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服飾之禁:穿得像個壞蛋

服飾之禁:穿得像個壞蛋

服飾之禁:穿得像個壞蛋

1965年的夏天,31歲的倫敦女設計師瑪麗·奎恩特將一條迷你裙鄭重地擺進位於國王街的商店櫥窗

許多年後,禁令在義大利、烏克蘭、印度尼西亞,甚至在英國都「找」上了瑪麗·奎恩特的迷你裙。當然,不僅僅是迷你裙,中槍的還有連帽衫、風衣、牛仔褲……

性感有罪

1955年11月,一家名叫「芭莎」的服裝店在倫敦國王街悄然開張,10年後,這家店的老闆——威爾士女孩瑪麗·奎恩特成為倫敦的焦點。

服飾之禁:穿得像個壞蛋

因為總是目睹穿長裙的女孩趕公交車的尷尬,從1958年開始,瑪麗·奎恩特希望設計一款短裙改變女孩們的窘境。1965年夏季,她嘗試著將裙擺剪短到膝蓋以上4英寸——風靡世界的「迷你裙」就這樣誕生了。

儘管被倫敦《星期天時報》譽為「少數幾位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缺的天才」,但瑪麗·奎恩特並不居功,她說:「是國王街的女孩們發明了迷你裙,我只是把它變得更年輕、簡單,這樣女孩們可以自由地跳躍或者奔跑。」

迷你裙的推出受到了愛美女性的熱捧,當時最紅的女明星碧姬·芭鐸、凱瑟琳·德納芙,甚至溫莎公爵夫人都穿著迷你裙出現在各大舞池和宴會上。

時尚雜誌如此讚揚道:「瑪麗·奎恩特的工作不是剪短那麼簡單,而是完美地創造。她讓女人們變得性感。」因為這影響巨大的服飾革命,瑪麗·奎恩特在1969年受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表彰。

即便英國女王如此力挺,即便明星們都喜歡穿著迷你裙在鏡頭前引導潮流,保守分子們對迷你裙的出現仍然十分憤怒。在此之前,大部分女人的大腿都包裹在層層裙裝之下。而今,有人質疑這種有史以來露出大腿最多的裙子會令女人們道德敗壞。

戴著圓頂禮帽、西裝革履的英國男人們聚集在瑪麗·奎恩特的商店門口,試圖砸碎商店的櫥窗,剪爛她的裙子。結果當然適得其反,更多的時裝品牌推出了迷你裙,世界各地都有了自己的迷你裙。至於迷你裙的風靡秘訣,瑪麗·奎恩特直言不諱:「好品位死氣沉沉,俗艷才是生活。」

服飾之禁:穿得像個壞蛋

時尚雜誌海報,身著迷你裙的女性們

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歡迎「俗艷」的迷你裙,一些國家認為迷你裙是「色情」的,過短的裙擺會刺激男人性犯罪,因此嚴禁女性穿迷你裙。

烏克蘭禁止公務員在工作時穿迷你裙,印度尼西亞把迷你裙禁令寫進了反色情法律,義大利的一個海濱小城的市長提出:「如果女性不遵守迷你裙禁令,將被罰款25歐。」甚至在英國,國民保健服務委員會也提出一系列「衣禁令」,其中包括不準醫務人員穿迷你裙。

穿得像個壞蛋

當女孩們為迷你裙禁令大加抱怨的時候,男孩們也正為連帽衫禁令憤憤不平。

18歲的英國少年埃里斯·德拉蒙德,因為搶劫和攜帶毒品被送上法庭,檢察官向法官申請對他實施反社會行為禁令(ASBO),這條禁令包括禁止威脅他人、強迫索要財物、禁止進入當地一所學校、禁止穿著露出內褲的超低腰褲出門、禁止在公共場所拉起連帽衫的帽子。

而對於禁令中與衣著有關的事項,他覺得實在太可笑了,他說:「他們竟然想強迫我改變穿衣打扮,這簡直太愚蠢了。」

2005年5月,曼徹斯特地方法院對16歲的少年戴爾·卡羅發出了為期5年的反社會行為禁令,要求他不得在公共場合穿連帽衫戴棒球帽,一旦違反這條禁令,他將面臨被監禁的危險。這是英國的反社會行為禁令第一次針對服飾衣著。

此後,遭受此類禁令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都是針對遊盪在倫敦、利物浦等城市中無所事事的小混混,連帽運動衣和低腰褲是他們的統一裝扮。他們搶劫、偷盜、打架、販毒……下手狠,毫無憐憫心,搞得英國人人自危。曼徹斯特法院這樣解釋戴爾·卡羅的禁令:「連帽衫會讓人們產生恐懼。」

連帽衫少年固然可惡,但連帽衫的本意卻是樸實、方便、柔軟、溫暖。這種從歐洲中世紀僧侶的衣袍演變而來的衣服最早由美國冠軍公司設計製造,早期是紐約郊區冷凍庫工人的工作服。

20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史泰龍飾演的「洛奇」身穿紅色連帽衫的形象深入人心,加之美國黑人嘻哈文化的流行,越來越多人選擇了連帽衫。90年代之後,連帽衫幾乎成為每個年輕人衣櫥的必備品。

