朋友「胡吃海喝」的時候要悠著點,別讓雞骨頭、花生米、瓜子殼、辣椒皮等異物鑽了空子,給氣管「添堵」。

吃飯時大笑、說話,容易被骨頭卡住氣管或食道,進食的時候還是要專心,要放慢速度細嚼慢咽,這樣既健康又能提防異物卡住食道或氣管。任何試圖強行將異物吞咽或自行取出的方法,都有可能造成食道或氣管穿孔,甚至可能刺破主動脈,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在進食時一旦誤吞了骨頭,應該立即停止進食,迅速前往離家最近的醫院就診。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節日期間對於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進食這些油膩的高脂、高熱量食物,更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變得黏稠,導致動脈供血相對減少,可導致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飲酒要適可而止

有肝膽系統疾病的患者要忌酒,否則可能誘發急性膽囊炎或胰腺炎。節日期間要少飲酒,飲酒過多容易引發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甚至會導致重症胰腺炎或者醉酒死亡,一旦出現不適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嘔吐易致食管破裂

許多人過節放假會飲酒無度,結果就是喝醉後嘔吐不止,殊不知食管的一端在胸腔,一端在腹腔,人在嘔吐時,腹腔壓力驟然增加,胃腔里的壓力也隨之增加,遠遠高出胸腔壓力,胸腔和腹腔之間形成壓差,從而導致食管破裂。自然嘔吐和人為嘔吐都可能造成食管破裂,有的人以為摳喉嘔吐就能醒酒,於是用手去刺激咽部,這種情況有時也會導致食管破裂。

久坐當心肺栓塞

長時間坐著,身體不活動,血流變慢,特別是下肢的靜脈血液迴流差,再加上喝水少,容易在深靜脈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後隨血液流動,進入肺部血管時就形成了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一種嚴重的肺循環急症,特別是急性大面積的肺栓塞十分兇險,如果搶救不及時致死率較高。長時間久坐不動比如坐火車、卧床坐月子、打麻將、打遊戲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險因素,因為打麻將而發生肺栓塞的患者屢見不鮮,建議久坐的人每隔一兩個小時就站起來活動下四肢,間斷性地換個坐姿,特別是老年人、孕產婦要盡量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

旅途中腰椎易受傷

長距離的旅行,就要面臨長時間的坐著。吳小濤教授指出在交通工具持續地震動時脊柱會產生連續不斷的衝擊,從而加重腰疼。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中,脊柱受到衝擊。雖然乘坐飛機時震動會小一點,但是由於氣壓的變化,脊柱所受到的損傷可能會更大。

在路途中,最好每隔1到2小時,離開座位活動一下,舒展一下身體。在不允許離開座位的情況下,也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些上身向前或者是手臂交叉抬起的動作。

出遊別忘帶必備葯

出遊一定別忘了帶必備葯,比如暈車藥、感冒藥、抗腸道感染葯等。大部分暈車藥都能維持較長時間,過量服藥會增加不良反應的機會,如眩暈停常見的不良反應是頭昏、頭痛、心悸、口乾、胃腸道不適等,因此,過量吃暈車藥不但不能「治暈」,倒可能「致暈」。

對於一些長途旅行的人來說,可能會對異地氣候不適應,很容易患感冒。可以備些薑茶在身上,隨時沖泡,預防感冒的同時,對長途旅行中出現的暈車、嘔吐、腸胃不適等現象也能起到緩解作用。若旅行期間突發疾病嚴重,建議立即去當地大醫院就診,不可久拖。

旅遊在外,如果吃東西不注意或是不適應當地飲食習慣,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最常見的就是因在外地吃東西不潔,導致腹瀉或是急性腸胃炎,所以隨身備上抗腸道感染的藥物是必要的。

及時給身體補水

路途上在車內或飛機內都會比較乾燥,容易脫水,因此補水是頭等大事。在途中,最好只喝果汁或礦泉水,不要喝酒精飲料,因為酒精會加重身體的脫水。愛美的女士可以帶一瓶礦泉水噴霧,每隔一段時間就噴一次,讓皮膚時時處在滋潤的感覺中。

最後

祝各位朋友,國慶假期愉快!

關注尋道一號了解更多

煜凡老師微信

關注國學到文化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道家養「精、氣、神」法
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

TAG:道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