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

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

又到了給蚊子包壓十字的季節了。被蚊子咬後的滋味可不好受,紅腫發癢,不勝其煩。但是你也許不知道,蚊子的叮咬還會傳播疾病,威脅你的健康。他們能夠傳播寨卡病毒和其他病毒。

蚊子與寨卡

地球上最危險的動物是什麼?蛇?鯊魚?人類?如果我們用「某一類動物每年殺死多少人」來判斷的話,那麼答案是:以上都不對。其實是蚊子。論及殺人,沒有別的動物能望其項背。因為蚊子可以傳播各種疾病,蚊蟲控制會(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把蚊子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

寨卡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的自限性急性傳染病,出現在蚊蟲數量較多的熱帶地區,已知該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流行。它是1947年首次在烏干達通過叢林黃熱病監測網路在恆河猴中發現的。隨後於1952年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的人類中間做出確認。已經在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記錄發生寨卡病毒病疫情。寨卡的傳播方式可以分為蚊媒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主要的傳播方式為蚊媒傳播,傳播媒介主要是以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與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為主的伊蚊。該病毒活動一直比較隱匿,多為散發病例。另外,寨卡病毒也可能通過輸血,性行為或者實驗室意外暴露等途徑傳播,目前在美國就發現了一例性傳播感染病例。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

△寨卡病毒的電子顯微照片。病毒顆粒的直徑為40納米,具有外包絡緻密內芯。 圖片來源:美國疾控中心

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寨卡病毒的實況報道。圖片來源:www.who.int

但大家也不必太過擔心,雌蚊在吸血時,若叮咬的對象是病人,則病原可能藉由這個動作進入蚊子體內,並借著蚊子的叮咬傳播。但不是每一種蚊子都可以傳播每一種病毒。只有特定種類的蚊子(稱為病媒蚊),可以傳播特定種類的病毒。若病毒被非病媒蚊的蚊子吸取,則會在蚊子的消化系統中被酵素破壞,失去傳染力。由於只有雌蚊會吸血,所以只有雌蚊會傳染疾病。

如何應對蚊子,想必大家都比較了解。驅蚊和滅蚊的基本方法,也早已屬於常識。在蚊子眾多的夏季,盡量避免在黎清晨和黃昏進行戶外活動,儘可能用淺色的衣服覆蓋住大部分皮膚,用驅蚊水保護暴露的皮膚,並且清理房子附近的積水。

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一隻正在吸血的蚊子。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關注蚊子的同時,也別忽略其他昆蟲

「除蚊子外,還有很多昆蟲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因此也需要我們的關注。」,美國普渡大學昆蟲學和矢量生物學教授凱瑟琳·希爾 (Catherine Hill)說到。

蜱蟲

蜱蟲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蜱是吸血的寄生動物,常活躍於長長的草叢中,等候宿主經過,趁機緊貼宿主身上。它把螯肢和餵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膚,以緊扣宿主身上。被蜱蟲纏上也是一件麻煩事。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

△一隻成年蜱蟲。圖片來源:www.ars.usda.gov/is/graphics/photos/mar98/k8002-

蜱還會帶來傳染病,如萊姆病。萊姆病(Lyme disease)病是一種由伯氏疏螺旋體屬生物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最常見的癥狀是皮膚會出現不會癢也不會痛的紅斑,稱為遊走性紅斑,通常發生於被叮咬後一周。大約有25%的人不會生紅斑。其他常見癥狀包含發燒、頭痛,和疲倦。如果未治療,可能會演變為臉部單側或雙側麻痹、關節炎、嚴重頭痛合併頸部僵硬、心悸等等。

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外出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防蚊液,盡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卧。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建議在皮膚和衣物上使用除蟲劑,把褲腳塞進襪子里或者靴子里,能夠有效防止蜱叮咬。當人們返回室內後,應該做一個全身的蜱蟲檢查,尤其是檢查頭髮里和腋下,Hill教授建議,盡量去除附著在皮膚上,衣物上,以及戶外裝備上的蜱蟲,然後儘快洗個澡。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蜱既不會鑽進身體里,也不會在人身上產卵,即便被它叮咬,患病的概率也不會比因為蚊子叮咬而患病的幾率大多少,它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紅火蟻

紅火蟻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膜翅目蟻科火蟻屬,學名Solenopsis invicta,英文名為Red Imported Fire Ant(縮寫為RIFA)。紅火蟻的體型只有2-6毫米,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等地區)。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

△紅火蟻

不同於其他螞蟻,被火蟻屬的螞蟻叮咬後會感覺像火燒一樣灼痛,起燙傷一樣的水泡,更嚴重的會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這就是火蟻名稱的由來。能引起這些反應,是因為火蟻腹部末端有連接毒腺的螯針,連續刺入皮膚,釋放毒液引起過敏反應,毒性成分為水溶性毒蛋白。

人類被咬傷後,傷口附近會有極強烈的灼熱痛癢的感覺,少部分體質過敏者有暈眩昏迷的現象而須送醫急救,一般傷者可就醫後服用抗過敏藥劑及塗抹藥膏治療。傷口初期會形成白色膿包,而後膿包體積擴大變成半透明水泡,水泡勿弄破以免引發感染,約十餘天后水泡會逐漸乾涸脫落。

蜜蜂

在花園裡和野餐的時候,蜜蜂的出現時不可避免的。雖然它們的刺令人很不舒服,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希爾說。然而對那些對蜂蜇過敏的人,毒液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

儘管既往昆蟲叮咬導致過敏的報道較少,但膜翅目昆蟲叮咬卻是全身性過敏反應最重要的原因。膜翅目昆蟲叮咬導致過敏通常來自以下三個科:蜜蜂科(蜜蜂和熊蜂)、胡蜂科(大黃蜂、胡蜂、小黃蜂)和蟻科(火蟻)。夏天除蚊子以外,還需要注意防範哪些昆蟲?

△胡蜂科

對於蜂蜇過敏的人,夏天在戶外活動最好隨身帶一支預充式腎上腺素筆,及時提供腎上腺素,幫助控制嚴重過敏。腎上腺素是過敏性休克的一線首選基礎用藥,其他藥物(比如β受體激動劑、組胺拮抗劑和皮質激素等等)都是腎上腺素的附加治療。



內容源自:關注微信公眾號(東籬陽光),這裡有最Top的裝修設計師,最專業的團隊,海量裝修技巧、乾貨,手把手教你打造一個會呼吸的房子。

參考文獻:

1.Biting and Stinging Bugs to Avoid This Summer .livescience.com

2.維基百科

作者寫於2016-08-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佩戴隱形眼鏡,這些地方你要注意!
怎樣導出社群里的音頻類乾貨,形成社群內容資產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