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北方有長城,印度呢?

中國北方有長城,印度呢?

都說漢武帝牛逼,可是他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子孫個個會遺傳自己好戰的血脈,看見匈奴或者侵略者,提刀上馬不服就干。

皇朝由盛轉衰,是個必然現象,或許會出現中興的局面,但基本上只是曇花一現。因為皇朝內部腐化了,一個中興的皇帝,只是延緩皇朝老去而已。

正是如此,我國歷史上,各大皇朝都喜歡修長城。

長城最早出現在秦始皇時期,但是在他之前的春秋戰國,大多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長城」,秦始皇的主要工作,是把那些分段式的長城連接起來,才有了後世所謂的萬里長城。

長城的作用有兩個:

一是當做進攻的歇腳地,古代的道路並非像現在這樣四通八達,而長城修在邊疆,哪裡有戰事,就沿著長城殺過去,比如抗倭名將戚繼光,他北上之後,就曾兩次帶兵順著長城馳援遼東。

二是防禦。

作為皇朝的統治者,除非像秦皇漢武那樣,是個十足十的好戰派,當然喜歡開疆擴土,哪裡有風吹草動,立馬給整成風聲鶴唳。

普遍的皇帝,都想著求個一世安穩,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夜夜笙歌豈不快活?

沒得長城時,是個騎馬的都能來中原搶劫;有了長城後,不出動大部落,休想南下打草谷。

中國的北方,是大草原,游牧民族推崇馬上得天下,時不時蹦出個被尊為草原雄鷹的傢伙,所以中國需要耗費巨資修建一條萬里長城。

反觀同為文明古國的印度,地理位置就舒適的多。它的上面是幾條山脈,下面是汪洋大海,簡直就是封建社會國家版的世外桃源。

但是,印度也不是完全獨立開來的,在它的西北方向,三條大山脈的交接處,竟然有一個狹長山口——開伯爾山口。

開伯爾山口全場僅有53公里,最窄處不到600米,兩側都是高山,只需把這個山口堵住,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場面。

然而,印度歷史上,貌似西方一旦強勢,就會順著這個山口進來蹂躪印度,波斯、希臘、阿拉伯、突厥……

但是印度在這個山口弄了個什麼呢?毛都沒有!

究其原因,應該是印度在英國從海上過來之前,都沒有完成形式上的統一!

沒有統一就是一盤散沙,就連唐朝的一個外交官王玄策,借了幾千兵馬,都滅了印度好幾個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剎那歷史 的精彩文章:

青樓女子的肚子弄大了,怎麼辦?三個方法解決!

TAG:剎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