服飾之禁:穿得像個壞蛋

穿著連帽衫的史泰龍

連帽衫方便、保暖,一旦拉上帽子,將雙手插到衣兜里,甚至可以掩飾自己的行為意圖,因此在西歐和美國的普通人眼中,穿連帽衫的男孩都有重大的犯罪嫌疑。

美國的媽媽們總是警告小孩:「不要把手插在連帽衫口袋裡,不然別人會以為你有槍。」「不要把帽子拉起來,不然人們會以為你偷了東西。」

要消除人們對連帽衫的偏見,顯然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從浪漫主義到恐怖主義

事實上,即使帶著戰場榮光而來的風衣也沒能避免偏見。

1891年,一個名叫托馬斯·巴寶莉的英國人在倫敦開始了他的服裝事業。後來,受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所託,托馬斯·巴寶莉為軍隊戰備辦公室設計一套全新的軍官雨衣。

這種雨衣長度及靴,能夠有效防潮、防雨且保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只有高級軍官才可以擁有一套巴寶莉的雨衣。

後來,軍官們退役後,將這種大衣穿回家鄉,於是,這種遮風防潮的衣服漸漸演變成了英國人必備的行頭之一。設計風衣的巴寶莉的姓氏也成為世界著名的風衣品牌。

二戰後,在好萊塢的黑色電影里,風衣成為偵探和間諜扮酷耍帥之必備裝扮。無論是電影《卡薩布蘭卡》中亦正亦邪的里克,還是《大偵探福爾摩斯》里機敏謹慎的福爾摩斯,甚至《粉紅豹》系列電影里的傻呆偵探,都塑造了身穿風衣瀟洒帥氣的好形象。

但風衣不僅僅是帥氣,也可以遮蔽許多人們不想被人看見的東西,比如槍支、兇器。因為這個特點,不僅卡彭時代的黑手黨選擇風衣作為制服,在許多槍擊案中,兇手也往往選擇風衣作為掩護。

1999年4月20日上午11點,美國哥倫拜恩高中學生艾瑞克·哈瑞斯和迪蘭·柯博德穿著黑風衣來到學校,誰也沒有注意到他們風衣底下藏著什麼,直到他們掏出槍來殺害了12個學生和1名老師,二人在警察包圍下自殺。

人們才恍然大悟:黑風衣有危險,靠近須謹慎。根據後來警察的調查發現,這兩名學生是一個名叫「風衣黑手黨」的組織成員,受哥特搖滾影響極深,成員們喜歡穿黑風衣出行。槍擊案後,黑風衣在當地的學校引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恐慌。

自此之後,美國的丹佛市、亞當市和道格拉斯市的中學禁止學生穿黑風衣進入校園,新澤西州的恩格爾伍德市甚至由官方統一執行風衣禁令,許多穿著黑風衣進入校園的學生都領到了警察開的罰單。因為風衣看起來就像為掩蓋罪行做準備的樣子。

作為既實用又有浪漫氣質的服飾,風衣的形象並不會因此大打折扣,風衣禁令隨著槍擊案的遠去也漸漸煙消雲散了。如今,當人們穿著風衣招搖過市,沒有人再想起「恐懼」這回事來。

壞小子的裝扮

和風衣一樣,牛仔褲幾乎成為全世界人人必備的服裝,但也並非總是那樣。

1853年,因為厭倦了歐洲的家族生活,猶太男青年李維·施特勞斯從德國來到舊金山淘金。憑著猶太人敏銳的經商頭腦,他在淘金地附近開了一家百貨商店。

為了處理積壓的帆布,李維·施特勞斯試著將帆布做成褲子賣給淘金工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帆布褲大受歡迎,從此李維·施特勞斯關閉了百貨店,專心致力於帆布工裝褲的生產。這種帆布工裝褲經過改良,漸漸演變成了今天的潮流單品——牛仔褲。

二戰之前,牛仔褲一般是美國西部的工人、牛仔的標準穿著。二戰之後,牛仔褲從美國流傳到歐洲,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服飾。

上世紀60年代,美國青年們有了新偶像:電影《無因的反叛》里的詹姆斯·迪恩和《飛車黨》裡面的馬龍·白蘭度,他們不約而同地穿著皮夾克和牛仔褲,反叛不羈的壞小子模樣帥呆了。

牛仔褲從此被賦予了反抗的象徵意義,成為當時年輕人追捧的潮物。因為當時的年輕人總是喜歡穿著牛仔褲模仿迪恩的叛逆不羈,在學校和餐館惹是生非,令人頭疼不已,當時的學校、餐館都禁止穿牛仔褲的人入內。

牛仔褲的命運在60年代中期之後獲得了改變

1964年10月1日,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校警逮捕了一個為黑人民權組織募捐的學生。在哲學系學生馬里奧·沙維奧的號召下,美國學生開始了對家庭、學校、社會、軍事企業綜合體抗議的偉大自由言論運動,而後逐漸發展成了洶湧澎湃的全國性反戰運動。

這一刻,幾乎所有的反戰分子、嬉皮士、普通學生都穿著牛仔褲。牛仔褲在此時象徵著民主、自由和平等。

或許從它誕生那一刻起,就決定了它耐得住時光的打磨。

(作者:楊程屹)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作者寫於2016-08-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告訴你這7件事,請停下你掏耳朵的手!
為什麼你會忘不掉前任?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