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6歲前培養孩子驚人記憶力的3個注意要素和10妙招,未來孩子更聰明

6歲前培養孩子驚人記憶力的3個注意要素和10妙招,未來孩子更聰明

原標題:6歲前培養孩子驚人記憶力的3個注意要素和10妙招,未來孩子更聰明


從發展角度來看,一個人的感知能力發展得越充分,存儲的記憶經驗越豐富,他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發展的空間和潛能就越大。


這也是很多父母關注孩子記憶力發展的原因所在。


當然,一個人的記憶力好與壞與日常的生活習慣是密不可分的,吃得健康、平時多運動都有利於提高記憶力。對於小孩來說,平時多做些有益智力的遊戲也是對智力開發是非常有好處的。


專家提醒鍛煉孩子的記憶力,這幾點很關鍵,千萬別「揠苗助長」:

1、不同於大人,越是小的孩子,形象記憶的能力越強。


比如,讓孩子學習「蘋果」這個單詞,看著有「蘋果」的圖片學習比單獨看著「蘋果」這個詞語的卡片,記憶效果會更好。


2、3歲前,孩子以無意記憶為主。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強硬要求他記住某個東西越難,反而,給予一些他們感興趣、鮮明的事物越容易被記住。3歲前,最好是不要有目的地給孩子布置記憶任務。


相比於讓孩子死記硬背《詠鵝》這首詩,不如帶著孩子去公園喂餵鵝,再給他講講鵝的白羽毛,紅嘴,長脖子,隨便給孩子念念這首詩,他記得會更輕鬆、更牢靠。


3、多給孩子提供些記憶線索。


5歲前,孩子記東西,大都是沒有記憶策略的,所以提取也比較難。


比如,媽媽讓孩子講講星期天去公園玩的情形,孩子可能什麼都說不出來,但媽媽有意識地給孩子幾個記憶線索提示,「我們今天到湖邊做了什麼事?」「划船了。」「你在船上拿麵包喂什麼了?」「除了魚兒,還是什麼小動物?」……



培養孩子好記性,父母有哪些策略?

1、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


有生活經歷才有記憶,有的孩子年齡很小,卻因為見多識廣能記住和講述很多見聞。


從小給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給他玩各種顏色、有聲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與孩子講話,給孩子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博物館,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等等,這些都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記憶。


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想,幫助寶貝記住新的對象。


2、 從培養孩子注意力入手


要想提高孩子記憶力,訓練寶貝注意力應作為整個訓練過程的第一步。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寶貝,不可急躁,更不能強迫寶貝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可以注意觀察寶貝,如果寶貝對某一事物感興趣,那麼,我們就以這個事物作為起點,讓寶貝儘可能對這個事物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


只要寶貝一次比一次能堅持的時間更長一點,父母就應該感到欣慰。



3、制定規律的作息制度

有規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寶貝建立時間的概念,防止寶貝在大腦中形成錯亂的時空觀念。


在作息制度實行初期,父母可以一邊安排寶貝的活動,一邊跟寶貝說:

「12點半了,現在是午餐時間,寶貝該吃飯了。」「1點半了,寶貝該午睡了。」「4點了,寶貝可以玩玩具了。」

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可以在無形中強化寶貝的記憶力。


4、多從外部給予孩子記憶線索,幫孩子提取


孩子雖然不能主動應用記憶策略,但可以在他人有意提示下幫助記憶。


比如,父母在聽故事、外出參觀、飯後散步時,不妨引導孩子去做一些識記任務。


「寶貝,我們昨天出來散步走到哪兒啦?我們好像經過了一個郵局,你還跟郵遞員叔叔招手了呢?媽媽還想去那兒。寶貝帶媽咪去好不好?」



5、欣賞古典音樂


腦智能學的研究表明,多給寶貝欣賞一些優美的古典音樂作品不僅可以陶冶寶貝性情,還可以增強寶貝對語言的記憶力。

這種訓練最早可以從寶貝聽胎教音樂開始。


不管寶貝是在玩玩具、做遊戲、讀書還是吃飯,媽媽都可以放一些比較輕柔優美的音樂,讓寶貝有意無意地欣賞就可以了,欣賞音樂有利於養生。


6、創設各種有趣的記憶遊戲


遊戲始終是孩子的最愛。


孩子在遊戲過程中身心都處於亢奮狀態,這時候孩子記憶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媽媽,我們玩昨天玩的遊戲好不好?」孩子可能把具體玩遊戲的時間搞錯,但是他會記住遊戲本身。


根據寶貝的這一特點,父母可以自己設計一些有趣的遊戲來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


7、適當重複,加深印象


越熟悉的事物孩子越容易記住,適當重複可以幫助寶貝對需要記憶的對象加深印象,


產生長久的記憶。

比如,父母想要讓孩子認識各種顏色,其實根本不需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教孩子認識顏色,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什麼物品告訴寶貝這是什麼顏色:


「這些紅色的花好漂亮。」


「寶貝要吃蘋果,這個紅紅的蘋果很好吃。」


經過多次重複,孩子就能牢記各種顏色。



8、用各種有趣的形象輔助記憶


配上一些圖片、採用誇張的動作與聲音等,如邊講故事邊做動作,或將故事畫成連環畫,和孩子一起一邊畫一邊看著畫面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記憶所聽到的故事。


還可將想要孩子記憶的內容編成一段樂曲或一首有趣的兒歌,這樣寶貝就能記得又快又牢。


9、多感官參與記憶

引導孩子用多種感官參加記憶,提高記憶效果。


如想讓孩子認識紙的特性,父母可以讓孩子把紙放在沾有水的桌面上,觀察紙怎樣把水吸干;把紙放在火上燒一燒,觀察紙燃燒的情景;


用手撕一撕,聽聽撕紙的聲音,觀察紙片不規則裂開的情形。


通過這些有趣的實驗,孩子就會牢記紙的主要特徵。


10、教給孩子一些記憶策略


有意識地教給孩子歸納、分類、聯想、比較等,一些有效的記憶策略可以幫助寶貝提高記憶力。


比如,孩子認識了蘋果、梨、香蕉等,就可以教給孩子水果的概念;


孩子分不清小鴨和小雞,就可以引導寶貝觀察小鴨和小雞最顯著的區別:


小鴨的嘴扁扁的,小雞的嘴尖尖的;


小鴨會游泳,小雞不會游泳。

總之,父母可以利用各種場合與時機,潛移默化地向寶貝灌輸這些記憶策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在線mp 的精彩文章:

TAG:父母在線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