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您身邊的健康管理專家

《家庭醫學》

快餐閱讀時代 養生江湖風起雲湧

《家庭醫學》——經得起沉澱的醫學科普雜誌

主管單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華預防醫學會

秋防內濕外燥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文/《家庭醫學》卷首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

秋日暑濕踞於內,新加燥氣於外,燥濕兼至,最難界限清楚。稍不確當,其敗壞不可勝言。

清·吳瑭《溫病條辨·燥氣論》

立秋過後,雖然還有「秋後伏」,但早晚已有絲絲涼意。此時雖有「秋高氣爽」之感,但也是「溫熱病」的高發時期之一,需要大家警惕。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吳瑭 (1758~1836)

吳瑭,字鞠通,江蘇淮陰人。十九歲其父親患病,醫治無效而去世。這深深地觸動了吳瑭,於是產生了學醫的強烈願望。學醫期間,他的侄子患喉炎發燒,因當地醫生醫治不當,導致病情惡化而死去。此後吳瑭更加發奮學醫,終於探索出一些規律和醫治方法,著成《溫病條辯》一書。

《溫病條辯》是祖國治療溫熱病較為系統的一部溫病學著作,使溫病學更加完整和系統化,與《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中醫必讀的「四大經典」。

溫病是中醫疾病體系中的一大類疾病,是因感受溫熱之邪而引起的以熱象偏重、易於化燥傷陰為特點的急性外感疾病的總稱,包括我們現在說的上呼吸道傳染病等。

《溫病條辯》將溫病分為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暑溫、秋燥、冬溫、溫瘧等九大類。其中秋燥又分為上焦(病在肺衛)、中焦(燥傷胃陰)、下焦(燥久傷及肝腎之陰)。

吳瑭認為,初秋的時候天氣尚熱,體內感受的暑濕尚未散去,秋天的燥氣又襲來,容易形成內濕外燥,即同時可見濕邪內蘊的內濕證候和燥邪束表的外燥證候,醫生也很難判斷準確。用藥稍有不當,就會引起大問題。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內濕外燥如何診治是醫生的事,但預防卻和大家息息相關。

中醫認為,在從伏天到秋天的移行過程中,無論什麼體質的人,都會有些不適應。尤其在伏季感受濕邪後的濕熱體質人群,身體不適感可能會更明顯些。

因此,立秋後消暑祛濕的養生措施要延續進行,不可驟停。要知道濕邪是最難根除的。古語有「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之說。

熬夜、貪嗜膏粱厚味、多食寒涼之物、處於濕涼之地,都會加重內濕。

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立秋後多食補品以養膘,但宜慎重,須知大魚大肉易助生內濕。

其次是防燥邪。

燥邪襲人,先傷肺衛,使人出現身熱乾咳、唇鼻咽喉乾燥、口渴、舌燥少津等證,因而應適當食用些滋潤養肺的食物,如百合、梨子、蜂蜜、冬瓜等。

要多喝些加鹽或蜂蜜的白開水。

盡量少吃油炸、燒烤以及熱性食物,如辣椒、生薑等。

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跡象,應及時就醫。患有慢性病的人更要注意防護,以免舊病複發,影響健康。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編輯/李玉華

摘自/《家庭醫學》雜誌

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中國傳統養生格言:初秋防內濕外燥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世人皆知少吃咸
腰痛時間能幫助辨病

TAG:家庭醫學 |