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薩提亞親子教育語錄

薩提亞親子教育語錄

1、【孩子為何自傷】如果父母或者其他家裡人關係緊張,孩子內在累積了很多情緒,焦慮和痛苦就會導致孩子自傷,比如狂抓頭髮或者撞尖銳物體,用「生理反饋法」即自我傷害來緩解內在的焦慮和痛苦。家長要多關注容易出現意外或者受傷的孩子,幫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2、【媽媽的情緒穩定水平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是否樂觀、自信,跟媽媽的情緒是有很大關係的。一個樂觀、平和、情緒穩定的媽媽,通常會讓孩子感覺到安全、自在、樂於去向外界探索。你是那個情緒穩定的媽媽嗎?

3、【如何增強自己的安全感】答案是「做自己的重要他人」。不管我是怎樣的,不管我外貌美醜,家庭如何,也無論我的事業是否成功能否成功,只是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我就無條件地接納自己。

4、【孩子為什麼說謊】孩子說謊,是他/她需要說謊。假如孩子感覺到在大人面前是足夠安全的,他/她就會願意講真話。你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的父母嗎?

5、【夫妻關係對孩子影響有什麼影響】影響極大,1、影響孩子的親密感,甚至帶到孩子以後的新家庭;2、影響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成為家庭的拯救者、無能者或者冷漠者;3、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6、【你懂得接納自己嗎】「我喜歡我自己嗎?我不知道明天事業是否會成功,但即使不成功,我能否依然欣賞和尊重我自己?」25歲之後,讓我們學會像一棵植物一樣,有陽光空氣即可。學會做一個滋養性的人,無條件的接納和滋養自己,同時也滋養他人。

7、【薩提亞語錄二則】1、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一直學習和成長,即使你是一個慢的學習者。2、 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媽媽,而關於「我是誰,我是怎樣的」自我概念則是來自於爸爸。作為父母,你給孩子的心理營養足夠嗎?

8、【孩子為什麼會有偏差行為】情緒是一種能量,如果內在有許多情緒垃圾沒有處理,就會累積起來,然後在不停的尋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為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成為身心一致的人,然後你才能教孩子這麼做。

9、當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時,其實是父母根本不知道怎麼愛他自己。

10、不管過去是什麼,你永遠可以從現在開始選擇改變,有無限的可能向你敞開,讓你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11、偏差行為是一種求救信號,是因為內心有不能滿足的渴望:安全和愛。

12、當我讓一個人走向正面能量的時候,我就是讓他回歸內在。

13、改變的動力是:不斷地看到希望。

14、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5、人類的天性是想和別人有連接,自主。

16、情緒的處理方法:看到它,接納它,看它要告訴我什麼。

17、放手是指當一個孩子已經有了這樣的一個自主性的時候,一定要放手。

18、在成長的路上,面臨痛苦可能是必須的,但是一定還要記得對自己要仁慈和寬大。

19、你做好你自己,我做好我自己,我不需要你的拯救,你也不需要我來拯救。

20、鼓勵是沒有目的的,是發自內心的,當爸爸有做得讓孩子理解不了的事情時,不需要替爸爸說話,而只是做給孩子看:這樣的爸爸我是如何跟他相處的,我是如何接納他的。

21、關於界線:不是我沒有界線,而是我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我的界線,人人都要為自己的界線負責任,堅持自己的界線,那才叫界線。

22、父母的關係是父母自己的事情,孩子做好自己是對父母最大的幫助。

23、如果我能幫到我自己,讓我快樂、和諧,那麼這也是送給我孩子最大的禮物。

24、相信孩子是相信他一定是當下的他能夠做到的最好,相信他和自己一樣是純潔、美好的,相信他的生命會讓他發揮出最符合他生命本質的東西。而不是相信他不用父母的引導和提醒也能做到滿足父母的要求。



PS,維琴尼亞·薩提亞是美國人。一位世界知名的心理治療師,亦是家族治療的先驅。她的工作成果後來成為了今時今日的身心語言學的三個根本模式之一。現時的國際家庭治療機構AVANTA亦是由她所創立,以推動她的研究成果。

為何選擇薩提亞? ——我們的願景

1.  接觸童年時未圓的渴望,擴闊您對早年經驗的觀點,從而療愈傷痛;

2.  重新讓您和至親的感情通達;

3.  大大提高您身心一致的程度;

4.  透過家庭重塑,對原生家庭形成新的認識;

5.  接觸更多內在力量,駕馭自己的生命,成為更負責任及能夠作出適當回應的人;

6.  探索更多內在資源,整合及主宰它們;

7.  有助於做出第三層次──心靈上的改變,轉化出更完整的人性;

8.  提高您作為輔導人員的自我覺察,讓您更能在治療中善用自己。

作者寫於2016-08-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如何專業地清洗你高貴的鞋子?
是什麼阻擋了女人對性這件事的熱愛?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