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溫仍在持續,牢記這幾招中暑急救措施

高溫仍在持續,牢記這幾招中暑急救措施

炎炎夏日,沒了空調,根本無心睡眠。而有些人卻因中暑在這暑熱天氣中永遠「睡」了。千萬別認為中暑事小,它是可能危及生命的。就在前些天,安徽一快遞小哥送包裹中暑身亡,年僅28歲。僅7月29日一天,安徽合肥就有至少5人中暑身亡,且多為中老年人。早前還有上海產婦高溫天「捂月子」中暑丟了性命等等。這樣的報道已屢見不鮮。

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等而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循環系統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分級?

根據癥狀輕重中暑可分為三級。

一是先兆中暑。主要癥狀是口渴大汗,自覺全身疲乏、四肢無力、頭昏、注意力難以集中、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若離開高溫環境稍作休息,短時間內可緩解、恢復正常。

二是輕度中暑。表現為面色潮紅、皮膚灼熱、胸悶明顯、噁心嘔吐、脈搏增快、血壓稍下降,或伴有四肢、胃腸發作性痛性痙攣等癥狀。需平卧休息或口服補液後,1-4小時內體力和精神狀態可恢復。

三是重度中暑。此時有持續高熱、抽搐痙攣、皮膚乾燥無汗、昏迷等,甚至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

發生中暑的因素?

1、不良環境:大家都知道暴露於陽光底下或室外高溫容易中暑,但實際上長時間處於不通風、濕溫度高(相對濕度大於73%)的室內也容易中招。

2、不良身體生理因素:老年人、小孩、體型偏胖等體質虛弱者,患有發熱、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汗腺缺乏症等影響身體調節體溫能力的,往往都是中暑高發人群。

那麼問題來了,中暑為什麼會致命?

致命性的中暑通常為重度中暑中的熱射病。主要是由於較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機體不能通過正常的生理性散熱達到熱平衡,體內熱量蓄積,引起體溫升高(體溫>40℃),體溫調節中樞失調。出汗丟液更是使內環境電解質紊亂,循環衰竭,心功能減退,排出量下降,汗腺功能進一步衰竭而無汗。同時高熱輻射長時間作用於頭部,可引起腦組織損傷而發生意識障礙。這些因素導致體內蓄熱惡循環,體溫驟增,人體蛋白質變性,細胞死亡,最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亡。

中暑應該如何急救?

如果上下班途中偶遇陌生人不幸被奪命暑「挾持」,或者發現親人朋友正遭受中暑之難,為了避免和減少悲劇的發生,我們需要迅速採取急救措施。

首先,迅速將其脫離高溫環境。

其次,呼叫救護車。

最後,在等待救援到來的時候,儘可能幫助其降溫:將他或她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平卧休息,去除多餘的衣服,給喝補充電解質的清涼飲料,還可將其除頭部外全身浸泡在冷水中,並按摩四肢,或放置冰水、冰袋、用風扇吹風助其降溫。但是要警惕過度降溫造成低溫症。

同時,應避免使用一些錯誤的急救方法,加重或貽誤病情:

1)飲用含有酒精的「去暑神葯」如藿X正氣丸,或以含大量糖分的飲料補充營養能量,這都是不可取的。美國CDC的極度高溫防控指南、中國疾控中心頒布的《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2014版)》中均提到,「高溫天氣時,勿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它們會使人體體溫更難控制」,用酒精擦拭皮膚也有風險。

2)服用退燒藥物降溫。這並不管用,反而因汗出進一步加劇機體水電解質紊亂。

3)直接食用食鹽飲片,可導致高鈉,加重缺水狀態,或者直接喝大量的純凈水,致使機體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症,嚴重者更是可致腦水腫昏迷。

防暑小貼士

事後亡羊補牢永遠沒有防患於未然更管用,因此我們還需積極預防中暑:

(1)飲食以清淡為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出汗多勿等口渴再喝水,要及時以淡鹽水或運動型飲料補充水分和平衡體內的電解質狀態。

(2)炎熱天氣避免過度勞作,如果不能避免,則需慢慢地增加炎熱環境里的勞動強度以適應高溫,同時要確保一定時間間隔後及時脫離高溫環境,實施降溫措施。

(3)出行或戶外工作盡量避開正午前後時段,且宜穿寬鬆、淺色、透氣性好的服裝。

(4)決不可把嬰幼兒或兒童等體弱者置於密閉、通風差的地方,例如悶熱的汽車裡,由於他們對高溫特別敏感不耐受,即使只是幾分鐘也會出問題。

(5)密切關注高危人群,藉助空調或風扇保持他們所處的環境溫度適宜、通風流暢,注意留意他們是否有中暑跡象。

作者:蒲蕾,南方醫科大學  責任編輯:就小盈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jiuyibao515

作者寫於2016-08-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最容易讓女人子宮受傷的行為是什麼?
為什麼壁虎能在天花板上爬行?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