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國少將他名列第一,毛主席給他改名,彭德懷稱他「諸葛亮""

開國少將他名列第一,毛主席給他改名,彭德懷稱他「諸葛亮""

原標題:開國少將他名列第一,毛主席給他改名,彭德懷稱他「諸葛亮""


打開1955年開國少將的名單,赫然列在第一位的就是解方。解方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吉林東豐人。是開國將軍中不多的東北籍。解沛然年少在奉天讀中學時,與張學良的弟弟張學銘同學,而且關係甚好。後來張學銘邀請解沛然隨其赴日留學。共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36年,「西安事變」時,已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解沛然積極協助軍長於學忠發動「蘭州事變」,聲援張學良,壯大了「西安事變」的影響。1941年,解沛然奔赴延安,公開共產黨員身份。毛澤東、周恩來接見他時,毛澤東說:「你回家了,解放了,就叫解放好了。」解沛然從此改稱「解方」。


1955年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共有802人第一批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署的授銜命令中,47歲的解方位列第一名。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之首。解方才思敏捷,機智過人。抗日抗日戰爭之初,他受張學良派遣,三次入桂,遊說李宗仁、白崇禧聯合反蔣抗日,初露舌辯之才,人稱「解鐵嘴」。朝鮮戰爭經過5次戰役後,美國被迫坐下來與我進行停戰談判。解方參謀長受命為中朝方面的主要談判代表之一。


在談判桌上,解方發言反應迅速,應對鞭辟入裡,鋒芒銳利,顯示了高超的對敵鬥爭藝術。 在確定軍事分界線、建立非軍事區的談判問題上,我方代表提出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的方案。本來在停戰談判前美方也持相同主張,此時卻橫生枝節,加以拒絕。他們自認為,雖然雙方相持於「三八線」,但在空中、海上他們仍有絕對的優勢,「海空軍優勢必須在地面上得到補償」,要求我方向後退出1.2萬平方公里。這一強盜邏輯理所當然遭到我方嚴厲的駁斥。會商十幾次毫無結果。在後來的一次小組會談中,解方回敬說:「我承認你們的海空優勢。你們是陸海空三軍參戰,但是你們不要忘了:我們一軍對三軍就把你們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如果是三軍對三軍,早把你們趕下大海了,還有什麼談的餘地呢!」對方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1951年5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聽取了解方兩個小時的彙報後,肯定了彭總的想法,同時指示:志願軍的作戰任務是消滅美、英軍九個師,才能解決朝鮮問題。打法上要用不斷輪番作戰,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好比是「零敲牛皮糖」,每軍一次以徹底乾淨地殲滅敵一個營為目標。一次使用三、四個軍,其他部隊整補待機,有機會就打。如此輪番作戰,在夏秋冬三季內將敵人削弱,明春則可組織大規模攻勢……

解方將毛主席的指示內容寫成電報,請毛主席簽批後,於當天發給了彭總。這封電報,對志願軍在五次戰役後制定正確的作戰方針,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特別是「零敲牛皮糖」的戰術,使志願軍在敵我裝備懸殊的情況下,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向大的殲滅戰過渡,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從志願軍入朝作戰到1951年6月間,不到一年的時問,經過了五次戰役,先後共殲滅敵軍23萬餘人,把敵人從鴨綠江趕到了「三八」線,迫使美李集團不得不從戰場轉到停戰談判桌上來。一天上午,彭總把解方叫到辦公室說:我建議讓鄧華和你代表志願軍參加停戰談判,中央已經同意了。聽說你懂點外國話,談判也不外行,相信你能完成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別的就不多說了,我只有一句話:敵人在戰場上得不到的,也休想在談判桌上得到。彭總讓解方出任志願軍談判代表,可謂知人善任。他精通日語,粗通英語,也參加過軍事談判,早在解放戰爭時期,促成國民黨高級將領曾澤生、陳明仁起義的談判桌旁,都有過解方的身影。



回顧這段唇槍舌戰的歷史,李克農上將曾給解方以很高的評價。說他在談判桌上,「立場堅定,善於動腦子,講話有水平,非常機敏,是個難得的人才。」彭總不止一次地對他的辦公室主任楊鳳安說:「回國後,我要把解方推薦給周總理,讓他干外交。這樣的外交人才不多呀!」美國軍事史專家赫姆斯說解方在談判桌上「足智多謀」,令人「望而生畏」。美軍談判首席代表喬埃在回憶錄中,說解方「思維敏捷」,「很難對付」,是談判的「主要對手」。


1953年6月,根據中央軍委輪換部隊和幹部的指示,解方從朝鮮戰場返回祖國。為了表彰解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朝鮮政府授予他自由獨立一級勳章和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十年動亂」,解方也不能倖免,先後被批鬥、強制勞動和關進監獄8年,幾乎被處以死刑,經毛澤東、周恩來制止,才於1975年才得以出獄。1979年任解放軍後勤學院副院長,主持了重新編寫抗美援朝後勤經驗總結的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跡如煙 的精彩文章:

對越自衛反擊戰,唯一犧牲的坦克團長,找到遺體時淚如雨下
他是開國上將,不願意娶老婆,毛主席批示

TAG:墨跡如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